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懸樑刺股」中的兩人,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懸樑刺股」中的兩人,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懸樑刺股」中的兩人,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小時候上課,老師應該都講過「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激勵課堂上的學生積極、用功地讀書。當然這樣的故事卻是鼓勵了很多莘莘學子去用工讀書,不僅如此,這樣的故事也成為了我們小時候寫作文常用的典故。

但是大家有去了解過「懸樑刺股」故事中的兩人,他們最後的結局是怎麼樣的呢?

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關於「懸樑刺股」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的事情。

「頭懸樑」是發生在東漢時候,那時候有一個叫做孫敬的人,在讀書上十分刻苦認真,幾乎每天的時間除了吃飯就是在讀書。他也不怎麼與人來往,經常是關起家門,一讀就是一整天。但是到了晚上,身體會感到疲勞,所以孫敬總是不知不覺就打了個盹。

但是孫敬覺得這樣影響學習啊,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一根麻繩,麻繩的一頭綁住自己的頭髮,另一頭綁在家裡的房樑上。這樣一來,一旦他打盹是低下頭,繩子就會扯住頭髮,把他痛醒了。

我們都知道故事的最後,孫敬成為了一個有名的學問家。名聲越來越大後,還有很多千里之外的學子特意跋山涉水來向他討教呢。孫敬的結局其實還不錯,不過另外一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錐刺股」是發生在戰國時期,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後來著名的縱橫家蘇秦了。年輕的蘇秦其實學問並不怎麼多,雖然拜了鬼谷子為師,但是還沒有學好久急忙下山了。於是下山後的蘇秦,滿懷雄心壯志想要做一番大事業。但是卻沒有受到哪些國家重要人物的重視。

所以痛定思痛,他決定要好好讀書,增加自己的學問。他跟孫敬一樣,讀書總是會讀到三更半夜的,這是當然很容易犯困。於是為了振奮精神,他做的比孫敬還要狠。為了預防自己打瞌睡,他只要感覺到自己有那麼一點要犯困的情況,就立馬拿起一個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然後痛醒,就繼續讀書。

後來,掌握了更多學問的蘇秦開始了遊說各國君主,結合六國的力量,一起對抗秦國。要說他的確是「六國聯盟」的功臣。但是他因為與燕國君主的母親「私通」得罪了燕王。後來又因為齊國有人刺殺他,他為了找到兇手,竟然讓齊王將自己「車裂於市」。不得不說蘇秦也是對自己很狠的人。

「懸樑刺股」中的兩人,孫敬結局不錯,有名聲,和順過了一生。但是蘇秦的下場卻是名聲敗壞,「死狀」慘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隨想錄 的精彩文章:

為何「犯罪累累」的溥儀最後會被放過?
朱元璋請大臣赴宴,席間呈上的菜,劉伯溫一看,知道禍之將至了

TAG:歷史隨想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