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改革開放這幅畫,一畫就是40年

改革開放這幅畫,一畫就是40年

綠皮火車、糧票

煤油燈、蛤蜊油

……

你見過這些物品嗎?

上個世紀

曾經「流行一時」的它們

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

改革開放40年後

人們的生活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少老物件

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懷舊的同時

讓我們看看

身邊不斷變化的生活細節背後

還有哪些驚人的事實

改革開放40年,氣象人也寫下了壯麗篇章。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氣象現代化、防災減災救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精準扶貧、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下,40年里,那些為我們奠定發展根基的寶貴的「首個」。

1

第一張智能天氣圖的出現

1978年4月的一張手繪天氣圖。牛彥元 攝

如今,隨著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天氣圖早已實現輕點滑鼠就能夠自動生成,3D顯示、多種類型數據疊加、自由縮放……

1995年,新一代天氣預報人機交互處理系統(MICAPS)啟動開發。

1996年6月,MICAPS系統初級版本在中央氣象台投入業務試運行,天氣預報的自動化水平得以提升。

手繪天氣圖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逐漸被機器所取代。

MICAPS系統截圖。

2

我國第一個天氣預報節目的誕生

1980年7月7日,《天氣預報》節目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亮相

家喻戶曉的天氣預報的片頭。

1993年3月1日,聯播天氣預報節目迎來重大改版,背景圖上出現了三維立體天氣符號、全國天氣趨勢預報時效由24小時延長到48小時……而大家印象最深的,當屬電視屏幕中出現了氣象先生宋英傑。氣象主播從無到有,與觀眾的心離得越來越近。

圖為廣受歡迎的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傑。

03

第一部綜合性氣象行政法規誕生

改革開放之後,國家經濟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氣象事業迎來「新面貌」,諸多制約氣象事業發展的問題和困難逐漸顯現。「特別是氣象部門的管理體制,從『軍委管』到『政府管』,從『地方管』到『收回部門管』,幾經調整。原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提出氣象事業的發展必須要有一部法律來進行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以下簡稱《氣象法》)起草者、中國氣象局法規司原副巡視員張鈦仁回憶道。

從氣象部門開始著手推進《氣象法》調研論證,到《氣象法》真正出台,足足歷經十年之久。可謂是十年磨一劍。

我國第一部綜合性氣象行政法規——《氣象條例》,於1994年7月1日出台實施,標誌著我國氣象法制建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按照之前「兩步走」的計劃,1995年氣象部門開始進行《氣象法》立法調研;1996年啟動《氣象法》起草工作。經過部門內充分調研、論證、徵求意見、形成草案、審議,1998年11月5日,《氣象法》草案以中國氣象局的名義上報至國務院審議;1999年5月18日經國務院第17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後,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1999年10月31日,《氣象法》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標誌著我國氣象事業步入依法發展的嶄新階段。同年11月1日,《人民日報》全文刊登了《氣象法》並配發評論員文章《依法發展氣象事業》。

4

氣象部門率先拆除「數據壁壘」

在2001年之前,中國科技界流傳著一則鬱悶而又尷尬的故事:

雄偉、神秘的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特徵,在科學研究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自上世紀50年代起,我國氣象、地質、地震、農業、林業等部門多次對其考察、探測。由於缺乏一個數據共享的平台,大量探測、試驗得來的數據,被分割、封閉在各部門、單位和科學家個人手中。就好比一幅拼圖被分散保存在不同的人手中,由於缺乏溝通渠道,始終無法拼出最美的那幅畫面。

為此,不少有識之士呼籲,相關部門和專家將科學數據拿出來共享,切莫再將其藏在口袋裡,形成「數據壁壘」,並希望從國家層面實現科學數據共享。

2001年5月27日,時任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與時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秦大河商議,希望氣象部門能夠在信息共享方面率先行動起來,從而帶動其他行業數據共享。這與秦大河的想法不謀而合。

2001年12月14日,經過一番前期準備,科技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氣象科學數據共享試點工程正式啟動。

2015年,中國氣象數據網上線。

氣象數據共享雖然對於氣象部門來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於中國科學數據共享工程來說,無疑是前進了一大步。

5

第一次,中國人在聯合國組成機構擔任主席

1987年5月19日上午,瑞士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大廳座無虛席,當參加第十次世界氣象大會的134名會員代表選舉世界氣象組織主席結果產生的那一刻,全場掌聲雷動,一片歡騰。

鄒競蒙。圖片來源:《氣象知識》

時任中國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以唯一候選人身份當選世界氣象組織新任主席,並在1991年獲選連任至1995年第十二次大會屆滿退職,成為第一個在聯合國專門機構擔任最高職務的中國人。

