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股乏力、亞太弱勢,美聯儲議息將怎樣影響全球?

美股乏力、亞太弱勢,美聯儲議息將怎樣影響全球?

北京時間12月20日凌晨3點,美聯儲將公布利率決議,大概率加息25基點,這也將是年內的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加息。然而,美股的連續重挫、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加息持續炮轟等,令此次議息會議備受關注。美聯儲還將發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將給出對未來加息路徑、通脹、就業等的預測。

議息會議前,周二暴跌的美股步步逼近熊市,周三仍然反彈乏力,隔夜美股早盤上漲後一度下挫,標普盤中跌0.5%,最終基本持平。道指早盤漲超200點後一度微跌,最終小幅收漲,納指也微幅收漲0.45%。特朗普周二再次炮轟美聯儲,他敦促美聯儲不要「讓市場缺乏流動性的狀況雪上加霜」,美元指數已連跌兩日,報在96.3附近。

12月19日,繼昨日重挫後,亞太市場普遍開盤走勢偏弱。截至記者發稿,上證綜指下跌在0.6%,恒生指數小漲0.24%,日經225指數、韓國KOPSI指數和澳大利亞ASX200指數均在下跌範疇。

「我們認為有50%的可能性,美聯儲會將明年加息3次的預測調至2次,只要有兩名投票委員對加息次數的預測下調就可以實現,這一動作有望安撫市場情緒。」渣打美國經濟學家梅斯金(Sonia Meski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但美聯儲面臨重重困局,使得工作更具挑戰。

美聯儲料將鴿派加息

美聯儲可能會鴿派加息,出現的變化就是,2019 年的點陣圖中加息3次的預測會下調到2次,「逐步加息」的字眼被刪除。考慮到今年市場的異常動蕩,上述改動如果落地,市場將會表示歡迎。

美聯儲前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近期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分析師預計,美聯儲在12月20日加息的概率為70%,但全球經濟、美國經濟前景都有所弱化。」他說,相信美聯儲會傾向於對當前美國經濟增速展現信心,並對近期下降的通脹率表示關注,仍會選擇在12月加息。

百達財富管理美國高級經濟師科斯特格(Thomas Costerg)對記者表示,明年美聯儲不會再每季度都加息,但相信仍會持續將利率提升到3%的中性水平,因為當前美聯儲並不認為美國經濟會在短期內陷入衰退,衰退的預期可能要到2020-2021年。

近兩個月來,美聯儲自身對加息的態度也逐步弱化。10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大量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看起來非常好」,他還稱,當前的利率遠未達到中性利率,暗示加息進程仍將持續不短的時間,這引發市場恐慌。不過,11月28日,在美股經歷了10月的10%重挫、經濟數據走弱後,鮑威爾口風大變,在演講中稱目前利率「略低於」中性區間,加息影響可能需一年左右體現。此話一出,美債收益率迅速下降。

相比於經濟,市場此次顯得更為脆弱。12月18日,標普跌超2%,觸及2017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道指收跌超500點,納指跌 2.2%。羅素2000指數收盤確認進入熊市,較8月31日收盤高點下跌超20%。

明年美股大概率區間震蕩

「短期美聯儲轉為鴿派可能提振美股情緒,但是我認為美股很可能還有10%的下跌空間。」澳洲安保資本(AMP Capital)基金經理納埃米(NaderNaeimi)對記者稱。明年,市場流動性變弱、稅改刺激效果下降、盈利衰退、經濟見頂等因素都很難讓人對美股過於樂觀。

目前,美國周期性板塊表現落後於防禦性板塊 5%(主要是由於科技股的調整),而整體指數持平。如果這種板塊內悲觀情緒持續存在,機構預計美股波動將持續擴大,難以跑贏其他地區。

