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明是個寵妻狂魔卻瘋狂給基友寫詩,杜甫究竟多悶騷?

明明是個寵妻狂魔卻瘋狂給基友寫詩,杜甫究竟多悶騷?

原標題:明明是個寵妻狂魔卻瘋狂給基友寫詩,杜甫究竟多悶騷?




杜甫這人,明明被後世尊為詩聖,卻偏偏不會寫情詩。


「偏偏」兩字,貫穿了杜甫的一生。




杜甫是官三代,祖父和父親都是官員,公元731年,杜甫二十歲,仗著家裡有點錢,他跑去浙江上海旅遊,一去就是好幾年。



中途回家考了一次試,落榜了,但杜甫也不以為意,反正以自己的才學,考個功名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於是找到了好基友李白,大家一起喝酒一起浪,天天沒事就寫詩。




本來杜甫以為這種生活,會一直持續下去,偏偏遇到了楊家小姐,這時的杜甫已經三十歲了,只剩個官三代的虛名,要錢基本沒有、官也沒做成,只會寫幾首詩,還連情詩都沒有。


而楊氏是司農少卿楊怡的女兒,年方十九的千金大小姐,知書達理、聰明賢惠,追她的青年才俊排隊到門外,但偏偏看上了一無所有的杜甫,成了杜甫的妻子。




沒多久,老爹去世,杜甫生活陷入了困境,再也不能啃老,只能去參加高考,本來杜甫成績有了很大進步,參加高考估計也沒什麼問題,偏偏遇上了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為了討好皇上,一個考生也沒有錄取,然後告訴皇帝,之前的考試太有效啦,民間已經沒人才了,美名其曰「野無遺賢」。



妻子既是他的鎧甲,也成了他的軟肋,為了楊氏,杜甫不得不低下詩人高貴的頭顱,去寫詩拍別人馬屁,最後混了個「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工作,說白了就是兵器庫里看倉庫的。



妻子放棄了琴棋書畫,從千金大小姐變成了一位家庭主婦,操心著家裡的柴米油鹽,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還搬到了離長安有段距離的奉先。



上了幾個月班,杜甫拿著工資請假回家,想著終於可以有點錢給妻子了,偏偏剛到家就聽到妻子的哭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



「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很快安史之亂爆發了,所幸這時杜甫與家人在一起,他安頓好妻子和兒女後,想出去找份工作,偏偏迎面碰上了叛軍。



杜甫被叛軍囚禁,不知道還能不能活下來,偏偏此時心中所想的卻是,妻子會如何想念自己。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趁叛軍不注意,好不容易逃出來了,經過一番輾轉回到家裡,妻子半夜見到丈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兩人對視了很久很久,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楊氏一直為生活奔波,已經很久沒有打扮過了,如今丈夫回來了,連忙對著鏡子梳妝打扮,穿上僅有的好衣服,無論如何,她想把最美的一面,展現在他的面前。



「粉黛亦解包,衾綢稍羅列。瘦妻面復光,痴女頭自櫛。」



漂泊了幾年,杜甫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建了個草堂,在這亂世之中,偏偏迎來了屬於他們的安寧時光,美好得反而有點不真實,楊氏終於有時間,重拾以前的愛好。


在閑暇的時候,她更喜歡和丈夫下一會兒棋,雖然窮得沒有棋盤,好在她心靈手巧,用紙筆畫一個棋盤也能湊合著用。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杜甫也終於能和妻子一起,在江上坐著小船,欣賞著江邊的美景,子女在江里戲水,他看著妻子和兒女開心的笑容,別無他求。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下棋、乘船這些不過是生活的點滴,只因為愛人在身邊,偏偏變成了最浪漫的時刻。



好景不長,他們很快被迫繼續流浪,杜甫在途中去世,楊氏鬱鬱寡歡,不久也去世了,他們的子孫後代過了很久,才有錢財將他們重新葬在一起,完成他們的心愿。




楊氏知道丈夫的遠大理想:」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間淳」


她也明白丈夫的想法過於理想,並不是能大富大貴的人,也不是能浪漫甜蜜的人,但楊氏偏偏選擇在最美的年華里,嫁給了他,儘管後半生都在貧困中度過,卻仍然不離不棄地支撐著丈夫。



杜甫也對妻子十分珍惜,唐朝詩人以風流著稱,三妻四妾也是當時的社會風俗,杜甫偏偏終生只娶了楊氏一人,一千四百首詩中毫無曖昧,只有「老妻」,杜甫曾陪李梓州泛江遊玩,船上有美女唱歌跳舞,但杜甫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使君自有婦,莫學野鴛鴦。」



「偏偏」兩字,既是杜甫夫婦的人生遭遇,也是他們的人生態度,更是他們之間愛情的最好詮釋,因為最浪漫的事莫過於,有無數個可以放棄的機會,偏偏兩個人不離不棄,一路攙扶著走下去。




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只是在柴米油鹽中,他慢慢變成了老夫,而她也成了老妻,杜甫這人,明明不會寫情詩,卻偏偏遇上了最美麗的愛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朕說 的精彩文章:

五分鐘了解清朝做鴨的歷史,全聚德烤鴨在它面前都顯得黯然失色!

TAG: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