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提問小事情,藏著大智慧!

提問小事情,藏著大智慧!

一個小伙,在QQ上經常和我交流技術問題。近日,要開始找iOS實習生的工作,求助我幫忙指導下簡歷。建議其先看下明哥聊求職的文章,修改後再發我。

視而不見。

咣當,簡歷就丟過來了。

第一次,簡歷名稱是「未命名」。

無語,提醒。

第二次,簡歷後綴是「.pages」。

再次建議,還是看明哥聊求職先吧。

鑒於iOS目前就業情況,提醒他謹慎選擇。

結果,我可能是有點多餘……

簡單來說就是:

「我選的就是對,你管那麼多累不累」。

自顧自的講,之後要學一大堆技術。

然後,說了一段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說的話,「你們培訓班我是不會報的,買你們的書自學就行了,我可是要考x大研究生的人」。

徹底被打敗,我再未回應。

你可能試過向大牛求助,但往往提問卻石沉大海。你也許會納悶,網上明明看著和藹可親的樣子,怎麼問個問題變得如此冷漠?

本文明哥和你聊一聊:提問的智慧。


你的提問有必要嗎

某問答平台,最多的一類提問是:

我想創業掙錢,能做什麼?

回答者寥寥,要麼是調侃,要麼是廣告。

失敗概率最高的創業,就是為了創業而創業。你應該有了點子才去創業,而不是想創業了才找點子。世上之所以需要鞋匠,是因為有人需要鞋,而不是因為鞋匠需要錢。

別人對你一無所知,如何給你建議?

這樣的提問毫無意義。

有這種心態的人,很容易被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忽悠,割了韭菜。

兩種典型的無效提問:

一種是找解藥,一種是求安慰。

「看哪本書能上清華?」

「打什麼牌子的籃球能成為庫里?」

「穿哪件衣服她會愛上我?」

有病亂投醫其實不可怕,糟糕的是有了病想找神醫,遇見個華佗在世扁鵲附體,開一劑猛葯下去,分分鐘痊癒,生龍活虎……

誰也不是葯神,給不了你神葯。

有年輕的朋友問我的技術問題,是還沒會走就想跑的。可能你時間大把,可以隨性亂來,但我時光寶貴,你不想蹣跚學步拔腿就顛,你沒錯,但是你想讓我推著你顛,抱歉,我沒這個功夫陪你玩。

「以前不努力,沒考上名校,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

「工作了幾年,渾渾噩噩,一事無成,該如何改變?」

找不到好的,先將就差的!

以前混日子,現在別混了!

這有什麼可問的?

誰都不能逆轉時空,都是成年人了,少干求抱抱的事。

常有人問,現在開始晚不晚?

但凡沒死透,就一定能搶救!

如果告訴你來不及了,就把自暴自棄變得心安理得?

一面給自己渲染悲情,一面讓偷懶師出有名,成天玩演員的誕生……

做任何事問別人不如去把它給做了,成不成不是關鍵,關鍵的問題是,你上路了嗎。努力不一定就行,但是不努力一定不行,這個道理很簡單。

還有一種有意思的提問是:

求認同。

如果一個女孩問你,「我男朋友又窮又丑又沒本事,我應不應該和他分手?」

她心裡早有答案了,不過是想把道德愧疚感和你分擔一下而已。

別傻乎乎的給建議!保不齊有一天她和別人提起,「明哥當時讓我和前男友分手,他現在出息了,發財了,都怪明哥這個老幫菜害了我」,我圖什麼啊我……

問之前,如果心裡早已有了主意,或者說,傾向性。其實,你根本沒必要問,如果決意去做一件事了,就不要再問別人值不值得,心甘情願才能理所當然,理所當然才會義無反顧。

真正想做什麼事,就不由分說去做,遇鬼殺鬼遇魔斬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有時候,你四處問他人的意見,表面上是有做的心思,骨子裡卻心存借口,不合心意自動忽略,直到積攢夠了認同,退堂鼓開始敲的山響,逃跑的腳步像板上釘釘一樣結實,才心花怒放如釋重負。

有的問答是客套,有的問答是裝逼,別那麼認真。

人家問你吃了嗎,並不是要請你吃酸菜魚,他隨口一問,你隨口一答,都是不走心的事,和說早安沒區別,就是個客套。

改天請你吃飯,與此類似,改天是哪天?就沒那一天。

你見沒見過這種老闆,做決策前廣泛徵求意見,然後按照自己的想法執行?別不高興,正常操作,前面的動作是擺個納諫如流的姿勢,後面的動作,你要知道,每個老闆心裡都有一個執念,我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自己手裡。

一個微博粉絲和我說,過年回家,總有問他工資多少然後一臉不屑的主。

這是倒霉碰上裝逼犯了,你最好的姿勢是配合。

大過年的不能掃人家興,卯足了勁好容易裝一回,成功了他能張著嘴巴和大蛤蟆似的樂呵好幾天。你在路邊看到要飯的有時候不還扔點錢嗎,都是發善心的事兒,一個窮在精神上,一個窮在物質上,精神上的殘疾人,咱也得特殊照顧。做人要慈悲,做不到佛光普照,起碼見到心裡缺東西的,得好善樂施啊。

馬上快過年了,在外面漂泊的朋友,多看看《演員的自我修養》,你回去不應該裝逼,但是你要給想裝逼的人留下發揮的空間。


去問誰,很關鍵

有的大學生做職業選擇時,也會問人,畢竟他是白紙一張,問問社會人有必要。

可是,問錯了人,再沒有很好的判斷力,就糟了。

問老爸老媽?

