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曝光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的網友@花總丟了金箍棒,昨天上了熱搜。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不是因為涉事酒店的致歉和整改,也不是花總繼續放出了酒店業潛規則的猛料。

而是,他收到了赤裸裸的人身威脅。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可能還有朋友壓根不知道這事,或者起初關注過,後來再沒關注。

很正常,現在網上一個熱點能有三天熱度,已經了不得了。

咱們來縷縷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縷完我會告訴你為什麼和你有關。

11月14日,微博網名@花總丟了金箍棒 的博主發布了一段名為《杯子的秘密》的視頻,曝光了包含南昌喜來登、上海外灘華爾道夫、北京王府半島、上海寶格麗等14家五星級酒店服務員用客人浴巾擦拭杯具、馬桶的視頻。

在他的秘密拍攝的鏡頭裡,147家酒店中竟然有145家,洗手間的清潔過程不符合衛生規定服務生用客戶擦過腳的毛巾擦口杯、甚至把垃圾桶里的一次性杯蓋撿起來再用。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說實話,看過去年「哈爾濱五星級酒店馬桶刷刷杯子」的新聞後,我對酒店衛生新聞的閾值有了顯著提高,一般程度的噁心已經噁心不到我了。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所以,當時看了花總發布的視頻,心想,還好吧。

但之後,這件事就越來越偏離重點了。

事發後,涉事酒店態度冷漠,記者打過電話過去,反應紛紛是「下班啦」。態度好點的,開始自查。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花總爆料前曾說,自己在發布這段視頻時,是做好了日後被相關酒店集團標註的準備的。對平時經常住的,就網開一面了。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但事情不是按先曝光再整改的路數來,曝光24小時內,花總最擔心的事就出現了:涉事酒店不解決問題,開始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酒店行業內開始集體抵制花總。

他的無遮擋護照信息在各大酒店群內流轉。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甚至,連他的身份證和照片被列印成通緝令。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連那些沒被曝光的酒店都開始了精準打擊。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酒店業的一場行業自救運動。

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成年人都知道,你肯定是動了整個行業的蛋糕了,觸及到利益的事,那可是拼死拼活也要捍衛的。

花總也不示弱,單槍匹馬,像面對風車的唐吉坷德,在微博上陸續反擊。看到個人護照信息四處流傳,甚至自掏腰包,懸賞十萬元,尋找泄露他信息的人。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這年頭,舉報者都得有點錢。

換做是你,不是記者,不是公安,就是作為網友,曝光了一起關係到公眾利益的行業潛規則,卻每天看到自己的個人信息在網上傳來傳去,還不時收到人身安全的威脅。

你再有公德心,也會被惹惱吧。

而另一邊,「抹布門」後,衛生管理部門開出的第一張罰單:南昌喜來登酒店被罰了2000元。

2000元,是在五星級酒店住一晚的價格。

因為舉報,違規者被罰2000元,而舉報者卻懸賞10萬元為個人隱私維權。

這應該可以名列2018年最詭異的輿論事件。

2000元是違法成本,10萬元是舉報成本。用網友的話說,就是舉報成本,生命代價。違法成本,2000元。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為什麼亂象層出不窮?這對數字應該就是最好的解釋。

收到死亡威脅的花總只能選擇報警。據《新京報》報道,目前該案警方已受理,正在調查工作中。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對酒店業的一記棒打後,花總弄丟了金箍棒,還被念了緊箍咒。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酒店衛生亂象幾乎每年都會曝光,和外賣行業亂象一樣,沒斷過。

一般的輿論場的流程是:視頻曝光,網友們看了,噁心得吐了,氣得想摔鍵盤了,相關部門要求整改。新的熱點一來,大家該幹嘛幹嘛,該住酒店還得住,該點外賣還得點。

不信我問問你,你還記得去年哈爾濱被曝光的五星級酒店都叫啥么?可能很多人都忘了有這事了。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後來,在執法部門確認存在這一問題後,涉事酒店僅表示「十分遺憾」「對賓客帶來了困擾」等,並沒有對消費者造成傷害進行反思和賠償。

互聯網時代,大多數人都是健忘的,注意力也常常失焦。

對花總的視頻能多大程度讓酒店業變得更乾淨,我持悲觀態度。其實,花總對媒體也表達了這層意思。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可越是這樣,我就越敬佩花總。

敬佩花總,是因為他的公心。

明知道可能曝光也很可能無法讓行業徹底整改,他還是願意出來曝光,拿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這是我敬佩他的地方。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生活優越的他原本就沒必要做這些。

