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從1977到2018、從東北到西北、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到西安交通大學,跨越了時間和空間,他一直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辛勤耕耘、開拓創新。

與西安交通大學王樹國校長的交談,讓人感覺總是激情飽滿、拼勁十足,他胸懷天下、敢為人先的氣魄讓人敬佩。想為、願為、敢為,帶領西安交通大學邁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是他的奮鬥目標。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左)與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右) 中國教育在線/攝


40年的夢想與堅持 家國情懷、捨我其誰

當一聲春雷響徹神州大地,中國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是一個踐行夢想的時代。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復,讓一批年輕人燃起了新的希望。王樹國在這一年走進了哈爾濱工業大學。他懷揣厚重的家國情懷和捨我其誰的勇氣,40年砥礪前行。

陳志文:您是 77 級大學生。從您讀大學開始,正好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您當時入讀哈工大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

王樹國:剛進哈工大的時候,充滿了夢想,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又有了希望,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召喚我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更多的本領,渾身都是拼勁,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那時候,我國的工業基礎相對落後,所以我想做一個工程師,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發展做點事情,將來就有能力在工業屆一展身手。

畢業時,我和同學們一起曾寫過一副對聯:「車鉗銑刨磨,拉壓彎扭剪」。上聯是機械加工的五種類型,下聯是力學的五種性能。橫批是我們班一位同學寫的:「捨我其誰」。當時,我們約定,二十年後,大家都要在國家的工業領域成為領軍人物。

陳志文:二十年後,結果怎樣呢?

王樹國:二十多年後,伴隨著國家的發展,同學們大多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後來,我回到哈工大做校長,有一次,和同班同學,時任航天科技集團董事長許達哲簽署合作協議,推進校企合作時,回想起當年的那副對聯和曾經的約定。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當年的諾言,特別欣慰,沒有辜負年輕時的夢想。

陳志文:你們這代人經歷了很多,上山下鄉、恢復高考、現代化建設等等。您覺得,你們這代人有什麼不一樣?這些經歷給你們帶來了什麼?

王樹國:我們這一代人,有很重的家國情懷,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或許正是因為我們經歷了很多坎坷,也遇到了很多機遇,讓我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國家的重要。不管我們在什麼崗位上,都認為自己是國家的一分子。有句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而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可以說是:「國家興亡、責任在我」。我們這代人考慮問題、做選擇的時候總是把國家放在第一位。

陳志文:父母應該對您的影響很深遠吧。您的家國情懷與父母是否有直接的關係?

王樹國:有很大的關係,我的父母都是老革命、老黨員。有一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當年我剛上山下鄉時,媽媽正在生病,臨別的時候,她叮囑我說入黨以後再回來見她。所以,到油田以後,我就特別努力,拚命工作。因為,我覺得如果不是黨員,都無顏回去見父母,果不其然,後來我工作了一年零三個月後就入黨了。

我的家庭教會我,要感恩社會,要為國家做貢獻,要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我的父母從來沒和我說過,將來你要多掙錢、過好日子。在我耳畔的,總是父母問我有什麼收穫,能為國家做什麼事情。如今,父母都已經過世了,留在我印象里最深刻的話仍然是:工作做得怎麼樣?有什麼新的業績了?

陳志文:如果做一個自我評價的話,您覺得自己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王樹國:「不懼怕困難」。這個優點可能主要源自我的父親。他14歲參加革命,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黨的事業。他經歷過很多坎坷,但從來沒有因為任何事情改變自己的信仰。就我自己來說,不管多麼難多麼苦,就只有一個信念,加把油、往前走,我從來都認為,希望就在眼前。

陳志文:您給人的感受,永遠都是有飽滿激情的。

王樹國:我總覺得人生很短暫,浪費時間就等於在浪費生命,生活就應該充滿激情,抱怨也好、逃避也好,都沒有實際意義。這個世界很公平,只要努力了,社會總會為你開啟一扇門。抱怨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屬於自毀前程、浪費青春。而且,這種負面的情緒和思維方式會影響到周圍的人,使得整個團隊都沒有鬥志,所以我很少抱怨,與其那樣,還不如多幹些事情,業績是干出來的,只有有價值,社會才會認可你,生命才有意義。

陳志文: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針對中國這40年來的發展,您想說一點什麼?

