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情對,對聯中的奇葩

無情對,對聯中的奇葩

無情對,又名羊角對,也被稱為「流水聯」。無情對只講究上下聯字詞相對,至於內容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干,使人產生奇譎難料,回味不盡的妙趣,用《清稗類鈔·流水聯》中的話來說,就是「對聯僅對字面,而命意絕不相同」。

在浩如瀚海的「對聯一族」中,「無情對」大多為信手拈來,偶然得之,但絕非「拉郎配」、「亂點鴛鴦」所能成功,對句也必須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橫生。品賞無情對,最能使人領略漢字的無窮妙趣!

對聯中的奇葩——無情對!

上聯:庭前花始放

下聯:閣下李先生

上聯寫景,庭前百花正在盛開;下聯卻是個人物的稱呼,意義無法相對,但細讀之,卻能發現下聯三用借對(「閣下」既指一種尊稱,又指樓閣之下;「李」既指姓氏,又指李樹;「先生」既指尊稱,又指最先長出)巧與上聯字字工對:

「庭」與「閣」小類工對,

「前」與「下」方位名詞對,

「花」與「李」植物名詞對,

「始」與「先」副詞作狀語對,

「放」和「生」動詞對。

上聯:色難

下聯:容易

明成祖朱棣曾對文臣解縉說:「我有一上聯『色難』,但就是想不出下聯。」解縉應聲答道:「容易。」朱棣說:「既說容易,你就對出下聯吧。」解縉說:「我不是對出來了嗎?」朱棣愣了半天,方恍然大悟。「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解縉所對「容易」,見於西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於戲!可乎哉?可乎哉?談何容易!……今則不然,反以為誹謗君之行,無人臣之禮,果紛然傷於身,蒙不幸之名,戮及先人,為天下笑,故曰談何容易!」意思是在君王面前指陳得失,不可輕易從事。

解縉巧借「容」為容貌之意,與「色」(臉色)恰成小類對,「易」與「難」則是一對反義詞,極為工巧。

上聯:公門桃李爭榮日

下聯:法國荷蘭比利時

「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上聯出自《資治通鑒》:「或謂狄仁傑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指唐代名臣狄仁傑門生之多;下聯是歐洲三個國家名,上下聯意思雖南轅北轍,但卻字字對仗工穩:

「法國」對「公門」,

「荷」對「桃」,

「蘭」對「李」,

「比」對「爭」,

「利」對「榮」,

「時」對「日」。

上聯:樹已千尋難縱斧

下聯:果然一點不相干

清末大臣張之洞,一日於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對句佐興。一客以一句詩出上聯:「樹已千尋難縱斧。」張之洞作答:「果然一點不相干。」

「果」對「樹」,乃物名;「一點」對「千尋」,皆量詞(古八尺為尋);「干」對「斧」,皆器物名(「干」是古代一種兵器)。上下句極是工整,但句意卻毫不相干,出人意表。

上聯:細羽家禽磚後死

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

紀曉嵐小時候上學淘氣,不愛聽他的私塾石先生上課,就在牆上挖一深洞,養了一隻小山雀。一天他悄悄的去喂鳥,讓石先生看見了,先生就在牆上寫一上聯:細羽家禽磚後死;當紀曉嵐再去喂鳥時,發現鳥已經死了。心中疑惑時看見牆上的對聯,斷定是石先生所為,就續寫了下聯: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見到大為惱火,認為紀曉嵐辱罵先生,於是執鞭責問紀曉嵐。只見紀曉嵐從容不迫的解釋道:我是按先生的上聯套寫的。

有「細」就有「粗」,

有「羽」就有「毛」,

有「家」就有「野」,

有「禽」就有「獸」,

有「磚」就有「石」,

有「後」就有「先」,

有「死」就有「生」。

所以我就寫了:粗毛野獸石先生,如果不這樣寫,請先生改寫吧。先生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好的下聯,只好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雖有無情對,亦存妙趣心。無情對的產生,一開始是單純的為了對仗,內容如何不說,只要對上就可以。但發展到後來,無情對就慢慢成為一種趣巧的對聯,有著漢字無窮的妙趣,而非單單是為對仗而對仗了。無情對之所以是無情對,與漢字的博大精深有著極大關係。正是因為有了漢字的多義性,才有了對仗工整卻各不相干、但又蘊含著無限妙趣的無情對。

本文轉載自「詩刊社」,原文有修改,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真性情!齊白石的摳與不摳
馮友蘭:人的一生到底有無命運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