作為酒店評論家,搞搞酒店測評,混混圈子,分點行業蛋糕應該不難,何必要和行業過不去。

作為常年以酒店為家的人,這種舉報,幾乎是自殺式襲擊,連花總自己舉報前都做了考量,現在好了,回到老家,不敢外出,怕遭遇不測。

再不濟,靠著一點名氣,寫寫文章,旅旅遊,過很多人夢想的生活,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挺好的么,幹嘛惹這身麻煩。

舉報能帶來錢還是帶來利?結果帶來了人身威脅和被數不清的酒店拉黑。

我願意相信這是公心,是為公眾利益著想。

有網友說,這人怕就是想紅吧?花總自己都在微博上澄清了,人家早就紅過了。

我這幾天還納悶每次在微博上關注了花總,刷新發現都沒有關注成功。有位網友解釋了我的困惑。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魯迅說,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這句真說過)。很多時候我相信這句話,但我願意相信花總是出於公德心。

趨利避害是任何生物的本能,而他們卻在危險、不公、黑暗面前,選擇了挺身而出。

你可以質疑,但你必須要承認,這個時代,還是有一些人心存高遠,跳出自己的柴米油鹽,願意為更多人的利益去做點事。

嗯,人們把這樣的人叫做「蠢貨」。

敬佩花總,因為他也是普通人,只是較真一點罷了。

花總在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也吐露心聲,「我不是崔永元老師,沒有那麼強烈的鬥志。如果可以的話,我甚至考慮過做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那樣解決不了問題。」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他不是什麼英雄,他就是個普通人,會有內心鬥爭,會害怕,有顧慮,也會在舉報前多個心眼。

這種心態很真實,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會遇到的。

就像我們每次糾結要不要撿起地上的垃圾,要不要看到小偷行竊一聲大吼,都是一個道理。

只是花總冒險去做了我們很多人想做而沒有去做的事。

如果你了解花總的過往舉動,你會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一個人的行為整體上是自洽的。

2012年9月,花總通過編寫程序抓取大量網路圖片,經過精密分析和比對鑒定了多位官員腕上的手錶,揭穿了「表哥」楊達才稱自己只有五塊表的謊言,將楊達才出鏡過的11塊名表的品牌、價格一一羅列出來。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同年年底,花總在網上指責「世界奢侈品協會」用假數據、假排名、假身份騙錢。在與「世奢會」的博弈中,花總遭受人身威脅,也曾被公眾質疑,但2016年3月,「世奢會」被民政部認定為山寨團體。

他就是比我們更較真而已,靠一些小名氣,意外地推動反腐,推動行業治理,推動社會少一些潛規則。

而這個世界最缺的,就是這種願意較真的人。

敬佩花總,是因為我也嘗過被人身威脅的滋味。

這類監督類報道,從前大多是媒體做的。很多年輕人選擇去做記者,也多少本著讓社會變得更好的初心。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而隨著自媒體的賦權,「全民記者」的時代來到,不少人承擔了公民記者的角色,發揮了傳統媒體議程設置和輿論監督的部分功能。

2013年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花總就說:


我不是要做公知,也不想做大v,更不是反腐鬥士,我只想做一個虛擬社區的參與者——有底線講良知,有堅持,有趣味。傳播常識,理解他人,偶爾闢謠。我是花總,我的夢想是做一名有擔承的互聯網公民。

回顧我三年報社記者經歷,當初也有「鐵肩擔道義」的新聞理想,被言語威脅甚至人身安全的威脅也是常事。

有次去荒郊野外採訪一起石料廠盜採事件,剛到,就被不明人員盯上了,安全起見,只能借宿在當地居民家,那段時間,我的手機經常會受到恐嚇電話,對方聲稱掌握了我的家庭住址,如果敢報道,家人就會受到威脅。