王樹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能作為親歷者、參與者,感覺到很幸運。我很敬佩小平同志,他是一個非常睿智的偉人,他能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刻,看清大勢,英明抉擇,把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帶領國家和人民走向富強,他具有大無畏的擔當精神和改革精神。也正是因為他心中有國家、心中有人民,所以在關鍵時期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鄧小平 來源:四川觀察

另外,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也充分證明了,世界上永遠沒有不可能,關鍵看想不想為、願不願為、敢不敢為,只要你想為、願為、敢為,一切都可能。


從哈工大到西安交大 大學要主動融入社會

40年的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收穫了很多。經歷過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兩所高校的王樹國說:「新時代,肩負新的歷史使命,大學應該更加主動地融入社會。」

陳志文:對比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您覺得兩所學校有什麼差異?

王樹國:西安交大和哈工大都是國家的重點大學,都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為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兩所學校各有不同的特色。哈工大承擔了很多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應用型任務,優勢明顯,為此,我總是引導著大家去開展一些前沿的基礎研究。一定要有很好的基礎科學研究,才能夠引領和滿足科技事業發展的需求。所以,哈工大在保持工科優勢的前提下,基礎學科也在加快發展。

2014年,到了西安交大後,我發現學校的知名教授很多,教師們的個人實力也很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都做得不錯。而且學校的校風和學風非常好,很多院士都在給本科生上課,生源質量也很好,學生們非常踏實、上進。作為西遷精神的新傳人,師生們始終保持著胸懷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

陳志文:您給西安交通大學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王樹國:我到西安交通大學以後,首先是進一步提高大家的站位。作為一所國家重點大學,一定要以推動國家發展為己任,扛起大學應該肩負的歷史使命,而不應該僅站在學校的角度,謀劃自己的發展。大學一定要有家國情懷、胸懷天下,只有這樣才能引領社會的發展。另外,大學一定要開放辦學,與社會融合發展,大學一定要更加關注社會的需求和資源。

西安交通大學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創建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形態,旨在解決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與社會的脫節問題,堅持開放辦學,促進大學與社會的深度融合,持續提升辦學質量,進而推動、引領社會的發展。

另外,東西部發展的不平衡是國家當前需要破解的重要難題之一。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在中國西部搭建一個開放的、一流的教育科研創新平台,以此為西部發展匯聚更多高端人才,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研究成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實實在在為西部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目前,西安交大超過40%的畢業生選擇留在西部建功立業。我們完全是站在國家需求的角度來謀劃學校的未來發展。

創新港將在理學、工學、人文社科及醫學4個版塊,建立25個研究院,100餘個研究所,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加強與國家主要行業、骨幹企業的融合發展,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協同創新,產出顛覆性創新成果,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從體制上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的瓶頸問題,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樹立廣闊的國際視野,加強與國際一流大學或研究機構的融合發展,持續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官網

陳志文:您覺得現在中國高等教育最重要、最突出的矛盾是什麼?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王樹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剛才說的,大學和社會有些脫節,大學一定要主動融入社會。如果大學只封閉在校園內,所創造的知識、培養的人才、產出的研究成果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所邊緣化,大學應該有危機意識。

我曾在很多企業做過調研,詢問大學的畢業生有哪些不足?得到的反饋是:學生對社會、對企業的了解不足;學校教的部分知識已經過時了,學生的知識面有些單一,企業往往需要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人才。企業普遍希望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更多接觸社會,提前了解社會的現實需求和發展趨勢。更尷尬的是,現在很多年輕老師也缺乏對社會的了解。這讓我意識到,大學有些脫離社會了,必須得引起我們的警醒。

陳志文:所以,您使勁把大學推向社會,把圍牆打開。

王樹國:我認為,大學需要自我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迅猛發展,網路化、信息化、智能化正在快速改變著經濟社會結構,也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很大變化。

當前,很多原創的思想、知識和技術並不再源自大學;人們獲取知識、信息越來越便捷,不需要進入大學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另外,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強度遠遠超過了大學,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和研發條件甚至已經超越了大學。在這種形勢下,大學應該反思,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呢?大學應該如何在新的形勢下繼續引領社會的進步呢?我想,這就需要大學轉變觀念、深刻變革,大學一定要開放辦學,要主動融入社會。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就是為了探索大學與社會融合發展的新模式,不管在物理空間上還是在內涵建設上,創新港都將面向社會開放。創新港密切關注國家和社會需求,構建開放的研究平台,強化與社會、企業等的結合,加強學科的交叉融合。

