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調動開發者積極性:翻越工業APP的「三座大山」

調動開發者積極性:翻越工業APP的「三座大山」

12月14日,2018產業互聯與數字經濟大會——首屆工業互聯網平台創新發展暨兩化融合推進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順利閉幕。在樹根互聯的展位上,有三個來自不同公司,分屬於「AI深度工業視覺識別」、「建工機械線上租賃」和「深度感知的物聯繫統」三個方向的工業APP作品一齊亮相,吸引了包括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等多位領導駐足了解,而這三件作品正是剛剛結束的「根雲杯」全國首屆工業APP百萬大獎賽全國前三名。

調動開發者積極性:翻越工業APP的「三座大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參觀「根雲杯」全國首屆工業APP百萬大獎賽作品展

工業APP,特指工業領域應用的軟體,是面向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相關業務的場景需求,把工業產品及相關技術過程中的知識、最佳實踐及技術訣竅封裝成應用軟體,本質就是工業技術的「軟體化」,讓製造業無須擔心隨著人員與技術的更迭造成技術上的流失而「失傳」,那麼我國的工業APP發展的究竟如何?

我國工業APP發展:基於平台的開發階段

談及工業APP發展,繞不開我國在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建設。

賽迪智庫軟體產業研究所鍾新龍表示,工業APP和工業互聯網平台的關係是緊密結合的嵌套關係。工業互聯網平台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載體,對下要連接設備、機器和資源的邊緣層,居中要運行工業互聯網運行基礎的IaaS層和核心位置的工業PaaS層,而工業APP是工業PaaS層平台之上的內容,是工業互聯網平台接觸用戶的主要方式。通過工業APP在平台上的運行,產生了大數據,隨後對大數據運用人工智慧的處理方式進行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最後數據經過提煉、抽取、處理、歸納後形成了工業數字化知識,工業數字化知識最終進一步完善工業APP,這也是工業APP一個自我迭代優化的過程。

由此可以看出,工業互聯網平台定位於工業操作系統,是工業APP的重要載體,工業APP的存在支撐了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智能化應用,可以說,工業互聯網平台的能力,也就決定了工業APP的能力。

我國在工業互聯網平台領域建設的起步較晚,國外巨頭提早布局,建設了以GE的Predix和西門子的MindSphere等為代表的平台,經過多年錘鍊,已經形成「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先進平台」的綜合優勢。

鑒於國外先進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發展模板,我國企業也進行了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探索,孕育出了一批以樹根互聯根雲、海爾COSMOPlat、航天雲網INDICS等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然而,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台中50%左右由美國企業提供,與國外相比,中國企業在平台功能、商業化程度、生態體系完整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工業APP建設方面,我國正處於基於平台的開發階段。

發展工業APP的「三座大山」

而今,實體經濟之於中國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再次被聚焦和重視,製造業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乃至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中,承擔著必須做優做強的使命,工業APP作為工業互聯網平台價值的最終出口,不僅是平台企業接觸用戶的主要方式,也代表了一個國家工業智能化的水平和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曾公開表示,工業互聯網是軟體定義網路的技術產業體系,發展工業互聯網就是要緊緊抓住軟體這個牛鼻子,順應新時代的新要求,秉承新理念,發展新軟體,以此為基礎,推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GE曾預測,到2020年全球工業互聯網APP市場規模將超過2250億美元,工信部也曾發布《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至2020年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互聯網APP,由此可見,發展工業APP已經迫在眉睫。

然而,發展工業APP也面臨了「三座大山」。

首先是工業APP的開發難度較大。

據了解,工業APP並非單一的如CAD、PDM這樣的工具軟體,而是將工程師腦袋裡的知識模塊化,變成一個個符合實際需求,可封裝應用的軟體,因此在實現上頗具難度。

其次是開發人才的協同生態。

曾有專家學者不止一次指出,工業互聯網首先應該姓「工」這一觀點,傳統的軟體開發人員對於工業實際需求和技術標準幾乎都不了解,這就造成了結合工業場景、能解決企業實際痛點的工業APP少之又少,亟需既懂軟體開發又懂工業技術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最後則是工業APP體系龐大。

由於工業APP涉及的工業技術眾多,不同行業、技術、管理模式和用戶需求的不同都會造成工業APP上的差異,因此,工業APP的個性化極強,關係非常複雜。

解決之道:調動開發者積極性

那麼我國的工業APP應該如何發展?

對此,專家建議,發展工業APP,一是要充分發揮平台提供商的主力軍作用,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二是充分發揮海量第三方開發者的生力軍作用,促進工業APP開發和海量用戶雙向迭代、互促共進的良好格局;三是要構建開源的開發者社區,形成創新生態圈。

我國作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工業應用場景眾多,而且在服務型製造等製造業新模式不斷出新的背景下,擁有巨大的工業APP市場空間,但是如何調動APP開發者的積極性一直都是企業持續思索的領域,日前,根雲杯的完美落幕,給工業APP的發展提供了「中國答案」。

樹根互聯根雲平台發揮帶頭作用,通過「根雲杯」的形式以「真金白銀」的獎勵去挖掘並培育一批富有活力的工業APP設計開發人才隊伍,營造有利於工業APP培育的環境,以這種助推方式,既可有效的調動開發者的積極性,也為殺手級APP的誕生,提供了適宜的「土壤」,根雲杯自今年4月正式啟動以後,吸引了來自工業製造業和IT領域的眾多精英團隊踴躍參賽,也因此創造了許多極具價值的工業APP應用和演算法模型。目前,「根雲杯」全國前三名已成功誕生,其作品在2018產業互聯與數字經濟大會的展出,更是得到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欽敏等眾多領導的高度認可。

調動開發者積極性:翻越工業APP的「三座大山」

樹根互聯CEO賀東東表示,從傳統工業軟體到工業APP的升級換代,為我國工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機遇,這是與以往的工業軟體時代是完全不一樣的新體系。它的價值在於,不需要每個企業都具備駕馭龐大架構的能力,但依託底層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架構的支持,眾多的工業APP組合在一起,就能夠組織起一個個龐大的場景,這就好比一支可以打敗大象的螞蟻軍團,從而能化解傳統工業軟體因為架構龐大而給企業帶來的實施門檻和部署難度。

由此可見,通過統一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架構及一個微服務架構,以眾包方式集合社會力量去開發針對各個不同工業場景和不同客戶需求的APP,能夠有效解決工業細分領域多、應用場景千差萬別帶來的挑戰,從而助力中國最廣大的工業企業搭上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歷史機遇性快車,快速實現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樹根互聯作為國家級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正是基於對工業APP的認識,幫助工業APP的開發者實現自己的夢想,在政府和企業拉動的基礎上為工業APP行業賦能,創業者可以發揮能動性,真正產生市場激勵的效果。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168網 的精彩文章:

出門問問攜最新AI可穿戴產品驚艷亮相祖國寶島台灣 引起廣泛關注
雲都科技MIMO低頻Mesh無人機應用

TAG:IT168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