他們真懂你要做的工作嗎?可能只是通過道聽途說看新聞給的建議。

問大學老師?

說實在的他這輩子可能就找過一份工作,現在的專業都是紙上談兵。

問你三舅姥爺家大表哥?

他畢業兩年干這行混稀碎,給的意見有失偏頗還送了一大堆負能量。

就好像你要結婚,去問了一個離過婚的人意見,他會告訴你什麼?即便含蓄一點,也會說這是圍城,你這婚還結不結?要問行業內成功的人!而不是不相關甚至失敗的人,或者和你見識差不多的同齡人。永遠向有結果的人學習,因為結果不會撒謊。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長短。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很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什麼道道,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以訛傳訛,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傳來傳去,最後變得面目全非。說話辦事,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主見,不盲從,這樣才能少交智商稅。

即便問懂行的人,也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可一棵歪脖樹上吊,不科學。畢竟,每個人的成功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採樣一定要多。

問人的兩個忌諱,一忌是問錯了人,二忌是被拉了認同……

如果你大學畢業想出去闖蕩,就不應該問選擇留在家鄉的人!

你要知道,人性如此。

選擇安穩的人就覺得漂泊是風險,選擇出去走走的人總覺得留下是浪費生命,單身的人就覺得結婚太早不自由,有了孩子的人就覺得丁克家庭不正常,自由職業了就認為上班族在出賣靈魂,買了房子就認為砸鍋賣鐵買房子才是正經事……

人,說到底都不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才會用拉人下水的形式找認同。

你問一個與自己選擇相悖的人,只會得到負面的信息,這幾乎是一定的。

你認同了他,就可能被他的立場帶跑偏了,他是基於自己的選擇去拉認同;你不認同他,傷感情,你問了他意見又懷疑他說的不對,誰會心情愉快?

這不怪他,是你問的人不合適!


怎麼問,要注意方式方法

提問之前,要做功課。

不要做一個妄圖不勞而獲的乞討者,浪費別人的時間,問之前要自己先努力嘗試解決,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事,誰會願意回答你?

有人曾問過我,xx伺服器怎麼配置。

寫書需要一個章節的玩意,讓我QQ講給你聽,你包養我了啊,我這一上午為你一對一輔導,可能嗎?你問我餃子皮為什麼這樣擀會破,我可以告訴你,你讓我說說怎麼包餃子,這就有點過分了……

問之前,一定要經過尋找和思考的過程,於己有益。

準備好你的問題,草率的發問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答案。越表現出在尋求幫助前為解決問題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實質性的幫助。

提問時,要注意禮貌。

不要上來就喊救命,有求於人,恰當的稱呼和必要的客套,不能省,禮多人不怪。

我在和一個人講話前,會根據遠近親疏仔細斟酌下,是叫王總,還是王老師,或者老王,名字對於一個人多麼重要,不能沒有稱呼或者直呼其名。

再者,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本分。

沒有理所應當,不是你賣慘,人家就要買單,你慘是你的事,說句不好聽的,關我屁事,客套話該講要講,最起碼問問對方,現在方不方便。

沒有禮貌又不走心的提問,當然只會換回來無聲或冷漠的回答。

敘述清楚,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

你對問題很了解,你詢問的人並不知情,你上來就一句話摘要,他看了一臉懵逼怎麼幫你?

人家是答疑解惑,不是看相算命啊……

我曾經收到一封求助郵件,標題兩個字「求解」,正文就一行「xx服務啟動未遂」,附錄一張啟動失敗的報錯截圖。沒前因,沒後果,我就算有心相助也「臣妾做不到啊」。

聊天窗口,不要一句話一句話蹦,先想好了,把思路捋清楚了,要說的整理好一起發。

你只有高度尊重別人的時間,人家才能把你的事當回事!也許你的時間不值錢,但是人家的時間為什麼要花在你身上?

也不要長篇大論,言簡意賅,敘述重點。

一個女孩私信問我求職的事,發給我兩個有道筆記的鏈接,點開一看,洋洋洒洒估計有七八千字……我不想說「你的時間不值錢,我的時間很寶貴」這樣傷人的話,回復了她,「如果你的問題需要這麼多文字來描述,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啊」。

最後,無論是否幫助到你,是一片熱心,畢竟,可能你也不是付費諮詢,表示下感謝,至少人家對你的事關注了。後續問題解決有結果了,應該回報一下,樂於助人最想看到的不就是成人之美嗎,這是一種必要的反饋。


文末毒雞湯

經常問你問題的人要提防,因為當你沒有價值的時候,他一定會把你刪掉,這種人勢利眼。

有了煩惱找明哥,找了明哥樂趣多,關註明哥聊求職,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哥聊職場 的精彩文章:

幸福的煩惱:如何優雅地拒絕offer

TAG:明哥聊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