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罕見!中俄聯手測試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一旦成功可能應用軍事?

罕見!中俄聯手測試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一旦成功可能應用軍事?

原標題:罕見!中俄聯手測試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一旦成功可能應用軍事?



複雜電磁環境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讓世界對中國的科技能力進行了重新的認識。很多人都表示,中國已經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存在,但實際上中國並不是唯一僅次於美國的。俄羅斯曾經也是,只是因為受到了西方國家的聯合封鎖,才讓其發展顯得有些滯後,而最近,中俄兩國似乎強強聯手了。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這麼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這其中的「知」除了講究偵察、探知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了,畢竟只有溝通才能完成「知」這個過程。因此如何掌握控制對方的通訊,就成為各國軍方都絞盡腦汁頭疼的事情了。


自從進入21世紀後,電子產品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隨著軍隊現代化、電子化進程的邁進,國際上又提出了「制電磁權」的概念,而這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通訊系統了,畢竟其必須在電離層才能進行長距通訊。


據媒體近日的報道稱,從有關專家那得到的消息顯示,中國與俄羅斯似乎已經開始聯手,測試一項充滿爭議的技術,一旦中俄成功,那麼未來的通訊將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並且這項技術很有可能應用到軍事上。


正常情況下,無線電信號進行遠距傳輸,都需要在距地表75-1000公里的電離層進行反射。數十年以來,各國都在競相爭取電離層的控制權,畢竟只要能改變敵方上空的電離層,就能干擾或者是切斷敵方的衛星通信,讓他們徹底成為「聾子」和「瞎子」。


據悉中俄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5次相關實驗。從網上的消息看,其中有一次就導致了幾乎半個英國大的區域產生了物理干擾,使當地帶負電荷的次原子粒子比周邊地區多出10倍,對該地區的通訊造成了影響。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執行院長郭立新對此表示,「對中國來說,這類國際合作十分罕見。」畢竟這項技術太過敏感。自冷戰時期開始,前蘇聯就在這一領域多有浸淫,因此其在這方面可謂是經驗多多,再加上中俄兩國一直以來的友誼,相信兩國在此次合作中都能得到很大的收穫。


「張衡一號」


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我國將首顆電磁監測衛星「張衡一號」送上太空,通過監測全球空間電磁場、電離層等離子體等物理現象,為地震機理研究、空間環境監測和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技術手段,為研究地震電磁電離層信息特徵及機理提供新的途徑。而依託於「張衡一號」的技術,我國未來在電離層的「爭奪」中,將有著不小的技術優勢。

憑藉著俄羅斯的經驗優勢和中國的技術優勢,相信未來兩國在電磁監測等領域,將取得不小的成就,因此不少網友表示,「中俄的此次合作,一旦取得成果,那麼中俄將跑在世界的前列,一旦其他國家同中俄其衝突,將裡面成為瞎子、聾子,因為未來通訊掌握在他們手中」。(智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網 的精彩文章:

2018壓軸計劃將啟動,美國人:若換成NASA,西方早已瘋狂
官方:殲31絕對可以擊落F35,越來越多信息顯示,這將成現實

TAG:強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