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七六:沮授的建議客觀公正,卻為何激化了矛盾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七六:沮授的建議客觀公正,卻為何激化了矛盾

原標題: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七六:沮授的建議客觀公正,卻為何激化了矛盾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除了在是否迎奉漢獻帝這一原則問題上發生重大分歧之外,沮授在袁紹心中地位下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對於袁紹長子袁譚的看法。《三國志·袁紹傳》中說:

(袁紹)出長子譚為青州,沮授諫紹:「必為禍始。」紹不聽,曰:「孤欲令諸兒各據一州也。」又以中子熙為幽州,甥高幹為并州。



《三國志·袁紹傳》注引《九州春秋》則詳細介紹了兩人之間的對話以及後來事態的發展:


(沮)授諫辭曰:「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年均以賢,德均則卜,古之制也。願上惟先代成敗之戒,下思逐兔分定之義。」紹曰:「孤欲令四兒各據一州,以觀其能。」授出曰:「禍其始此乎!」譚始至青州,為都督,未為刺史,後太祖拜為刺史。其土自河而西,蓋不過平原而已。遂北排田楷,東攻孔融,曜兵海隅,是時百姓無主,欣戴之矣。


然信用群小,好受近言,肆志奢淫,不知稼穡之艱難。華彥、孔順皆奸佞小人也,信以為腹心;王修等備官而已。然能接待賓客,慕名敬士。使婦弟領兵在內,至令草竊,巿井而外,虜掠田野;別使兩將募兵下縣,有賂者見免,無者見取,貧弱者多,乃至於竄伏丘野之中,放兵捕索,如獵鳥獸。邑有萬戶者,著籍不盈數百,收賦納稅,參分不入一。招命賢士,不就;不趨赴軍期,安居族黨,亦不能罪也。



從袁譚的所作所為看,他根本就不具備擔任地方行政長官的水平和能力。清人何焯就指出:


「出長子譚為青州,沮授諫紹,必為禍始,紹不聽。紹不從迎天子之謀,不聽出長子之諫,所以速亡。」(10)

馬植傑先生則把袁紹這一的舉動看成是袁紹、曹操勢力消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論政治聲望和實力,曹操還比不上袁紹,然而事功派世族為什麼不甘心輔佐袁紹而終於選擇了曹操呢?我們知道事功派世族選擇輔佐的對象,除了政治聲望和既成勢力之外,還必須能夠重用他們,且本人又有安定局面的能力,在這方面,袁紹遠遠比不上曹操:第一,袁紹出身於世族地主的頂上層,自謂家門天下無二,連漢朝姓劉的皇帝都瞧不起,更勿論其他家族了。他「所任唯親戚子弟」,使諸兒外甥「各據一州」.這和過去外戚、宦官專政擋住了世族地主的仕路,並無二致。(11)



沮授對袁紹長子袁譚的能力提出質疑,完全是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的。不過,他的這一舉動不但沒有得到袁紹的接受或稱讚,反而遭到袁紹的不滿及袁譚的憎恨。在雙重壓力面前,沮授在袁紹心中的地位也隨之下降,雙方的矛盾逐漸激化。

參考書籍:


(10)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方詩銘、周殿傑校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版


(11)見王永平《中古士人遷移與文化交流》之「沮授的地域情結極其悲劇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呂布驍勇善戰,卻為何會栽在部下手裡,有個原因令人憤慨
徐庶母親因何被抓,除了和徐庶相關,與諸葛亮也有瓜葛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