鄒競蒙,也因此成為「中國氣象」的標誌性人物。

6

第一顆氣象衛星發射

1988年9月7日凌晨4時30分19秒,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我國首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衝破天際,進入太空。

從第一軌開始,地面系統就成功接收處理了衛星下發的資料。6時9分,第一幅可見光雲圖回傳。照片上圖像清晰、紋理清楚、層次分明。

3小時後,這張圖在世界面前亮相。

1988年9月7日上午,在世界氣象組織二區協第九屆會議上,時任世界氣象組織主席、中國國家氣象局局長鄒競蒙手舉一張衛星雲圖,向與會代表宣布,它是數小時前由中國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A星提供的首圖。

圖為時任世界氣象組織主席、中國氣象局局長鄒競蒙向與會議代表展示我國第一顆極軌氣象衛星觀測的首張雲圖

7

第一個內陸型全球大氣基準觀測站建立

1991年9月,時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周秀驥站在瓦里關山頂,再一次對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站址進行考察。

彼時,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觀測系統剛完成整合不久,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一次評估報告即將出爐;全球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的趨勢越來越不容忽視,南北兩極等地紛紛建起了大氣本底基準觀測站,但歐亞大陸腹地仍是一片空白——這意味著,從已有觀測站獲取到的數據尚不能代表地球變化的印記。

能否在中國內陸高原建一座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中國政府和國際社會一拍即合。

「中國正在同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合作,在青藏高原建立世界第一個內陸型全球大氣基準觀測站。它的建成將有助於全球大氣觀測事業發展。」在1992年的世界氣象組織氣候變化與環境發展大會上,時任國務委員宋健代表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在致辭時介紹。

1994年9月17日,中國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正式掛牌運行。圖為瓦里關本底台掛牌儀式。圖片來源:青海省氣象局

8

第一部國產多普勒天氣雷達落戶合肥

1999年9月28日,我國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氣雷達在安徽省合肥市落成。這是由安徽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共同投資建設、被安徽省政府列為新中國成立50周年獻禮項目的重點工程。

我國第一部SA型新一代天氣雷達,位於安徽省合肥市。

從1997年開工建設到1999年建成,僅兩年時間,一座128米高、外形呈拔地騰飛之態的「廬陽銀珠」便呈現在人們面前,全國氣象部門見證了合肥雷達建設的「加速度」。「特批件到了哪位負責人的手上,就必須馬上處理完,否則遞送材料的同志就要一直站著等他處理。」時隔近20年,馮皖平對當年中國氣象局審批特急件的情景記憶猶新。

就這樣,這個氣象現代化的標誌性項目在氣象工作者的翹首以盼中完成,不僅全面提高了安徽省的氣象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還在全國起到了示範作用。

此後20年,氣象工作者上高山、下海島,建設新一代天氣雷達。截至2018年9月1日,我國共有208部新一代天氣雷達投入業務化運行。

9

內地與香港氣象部門的首次合作

在香港大嶼山以南45公里的珠江口海面上,有一個面積約0.112平方公里的花崗岩小島。因島上長有茂密的黃茅草而得名黃茅洲島。

小島雖人跡罕至,在香港卻很有名氣。在香港天文台播發的天氣預報中,經常提及那裡的一個離岸自動氣象站數據。

或許,許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無人島,正是內地與香港氣象部門在改革開放後,開啟交流合作的見證。

圖為黃茅洲氣象站建成。圖片來源:廣東省氣象局

1985年7月11日,黃茅洲自動氣象站正式落成!它也是香港建設的首批自動氣象站中,唯一建在內地管轄範圍內的氣象站。

當天20時,該站獲取的首份氣象監測資料便傳送至粵港兩地。黃茅洲氣象站是廣東省首個自動氣象站。它的建站,成為廣東氣象開啟開放合作新征途的一座里程碑。

10

第一份氣象行業報紙正式創刊

居住在福建的夏女士回憶起30年前的情景說,那時年僅二十歲的她經常看到鄰居拿著報紙,談論著陰晴變化、颱風來了等與天氣有關的話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各種類型的報紙出版發行,天氣預報在每種報紙中都佔有一席之地。《新民晚報》《羊城晩報》《北京晚報》及《北京青年報》等先後開闢天氣預報服務專版或專欄。

1989年,《中國氣象報》正式創刊,雖然前幾年只是旬刊、周刊,但天氣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該報最初開設有「近期天氣解說」「一周天氣綜述」「中央氣象台一周天氣預報」等欄目,為讀者帶去天氣預報及特點分析等信息。

1989年4月5日《中國氣象報》創刊號。

▌本文來源:新華網、中國氣象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地理 的精彩文章:

一口氣讀懂中國瓷器
一生必去的50個地方,去過5個人生就完美了

TAG:我們都愛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