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一個縣,到底有多少官員,能夠管理全縣幾十萬人口?

古代的一個縣,到底有多少官員,能夠管理全縣幾十萬人口?

在很多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知縣大人的身影,似乎知縣大人負責全縣的所有問題。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除了知縣大人,全縣還有很多官員,但加在一起,有品級的官員不超過10位。分別是:知縣、縣丞、主薄、巡檢、教諭等等,那麼,依靠這麼幾位官員如何管理全縣幾十萬人口呢?其實,古代的人口沒有那麼多,而且官員們有自己的辦法。

一、中國古代的縣沒有那麼大,只有現在的一半

目前,我國很多縣的人口能夠達到幾十萬,那些人口稠密的縣甚至能超過100萬人。例如河南省的唐河縣,全縣總人口140多萬。但是古代的人口沒有這麼多,一般來說,總人口超過10萬人已經屬於上等縣了。至於中等縣和下等縣,只有幾萬人口。在明清時期,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當然了,江南富庶地區的人口稠密,吳江縣當年的人口達到了好幾十萬。除了人口稀少,古代大部分縣的管轄區都比現在的縣要小一些。例如河南省著名的蘭考縣,就是蘭封縣和考城縣合併而來的。至於滎陽縣,是成皋縣、汜水縣等3個縣合併而成的。由此可見,古代縣的管轄區比較小,再加上人口有限,人口總數自然不如現代縣。除了人口,古代的縣城面積也不大。

山西省的平遙古城是保留比較完好的縣城之一,佔地面積也就是2平方公里左右。按照平遙古城進行推測,古代中西部地區的縣城應該都是這樣的類型,江南地區的縣城可能會略微大一點。現在社會中,一些比較大的鄉鎮面積都超過了2平方公里。由此可見,古代的縣城面積不是很大,和現在的鄉鎮差不多。當時,一般有3種人居住在縣城裡。第一就是在縣衙工作的小吏和衙役們,為了工作方便,需要居住在城裡。第二則是在縣城做生意的商人,縣城是全縣的貨物中轉流通中心,適合商人們做生意。最後一種則是各鄉鎮的鄉紳們,由於擔心土匪的侵擾,一些鄉紳喜歡居住在縣城。在古代社會一直是這樣的模式,因此縣城的佔地面積始終沒有擴大。

二、一個縣通常只有幾位有品級的官員

在一個縣裡,有品級的官員不超過10個,我們慢慢講。首先是七品知縣大人,知縣是一個縣的正堂官,掌握一個縣的所有權力。因此出現了「破家知縣,滅門府尹」的說法,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知縣大人是絕對不能惹的。此外就是八品縣丞和九品主薄,這兩位官員也在縣衙辦公。由於知縣是主官,這兩個官員屬於副職,其實沒有什麼事情,被戲稱為「搖頭老爺。」每個縣都會設立3個巡檢司,主要設立在交通要道上。巡檢屬於九品武官,隸屬於兵部,不歸知縣管理。因此,巡檢雖然品級不高,但權力不小。在孔孟之道的時代,每個縣都有縣學,縣學的當家人就是教諭。教諭也是九品官,負責全縣的教諭工作。明朝著名的海瑞,就曾經做過教諭。

除了上述官員之外,每個縣都有驛丞、稅課大使、縣倉大使和河泊大使等官職。但這些官職很模糊,那些資歷老的可能是九品官,那種資歷尚淺的只能是吏,根本就沒有品級。因此,每個縣真正擁有品級的官員,基本上都在10個以下。至於縣衙的衙役、小吏們,都沒有品級,在吏部也沒有備案,屬於臨時性人員。衙役和小吏可以世襲,因此對於本地人的誘惑力很大。在明清時期,縣衙里的辦事人員,基本上都是鄉紳們的親戚。每個辦事員的背後,都能找到靠山。因此,雖然知縣大人高高在上,但不會輕易開除縣衙的任何人。其實,想治理好一個地方,作為外來戶的知縣,必須依靠縣衙的辦事員和鄉紳們。

三、縣衙在很多問題上都依靠各地鄉紳

一個縣衙總計只有幾十個人,依靠這些人根本無法管理到每一個村子。因此,知縣屬於最低一級的行政官員,知縣治理地方基本上依靠各地的鄉紳。在每個鄉鎮都會有那種德高望重的鄉紳型人物,村民之間出現了糾紛,只要不是大案,一般都不會去縣衙,而是會去找鄉紳論理。至於徵收錢糧,知縣大人更是需要依靠鄉紳。因此,一個新知縣上任之後,鄉紳們都會舉行歡迎宴會,知縣也趁這個機會認一下人。在明清時期,江南地區的文風很盛,出現了很多高官。知縣上任以後,需要打聽一下,在自己的轄區里有沒有高官家庭。如果有,知縣大人會立刻主動拜訪。尤其是京城的京官,在吏部、兵部等要害衙門工作的官員,這樣的家庭不是知縣能得罪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西夏為何要全力進攻甘州回鶻,而不是進攻宋朝的陝西地區?
中國軍隊用了70多年的雙排扣大衣,為何2007年會被撤銷?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