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我的同事,莉莉,每次和兩歲的女兒視頻,都會哭得稀里嘩啦,孩子同樣也在大哭。

我在旁邊看著干著急,不知道怎麼安慰才好。

後來,在一次下班途中,莉莉和我說起了,她和孩子視頻的事。

她說:「剛開始幾次的視頻,女兒不會哭,倒是我哭得厲害。後來的每次視頻,女兒先會大聲地哭。看著她傷心的樣子,我也跟著哭了。尤其這段時間,她經常摔東西,還總是咬自己的手。總之,就是性格越來越怪,都不知道怎麼管教才好?」

聽到莉莉的敘述,我不禁唏噓不已,暗自慶辛我的孩子,還是蠻乖的。

不過,這樣的媽媽,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問題是,她們之間到底是孩子影響了媽媽的情緒,還是媽媽影響了孩子的情緒呢?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她們的溝通能夠多點愉快,少點憂傷呢?

這些問題,作為沒有培訓直接上崗的父母們,還是挺難回答的。


來自英國著名的兒童心理諮詢師,布拉夫曼博士就說:孩子和父母是一個整體,處於這個整體中的人會對彼此發揮影響。

布拉夫曼,有著50年的兒童心理諮詢經驗,治癒過很多沒有生理病因,卻有明顯的軀體癥狀的孩子。他擅長通過孩子無意識的語言、遊戲、畫畫解讀孩子內心深處的苦惱。


布拉夫曼認為,心理諮詢的目的不在於提供「正確的建議」,而在於理解孩子癥狀背後的含義。

於是,他把自己多年經手過的經典案例,整合成一本書——《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除此之外,他還著有《打開心結:如何與父母和孩子一起工作》《圖畫的語言:心理諮詢新發現》。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英文名:The language of distress ——苦惱的語言)這本書,通過24個生動案例告訴我們: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那他們就可能會通過身體語言去表達自己的苦惱,如果父母正確地理解了孩子的焦慮,那麼一切都會好起來。另外,本書也討論了父母與孩子的情緒如何互相影響,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困境。



父母的情緒/行為,對小孩的影響到底有多可怕

書中有一個案例:12歲的曼迪,從3歲起就有髖部疼痛的問題。經過多次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病變。

無奈之下,只能求助於心理諮詢。作者布拉夫曼發現,曼迪家只要有人稍微不舒服,她的媽媽都會看成疾病的信號。比如曼迪爸爸皺皺眉頭,她就會給他一些止痛片。

曼迪的髖部疼痛,雖然沒有查出任何病因,但是她的媽媽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會帶著她到處尋醫問葯,讓曼迪以為自己身體有問題的想法,得到進一步確認。

後來,布拉夫曼讓曼迪在紙上畫出,她對自己髖部的認識,結果發現她對髖部組織並不了解。究其疼痛的原因是,她接收了家人的焦慮,而感覺髖部有問題。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作者建議他們:以後就算曼迪抱怨髖部痛,要求立即去醫院,家人要安慰並鼓勵她,「應該再等等,疼痛可能會自動減輕。」

三個星期後,曼迪再也沒有說起她感到疼痛,還開始在學校里踢足球了。

再舉一個例子:

5歲的約翰,經常把幼兒園的鉛筆帶回家,老師用盡了各種辦法,也不能糾正他的行為。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爸爸說:「我從辦公室帶了好多鉛筆給他,家裡並不缺鉛筆,約翰為什麼還是會把鉛筆帶回家呢?」老師這才明白約翰為什麼會這麼做了。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小孩去超市,她會悄悄地拿上一顆散裝糖果,塞進嘴巴里。我和她說,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因為我們還沒付錢。她理直氣壯地說:外婆一直都是這麼做。聽到這裡,我就傻眼了,這能責怪她嗎?

其實,孩子們的眼睛,早已把大人在他們面前的所有言行都記錄下來了,包括我們的情緒、行為、甚至細微到某一個表情。

然後,孩子便會在無意識間,重複大人的言行舉止及各種情緒反應,比如恐懼、不安、緊張等。這都是由於,我們無形中通過語言或行為的方式,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而當孩子接收到這種焦慮時,也會反饋給父母,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真正成熟的父母該有的樣子

在生活中,由於孩子的認知能力和表達能力有限,經常會對成人眼中稀鬆平常的事物表現出恐懼,比如怕狗、怕黑等等。

當孩子正處於焦慮中,這些恐懼是切實存在的,並不會因為父母的說教而「消失」。


作者布拉夫曼說:真正成熟的父母,不會只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去處理孩子的感受。

第一步,建立和孩子之間的信任

孩子只有在信任一個人的前提下,才會敞開心扉,找到以自己的方式去表達他的感受,比如遊戲、語言、畫畫等。也就是說,父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言語和行為,才能真正地接近自己的孩子。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這本書所有案例的點評,作者都在強調「他大概是覺得,我的反應包含了足夠的同情,因為他似乎有了更多的勇氣去說明另外一個問題。」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第二步,改變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

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受到自身因素的限制。例如,我們的思想、感受、經歷。

書中有一個案例,12歲的簡一直有尿床的問題,她媽媽基於自己的童年,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所以,她認為這是正常的。但是,在簡的心理,卻是一件沒法解決,又很苦惱的事。

事實上,如果我們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對待孩子焦慮的方式,很容易陷入「越幫越忙」的境地。

其次,和孩子一起建立獎勵體系。

羅振宇在《邏輯思維》里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孩子都喜歡寵物,因為寵物可以給即時反饋。

比如小狗,你一逗它,它馬上就能向你搖尾巴。

人性都是喜歡即時反饋的,何況是孩子呢!

作者建議:在計劃開始之前,就要確定達到什麼分數就會得到什麼獎賞,而且這個獎賞必須是孩子想要的。再就是,一旦設立一個獎勵體系,就必須「嚴格遵守規矩」。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總結

著名詩人王爾德說: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們愉快。

而讓他們愉快的前提是,先要有一個愉快的自己。

記得孩子剛出生時,孩子爸和我說:她是一個「迷你版」的你。

當初,我的理解是,她的外貌和我很相似。

看了《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這本書之後,才發現「迷你版」三個字,遠遠不止外貌相似那麼簡單。

更重要的是,我們並不是世上「獨一無二」的那個人,我們的一切思想和行為,無論好壞,都會烙印在「迷你版」的你——孩子的心裡。

孩子的壞脾氣,是父母「教」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