說實話,一個20幾歲的毛頭小子,不怕是假的,我至今記得電話那頭叫囂的惡狠狠的聲音。

那段時間,我和攝影記者,每天都嚇得睡不著。荒郊野外,被發現,指不定那群惡徒能出什麼事。

信息泄露也是常事。因為報道了一起重大事故,網友認為記者抹黑了地方形象,當地論壇上我的名字和照片也被四處泄露。

報道發出來,問題得到解決(哪怕是暫時的),這讓很多年輕記者獲得了職業成就感,但這種生活一旦常態化,現實的殘酷讓他們困惑和苦惱。

更讓人痛苦的是,他們發現,太陽底下無新鮮事,類似酒店衛生的新聞接連發生,你不停去報道,酒店不停去整改,可好像並沒有真的變好那麼一點。

前段時間的財新女記者被精準抓嫖、杭州記者被踢出群、央視記者暗訪遭扣押······輿論監督頻頻被拒之門外,甚至受到威脅,與此同時,類似的惡性事件也正在蠶食「瀕臨滅絕」的調查記者。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積攢的失望和倦怠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記者選擇轉型,去賺錢的行業,包括我自己和很多前同事。

中山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新媒體環境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在冊新聞調查記者僅剩175人,傳統媒體中的調查記者保有量僅130人。在六年前,這個數字還是306人。而我們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

這些年,被稱為社會「看門狗」的調查記者們,因為行業發展或者個人選擇,一個一個消失。

為什麼會這樣?

其中一個原因,從花總的這件事上你就能明白了:為公眾利益發聲,你會發現越來越無力。

如果說記者還有職業驅動,那花總完全是出於義舉了,想做一點揭露社會問題的事情,會發現很難。

這之中,稍有點阻力,你都可能放棄。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這次,較真的人,怕也心灰意冷了。

曝光酒店亂象後,花總對媒體坦言「自己40歲了,折騰不動了」說,今後不會再做類似的事。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說實話,這是這起事件最讓我聽著難受的話。

這個社會聰明人太多,好不容易有一個為公眾利益出頭的人,這次之後,出頭的人也打算放棄了。

那些涉事酒店聽到怕是開心壞了:「這個刺頭終於要閉嘴啦?」

然後呢,你喝著臟抹布擦的杯子里的水,可能不會在微博上看到這類曝光視頻了。

不是鼓勵大家都去做勇士,但如果有人為了公眾利益而發聲,卻要為之付出如此高昂的代價,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和聲援,那你還指望誰願意挺身而出?

惡勢力橫行,從來都是做好人太難開始的。我們最擔心的事情,正在發生。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用現在那句說爛的話就是,為眾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可現實是,做到前者的人有,而實現後者的,就不多了。

《東方早報》記者簡光洲因為報道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多次被奶粉行業內的人士「死亡威脅」,最終的結局是簡光洲不得不選擇離開新聞媒體,選擇離職。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被譽為「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的前調查記者王克勤離開傳媒多年,投身公益,專職跟塵肺病較勁。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2017年5月份,廣西平南縣多名女童在校外託管機構睡覺時被一名姓譚的男教師猥褻。廣西平南縣思旺鎮中心小學老師何思雲女士舉報後,個人隱私不但沒有得到保護,反而被當地教育局打擊報復,調離教師崗位,被迫遠走他鄉,感慨道:「以後不再做老師。多掙錢,強大自己。」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鴻茅藥酒案中髮網帖的譚秦東醫生,重獲自由後,先是罹患了精神疾病,來自各方的騷擾也是沒完沒了——經常接到莫名其妙的攻擊電話,微博上滿是各式各樣的辱罵,光是他拉黑的網友名單就有上千個人。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最悲劇的不是那個被抹布擦過的杯子,是你看到為公眾出頭的人遭受報復打擊、花錢維權,你卻無可奈何。

你只能在轉發下微博,給他點個贊。幾天過後,這條新聞就會過去,用花總自己的話說,結果只能他自己面對

善行得不到彰顯,舉報成本如此之高,試問誰還會挺身而出,為公眾利益冒如此風險?

揭露酒店亂象者遭死亡威脅:我們最擔心的事,正在發生!

很多人哀嘆社會冷漠,瀰漫戾氣,沒有規則意識,如果一定要找個開始,那一定是從正義成本增加、大多數人開始選擇沉默,開始的。

如果有一天你走進一家酒店,發現環境改善了,類似的新聞也少了,請記得有一份花總的功勞。

致敬花總,致敬所有曾為我們挺身而出的人。

保衛花總和更多的「花總」,就是在保衛我們自己。

希望每個人都不冷漠,從娛樂八卦中抽出一些時間,對真正關乎公眾利益的事、替我們挺身而出的人,多保持一些關注。

你的每次關注,都在讓社會變得好一點點,也讓那些挺身而出的人更有力量。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2018即將過去,送自己8個人生錦囊
《紅樓夢》5個大丫鬟告訴你:5條女性潛規則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