目前,創新港建設已經得到海內外的高度關注和積极參与,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與我校共建國際設計學院,世界500強3M公司、LG公司、華為、阿里巴巴、航天科技集團等國內外大型企業都已經參與創新港的建設。

國務院將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列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國家發改委將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列入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計劃,學校依託創新港還承擔了一批國家科研大平台的建設任務:

1.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建中國西部海外博士後創新示範中心;

2.國家能源局、教育部和陝西省聯合批複並支持西安交大建設「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為國家能源技術革命提供重要支撐。

3.與國家質檢總局、陝西省質監局共建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4.與國家發改委共建「改革試點探索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

5.與國家外交部、商務部、社科院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6.國家工信部批複並支持依託我校建設「增材製造國家創新中心」。

7.與中核集團共建中國西部先進核能技術研究院。

學生在這樣開放的環境里學習、研究,將對社會、對企業有更多的了解,將來也更容易成為棟樑之才。

陳志文:西安交大地處西北。您對當地的地域文化怎麼看?

王樹國:西安是13朝古都,歷史文化底蘊特別豐厚,城市裡隨處可見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迹,市民對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都情有獨鍾。我們工科的學生參加中國詩詞大會,都獲得了全國第三名。

西安也是國家對外交流的名片,盛唐時期就是國際化大都市。如今,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再次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西安已經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西安交通大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搭建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平台,並以此促進我國與絲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力。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立,與會領導和嘉賓為聯盟揭牌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官網

截至目前,已經有來自全球38個國家和地區的151所高校加入聯盟,依託聯盟和各類專業子聯盟,各高校開展了很多務實的合作。

西安交大反覆學習領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構想,我們認為:一所真正偉大的大學,應該是胸懷天下的大學,在自身變強的同時,一定要關心、幫助那些發展相對滯後的學校。所以,西安交大發起成立了「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旨在與海內外的高校一起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陳志文:我現在能夠感受到西安交通大學未來的發展勢頭。我堅信您會為西安交大的再次騰飛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把握時代脈搏 一位校長的高校管理理念

校長,是一所高校的領路人;一位好的校長,直接影響到一所高校的發展。王樹國說,一位好的校長,要「站在全球的角度、國家的角度規劃學校的未來發展」。

陳志文:您當校長之前曾任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這段經歷是否有助於您更能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來看大學的發展?

王樹國:這段政府工作的經歷對我非常重要,這段經歷讓我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思維,不再簡單地從學校的角度考慮自身的發展,而是從社會或國家需求的角度反觀學校的發展,便於把大學看得更全面、更準確。

陳志文:您考慮更多的是教育對社會的價值是什麼。就如同,科學最大的貢獻不是寫了多少論文,而是推動了哪些進步。

王樹國:對,不忘初心,大學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大學是為何而誕生的?大學在社會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社會對大學有哪些需求和期待?經常反思,更容易發現大學自身存在的問題,確保大學發展的正確方向。

陳志文:沒錯。您認為,一個優秀的高校校長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素質?

王樹國:高校校長的基本條件,得具備一定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但同時,一個優秀的校長一定要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也就是說,要能站在全球的角度、國家的角度和人類社會發展需求的角度規劃學校的未來。如果缺乏這樣的視野和擔當,大學的發展可能就會平平淡淡。

陳志文:我非常贊同。社會上過度強調大學校長的學術角色。一位好的校長,應該是一名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同時也要擁有社會的視角。

王樹國:校長的角色很複雜。首先應該是一位學者,這是一個門檻。同時,還應該是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一位好的大學校長,不僅在於自身學術研究取得多麼高的造詣,更在於能夠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耕耘一塊好的土壤,能讓大學培育出更多的棟樑人才。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陳志文:在未來,您準備將西安交通大學帶領到哪裡?

