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一個人活著,

就應該像剪紙一樣,

在紙上不斷做減法,

減掉多餘的不安、邪惡與乖張,

留下像剪紙一樣真誠、善良、簡潔的自己。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一條鳳凰尾巴帶來的遐想

有人說,剪紙是記錄傳統的攝影師,而葉以樂手中的剪紙,記錄的早已不僅僅是傳統。他從6歲開始,就喜歡剪鳳凰,那飄逸的尾巴正如同他的飛揚思緒,看在眼裡的是生活,落到紙上的是情感。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大荔長紅

人的一生,能找到一種方式表達自己,一定很幸福,而我找到了剪紙。」這是葉以樂在新書《剪一段時光的溫柔》中寫下的第一句話,也是他最有感觸的一句話。

葉以樂與剪紙的緣分很深,他出生在素有「剪紙之鄉」美譽的福建漳浦縣。或許是耳濡目染,或許是潛移默化,在對剪紙尚無概念的時候,葉以樂就已經拿起剪刀進行自我探索了。剛讀小學一年級時,他的「傑作」就已經貼滿了整整一面牆,有小人、花草、建築,甚至有些只是他覺得好看的線條和圖案。當然,少不了他最喜歡的鳳凰,他總是會看著那飄逸的尾巴托著雙腮想像半天。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直到上初中後,葉以樂才在美術課本里了解到,原來自己一直喜愛的是叫作「剪紙」的藝術,這才有了明確的概念。可惜的是,小時候的愛好終究是在上學、工作的十多年裡被擱置了。

有一段時間,我思來想去,究其根源,直到『剪紙』一詞閃過腦海,我才豁然開朗,原來生命的熱愛和歡喜另有其他。有關剪紙的愛好雖事隔多年,早已蒙塵,但因這次的醒悟,也算是枯木逢春。

2012年,葉以樂正式開始剪紙創作,他尋訪了很多民間藝術和藝人,參觀和學習了很多前輩的作品,「雖然沒有專業學過剪紙,但對於我來說,創作就是多看多思考多領悟,再把自己對生活甚至對生命的理解用剪紙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像有些人用文字、用舞蹈、用戲曲來表達自己,異曲同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找不到比剪紙更適合的表達自己想法的方式。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眼淚

回想起來,葉以樂還慶幸自己沒有專業學習過剪紙,他的剪紙已經成為一種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方式,心裡想什麼就剪什麼,不受外界因素束縛。或許正因為這種自由和創新,他的作品已經30餘次在國內及國際上獲獎並被專業機構收藏,還舉辦了16場大型剪紙藝術個人作品展。他還在廈門成立了「以樂剪紙工作室」,並已擁有三間自己的剪紙藝術館。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曇花一現

葉以樂每次剪紙,都是將三張紙疊在一起進行創作,而他的原則是同一款作品不會做超過三幅。他總會給自己留下一幅,收藏在自己的藝術館裡,分享給所有喜歡的人:

我相信每一件作品與喜歡它的人是有著某種緣分的,有人願意花300多元買我一幅作品,也有人願意花15萬元買我一幅作品,可一幅作品的價格並不是它全部的價值所在,只要能夠帶給人觸動和感動,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作品

去行走,去感受,去創想

葉以樂的第一間剪紙藝術館也是他的「大本營」——地處廈門老城區的一棟有著約200平方米的百年三層小樓:

廈門是一座歷史與時尚氣息皆有的城市,而我的剪紙作品也正需要這兩點並存,更何況,我很喜歡住在帶著歲月痕迹的老房子里。

他覺得,這裡是最有老廈門味道的地方。因為,藝術館的門口就是一個老劇場文化公園,那裡曾經是老廈門的第一家電影院。旁邊還有廈門最出名的海鮮市場「八市」。這裡是詩意與煙火併存的地方,也給葉以樂的剪紙帶來了不少靈感。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這就是愛情

花對蝴蝶說:「不要離開。」蝴蝶對花說:「不要老去。」

靈感來源於公園中一隻蝴蝶停在了盛開的三角梅上。

葉以樂非常喜歡旅行,喜歡徒步。他是一個特別自由自在的人,有時候門一關,帶上一本筆記本,想去哪就去哪。他覺得,藝術來源於生活,應該更多地去發現。因此,他習慣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在溫暖寧靜的陽光和清新舒暢的空氣中去感受屬於這個濱海城市獨有的氣息:

給自己做一份早餐,然後出門和一堆認識的、不認識的人一起泡茶喝上兩杯,再回家打掃衛生。有客人來就一起喝茶聊天,沒客人就剪紙畫畫,晚上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看書。這樣的一天,對我來說簡單且充實。人總是要在過快的時候慢下來,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細碎的美好。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行走

你所行走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會為你生根發芽。

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葉以樂認為,懷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是不敢隨便創作的。沒有一定的積累,沒有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很難產生好的藝術作品。藝術來源於生活,唯有自己多走多看,多感悟人性,多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美,多感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厚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從生活中領悟到的情感,通過相對唯美的藝術表達後,會讓情感進行升華,當它和你內心深處所萌發的情感相遇時,真的會感動落淚。

也正因此,葉以樂還會為自己的每件作品寫上幾句話或者一段文字,來深化自己的表達。令葉以樂欣慰的是,很多收藏作品的人都告訴他,他們之所以會喜歡他的剪紙,是因為真正被作品和文字所打動,而不是家裡的牆上缺一幅畫。

用最簡單的線條表達最複雜的情感

雖然,葉以樂非常尊重並熱愛傳統藝術,但這並沒有妨礙他在剪紙上的創新。正因為他的作品和大眾眼中的「窗花」「年畫」這類傳統剪紙有很大的差別,他常常遭遇質疑,但葉以樂依然堅持自我風格,在傳統的剪紙技法中,融入西方的剪紙技巧,以及現代審美觀念。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水中花

葉以樂一直保存著自己的第一幅作品,這幅作品雖然不是最優秀的,卻是讓他感觸最深的,因為每次回看,他總是滿滿的感動,那是他「最初的夢想」。堅持做自己並非易事,葉以樂希望這幅作品時常能提醒自己,盡量讓自己以最初的那種狀態去做每一件作品。

這兩年,我開始覺得藝術創作需要有一顆安靜善良的心,要對藝術有敬畏之心。靜下心來,安靜地去等待,去做自己的事情。我不害怕孤獨,因為一個人的內心越孤獨,他的靈魂越豐滿。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活著

靈感來源: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

除了自由創作,葉以樂現在又有了新的夢想。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藝術館將藝術的美好傳遞給更多熱愛藝術和想接觸藝術的人。除了「大本營」,葉以樂的第二個藝術館建在了圖書館裡,第三個則建在了山裡,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被葉以樂開闢出了閱讀空間

葉以樂本身就是一個十分熱愛閱讀的人,每天都會給自己留下充足的閱讀時間。葉以樂看的書很雜,他覺得,大量的閱讀讓自己收穫頗豐,很多作品的靈感也是從書中而來。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孤獨

靈感來源:亨利·戴維·梭羅的散文集《瓦爾登湖》。

葉以樂堅持要在藝術館裡划出圖書空間,正是因為在書里他感受到了生命的不一樣: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應該不斷去結合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生活氣息,通過大量的閱讀感受歷史和傳統給我們留下的深厚底蘊,融入時代精神,做一些符合這個時代的創作。這樣才會更對得起自己,更對得起這個時代。

此外,葉以樂還計劃在家鄉再建一個藝術館,因為他自己是從農村走出來,從小接觸的藝術教育環境並不是很好:「我希望把更好的環境帶到我出生的地方,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用一把剪刀給人生做的減法,都是歲月溫柔

很多年前

葉以樂覺得自己活得越來越明白了,作品的畫幅越做越小,對自己的創作要求卻越來越高:「藝術最難的是留白,我希望用最簡單的線條來表達最複雜的情感。」

葉以樂說,自己以前是一個性格比較急躁又多愁善感的人,雖然,目前還達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但現在的他已經不會因為得到而有過度的歡喜,也不會因為痛苦和失去而有太大的傷悲。通過剪紙,他不斷在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

人的一生一定要不斷尋找很多美好,而剪紙是能帶給我美好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但如果想對生活、對人生有領悟,也要經歷一些苦難。人生很短,應該要去挑戰自己,或者說是,去挖掘自己內心更多的可能性。因為我覺得,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可以創造很多奇蹟,我希望我的剪紙,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信仰,每一處鏤空都是為心靈開的一扇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從一粒天籽到一片雨林,要多少歲月?讓一個女人蕩氣迴腸的生死戀告訴你
青意社|落葉不是無情物

TAG: 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