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國靠著青銅劍擊敗了使用鐵劍的六國,不只因為將士作戰勇猛

秦國靠著青銅劍擊敗了使用鐵劍的六國,不只因為將士作戰勇猛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座帝王陵就是秦始皇陵,由於這座皇陵的內部結構和一些保存等方面的問題,即便有學者曾經希望對其進行挖掘,最後也不了了之。不過,兵馬俑坑倒是開挖了一小部分,除了挖出了被列為世界級奇蹟的兵馬俑之外,還伴隨著許多秦朝兵器的出土。而令人非常驚訝的是,這些兵器之中居然沒有一個是鐵質的。

為什麼會驚訝呢?因為在戰國後期冶金業其實就已經發展到了可以冶煉出鐵質兵器的時期了,而且鐵質兵器在戰場上也早就已經開始使用。而在這之前的春秋末期,兵器製造還是以吳楚越為中心的,鐵質兵器的出現,使兵器製造地回歸中原,而韓國靠著宜陽鐵山所打造的兵器更是相當出名。其他諸國雖然並不像韓國這樣具有資源優勢,卻也都開始進行了兵器更新,打仗的時候也都開始使用起了鐵質兵器而非青銅兵器。這並不是跟風,而是因為經過冶煉之後,鐵劍明顯要比青銅劍更加鋒利,沙場對戰,武器裝備較好的一方自然能夠掌握更大的主動權。

但是從兵馬俑坑之中出土的這些兵器可以發現,這裡面幾乎全部都是青銅兵器,那麼,為什麼秦國沒有更新兵器,而是堅持使用青銅兵器,並且還能夠靠著這樣一支武器裝備並不先進的軍隊滅掉了其他國家呢?這其中其實有著很多方面的原因,而最重要的只有三點。

首先就是儘管秦國的鐵礦要比銅礦更多,但是鐵礦石的品質並不好,非常不容易提煉,要想打造出那麼多的兵器就更加困難了。而銅礦的提煉和開採就容易多了,而且當時冶煉青銅的技術也已經相當成熟了。再說了,秦國並沒有類似宜陽鐵山那樣的資源,所以只能使用青銅兵器。

其次,秦國製造青銅器的技術已經相當領先了。從已經出土的春秋到戰國期間的一些兵器來看,無論是像勾踐劍、夫差劍這樣的名劍,還是其他的青銅劍,長度都沒有超過六十毫米。這樣做一來是為了防止劍身彎曲或者是被折斷,二來是擔心影響到出劍的速度。

但是從兵馬俑坑中發現的青銅劍來看,幾乎每把劍都要比普通的青銅劍更長,長度大約在九十毫米左右。而且這種青銅劍與六國青銅劍冶煉時的含量配比不同,裡面的鉛非常少,所以能夠達到外硬內韌的效果。

最後,這也和秦國本身的風格有關。秦國與其他諸國不同,國內所推行的是法家學說,他們的軍隊作戰勇猛,作戰的時候不戴頭盔,更具靈活性,而且他們的青銅劍製造也要強過其他國家,自然會對新式武器產生抵制心理。

不過,也有人懷疑或許秦國在作戰的時候採用的也是鐵質兵器,只是因為這種劍實在是太珍惜了,所以才會用青銅劍來陪葬。但是,在戰國後期遺址之中,我們也能夠發現,秦國真的很少使用鐵劍。再說了,既然是始皇帝的陪葬物,怎麼可能不用最好的東西呢。

可見,秦國之所以能夠滅六國,決定戰局的其實並非武器。不過,若是再等上幾十年,等到其他國家冶煉鐵質兵器的技術成熟了,秦國或許不一定還能夠成為最終贏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7度檔案 的精彩文章:

他與朱元璋關係不一般,曾立無數戰功,朱元璋帶來一封信將他嚇死
他曾為朱元璋出計奪得江山,後來執意離京求善終,兒子卻未能避禍

TAG:7度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