王樹國:目標肯定是世界一流大學。我曾經說過,一所大學如果是中國一流大學,那麼在中國各個重大的歷史發展階段,就一定要有你的貢獻,如果沒有,就不配稱為中國一流大學;如果是世界一流大學,那麼就一定要在世界範圍重大事件中有你的身影和貢獻,如果沒有,就稱不上是世界一流大學。

當前,中國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我們沒必要自卑,也別過度膨脹,要勇於承擔起大學的社會責任。要靜下心來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尋找差距,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和發展的優勢,要迎接挑戰、搶抓機遇。在未來幾十年,我們完全有希望有能力通過自身的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另外,我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在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同時,能有更多的大學取得快速的發展,只有一批中國大學躋身世界一流行列,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教育強國,一花獨放不是春。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王樹國 中國教育在線/攝


胸懷天下,有志者事竟成 對新時代大學生的寄望

從1977到2018年,一代代學生進入了大學校園。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生身上的印記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樹國非常高興在新一代大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也希望他們「胸懷天下,勇挑重擔,站的更高一點,看的更遠一點」。

陳志文:您 77 年報考大學,第一志願是哈工大嗎?

王樹國:我第一志願填報的是天津大學,因為我當時在大港油田工作,離天津很近,就報考了天津大學。但哈工大是國防院校,有優先錄取資格,我有幸被錄取到了哈工大。所學的專業沒有變,是機械工程專業。

陳志文:您到哈工大,剛進入校園時的印象是什麼?

王樹國:進入大學之前,我腦海中一直在想像大學的樣子。而當我第一次走進大學,看到校園裡、課堂上有那麼多知名教授和專家的時候,興奮的不得了,對他們肅然起敬,同時也覺得自己特別幸福,可以整天和老師們、同學們一起學習知識。

那時我們非常珍惜時間,都是如饑似渴地學習,非常主動,每天早上根本不用別人叫,早早的就起來學習,晚上學到很晚才回宿舍。雖然當時的物質生活條件差一些,吃的不好、住的不好,但只要能讀書,一切都無所謂了。

現在說起來,可能你們都不信。我們當時剛進哈工大時,30多個人住一個屋子,睡的是大通鋪。你們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我們覺得特別幸福,能夠與來自天南地北的同學一起生活、學習,感覺特別幸福,那段經歷特別難忘。

陳志文:對比現在的大學生,您認為現在的學生欠缺了什麼?又有什麼優點?你想告訴他們什麼?

王樹國:現在的學生很聰明,學習基礎很好,視野和知識面也很廣,但也有不足之處,有些孩子比較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差些。今年,我在畢業典禮上給學生們讀了兩篇文章:《愛心橋》和《我的理想》。

《愛心橋》描寫的是羚羊群體在面對死亡絕境時表現出來的團結和奉獻精神。羚羊群被獵人圍堵到懸崖時,自動分成了兩隊,一隊是老羚羊,一隊是年輕羚羊。懸崖之間的距離大概要六米,而羚羊每次最多跳四米。所以,每隻老羚羊和一隻年輕羚羊自動結成一組,老羚羊先跳,年輕羚羊再跳,年輕羚羊都是在空中踏著老羚羊的背,再次起跳,躍過懸崖。老羚羊們犧牲了自己,換來的是種群生命的延續。

儘管,故事有虛構成分。我是想通過故事讓孩子們明白,社會其實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今天你享受的每一份資源,都是前輩經過很多磨難很多奮鬥才得來的,要心懷感恩之情,感恩前人、感恩國家、感恩社會,不能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是自己該得的。

另外,青年學子們還應學會傳承,要主動扛起責任,要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多做貢獻,為後人奠定發展的基礎,要學會關心他人,關心國家,主動為社會多做貢獻,要有全局觀念。

我分享這兩篇文章,是要告訴孩子們兩個道理。一是,不要太自我,要感恩社會,有愛心。二是,要樹立遠大目標,敢於攀登高峰。

16年前他是中國最年輕的C9校長,如今能否成為「最好」?

王樹國校長在西安交通大學201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來源:西安交通大學官網

陳志文:現在大學生會出現一些問題,我經常說,但凡有家國情懷,有「大我」的時候,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會有一堆需要實現的理想,有做不完的事情。

王樹國:有些學生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特別高興地看到,當前,有一大批年輕人既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又有踏實肯乾的作風,包括90後、00後。他們願意和別人合作,嘗試自己創業,或者去做志願者,到基層去扶貧、支教,我感覺特別幸福,好像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21世紀不同於以往任何一個世紀,整個人類社會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而這個改變就寄希望於這些年輕的孩子。他們既是親歷者,更是參與者、貢獻者。

我總是鼓勵學生們,能遇上這樣的歷史時刻是幸運的。我希望他們站得更高一點,看得更遠一點,要立大志、謀大事,有志者事竟成。祝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民族復興大任早日在青年人的手中變為現實,祝福全人類和平相處,攜手共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