富達國際全球股票投資主管博舍爾(Romain Boscher)近期對記者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受到一系列一次性因素的影響,包括美國下調企業稅率、放寬監管和美國經濟動力持續走強等,美股盈利升幅明顯,每股收益同比增長達到24%左右,助力美國股市跑贏其他國家。「我們預計2019年這些一次性因素對企業盈利增長的影響將有所消退。美國企業收益會繼續增加,但增速將下降至與實體經濟增速持平。假設2019年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率在3%至4%左右,通貨膨脹率為2%左右,股票回購水平在3%左右,我們預計這將使美國的每股收益增長與世界其他地區一致,保持在8%左右。」

博舍爾也提及,2019年,美國企業可能會將面臨更多不利因素,包括持續上漲的成本,而其中勞動密集型行業首當其衝。「這些費用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但我們認為企業也將不得不承擔一部分,因此這將會對企業利潤造成壓力。」

目前,1年期跨式期權預計明年標普500指數價格將有更大幅度的區間,標普指數的盈虧平衡水平(到期時)為 3025和2240, 而2018年的區間為2530-2940。機構認為,如果悲觀情緒持續,2019年預測區間的下限也並非不能觸及。因此,機構早在10月開始就已經超配長久期美債。

2019的亞太市場

流動性收緊、美國收益率的飆升是 2018 年新興市場遭遇打擊的主要障礙,而美聯儲鴿派的立場有望為亞太市場緩解壓力。

但關鍵在於,全球經濟已經開始轉弱,加之全球央行仍然在回收流動性,因此亞太市場很難出現大幅上漲的趨勢,波動仍將繼續。

就A股而言,區間震蕩仍然機構的基線判斷,不過外資的持續流入有望提振市場情緒。「隨著經濟數據走弱,政府應會繼續加碼政策支持,從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我們的基準情景預測是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將反彈至10%以上,整體信貸增速小幅回升至11%。我們預計政府將進一步減稅降費,2019年新出台的減稅措施規模佔GDP的比重可能超過1%。在板塊配置上,我們維持超配受益於政策扶持的建築與鐵路設備。」瑞銀證券表示。

過去兩周,北向資金的日均凈流入為23.15億元,與11月大體持平(11月日均凈流入24.56億元,10月日均凈流出4.39億元)。瑞銀證券估算,在過去兩周,銀行(凈流入50億元)超過食品飲料(凈流入38.3億元)成為海外投資者凈買入量最大的板塊。

市場如何看人民幣?

近期,人民幣的貶值預期弱化。儘管上周在美元指數仍在小幅攀升時,人民幣也在同步小幅升值。截至12月18日官方收盤,人民幣對美元報6.8927,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漲77點。

12月19日,人民幣對美元仍在6.88附近震蕩。在特朗普持續對加息的炮轟下,美元指數連續幾日走弱,跌至96附近。中國央行本周重啟公開市場操作,公告給出的理由是「對沖稅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和金融機構繳存法定存款準備金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各界預計,央行並不會跟隨美聯儲加息,近期也難降息,明年降准以置換MLF的幅度將超過2%。

「近期市場幾乎看不到人民幣走弱的空間,因此即使是美元指數被動走強,交易力量仍然推著人民幣走升。」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師周浩告訴記者,「至少在近幾個月沒有破7的可能性,因此做空意義不大,加之從技術面而言,50天均線、100天均線均存在壓力,因此美元/人民幣並沒有向上走的動力。」

「儘管經濟放緩,但明年中國通脹預計將走弱,根據購買力平價,人民幣的購買力將提升,也對應體現為人民幣對其他貨幣升值。儘管出口預計將放緩,但經濟下行的同時,進口也將同步放緩,這將使得經常賬戶基本保持穩定。」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渣打銀行近期也認為,中美在 G20 會議上作出的承諾暫時抑制了市場對離岸人民幣的悲觀情緒,1年期遠期隱含的離岸人民幣貶值不到 1%。渣打預計,美元對人民幣在 2019 年第四季度將達到 6.6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帶量採購」關鍵環節有變?機構預測採購量佔比或低於預期
五常市發起五常大米品牌保衛戰:嚴厲打擊使用域外水稻冒充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