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有首歌謠這樣說道:「張王李趙遍地劉,世世代代傳不休。劉家子弟多俊傑,三江南北芳名留。」這歌謠中說的「遍地劉」,是指劉姓者多,分布廣。現在,劉姓人口約 6994 萬,是中國的第四大姓,僅僅次於李王張。姓劉的一般介紹自己姓時,時常會說:「姓劉,文刀劉。」

其實古人在向別人介紹劉姓時,一般並不說「劉,文刀劉」,而會說「劉,卯金刀」,或者說「卯金劉」。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字,只是現代簡化漢字,是從繁體字「劉」的草書演變而來。而漢唐以來,劉字通常都寫作繁體字「劉」。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中國歷史出現過兩個尷尬:一,張姓這麼多自古以來沒有出現一個帝王。二,山東地大人廣自古以來沒有出現一個帝王。不過皇帝輪流做,明年到誰家?還不確定,但是劉家輪到的幾率有點大啊!

中國自古就有「劉天下」之說,無論是建立王朝的數量,還是稱帝的人數,劉姓都遠多於其他姓氏,劉姓稱帝稱王者多達1000多人,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帝王專業戶」。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國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的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作漢語、漢字,那麼「劉」字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妨藉助古文字學的鑰匙,從「劉」字的字源著手進行尋根溯源。在現代漢語里,「劉」字除了用來作姓氏外,別無其它任何意義。因此,要追溯劉姓的來歷,應該從繁寫的「劉」字開始。

在古代漢語中「劉」字有著極其豐富而神奇的含義。《廣雅》解釋說:「劉,刀也」。《爾雅》解釋說:「劉,殺也」。

那麼,在如此眾多的字義中哪一個才是「劉」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義呢?只有「斧鉞」這種解釋有可能是「劉」字的本義,也就是劉姓的初始含義。

劉姓的根和源到底在哪裡呢?說起劉姓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楚開姓始祖是誰?目前普遍學者認為最確切、最有說服力的是夏朝後期的劉累。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等項氏族人及有功之臣,劉邦賜其家族姓劉。

(2)西漢初年:匈奴族劉姓。當時,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為妻。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從西漢初期的匈奴貴族內附,南北朝的鮮卑族進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漢化,這期間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劉姓。華北地區,尤其在河南地區的劉姓含有匈奴、鮮卑人的基因;東北地區的劉姓主要摻和了滿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漢朝統治期間輝煌的文治武功,給百姓和民族帶來了深刻的記憶。同時也賦予了劉氏在民間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由此引發出了一個流傳近七百年的金刀之讖,即卯金刀之讖(劉字繁體)。

在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曾出現了一本名為《太上洞淵神咒經》的道教書籍,該書中有著這樣一則讖語,讖語說 「漢魏末時,人民流移,其死亦半。中國人民悉不安居,為六夷驅迫,逃竄江左。」而等到「劉氏五世,子孫系(繼)統先基,至甲午之年」,便可「劉氏還住中國,長安開霸,秦川大樂。六夷賓服。」簡單的「劉氏復興」四個大字可以完美的概括這段讖語。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極其動蕩的朝代,貫穿整個南北朝,劉姓榮居造反第一大姓。東晉時,便有流傳極廣的民謠 「金刀既以刻,娓娓金城中」的說法,孟顗釋之曰:「『金刀』,劉也。

於是等到南朝齊時,便有這樣的記載,「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側曰:「外間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金刀的讖語連皇帝使用金柄刀子都成了忌諱,金刀之讖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而北朝的情況與南朝相比更為可怕,可以說,金刀之讖簡直成了北朝統治者的一個巨大夢魘。

後來一連串的揭竿而起更是屢見不絕。

北魏永平二年(509),涇州沙門劉慧汪聚眾造反;北魏永平三年(510),秦州劉光秀謀反;

北魏延昌三年(514),幽州沙門劉僧紹聚眾反;北魏熙平元年(516),月光童子劉景暉謀反事件;

北魏孝昌元年(525),稽胡領袖劉蠡升在雲陽谷稱天子,改元神嘉。

爾朱榮死後,幽州刺史劉靈助以劉氏當興之讖,於530年稱燕王,扯旗造反。

這一連串轟轟烈烈的造反與起義,使得 「卯金刀」就成了統治者敏感和警惕的符號。

等到隋朝,而金刀之讖在人們心中和民間的影響仍然然與南北朝時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隋朝立國後,出現的第一次謀叛就和「金刀」有關。北周重臣劉昉為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出了一把大力。但劉昉也有野心,他一直堅信著金刀之讖。嘴邊也總是掛著自己的姓是「『卯金刀』,名字是『一萬日(昉)』,劉氏應王,為萬日天子。」堅信金刀之讖的劉昉便開始蓄謀造反,企圖去做金刀之讖里的萬日天子,但最後因失敗被殺。

在中國的歷史上,國人眼中,唯一能和漢朝所媲美的偉大朝代莫過於唐朝。但就是這樣一個達到了中國古代最巔峰的朝代,也仍然被金刀之讖所困擾,朝廷費盡心機、嚴防死守「金刀之讖」(劉氏復興),把劉氏當做心腹之患而提防。在整個唐朝,造反者中劉氏最多,而朝廷中的劉姓大臣也多被猜忌。

中國有一個姓氏的人,因為一句金刀之讖,最想當皇帝!

唐太宗貞觀三年,發生了有劉姓者因為頸上有「勝」字而被捕的事件。貞觀十九年劉道安煽動造反。

開元元年,貝州人王懷古煽動造反,其謂人曰:「李家欲末,劉家欲興。後被按察使捕而戮之。

開元二十三年冬,東都人劉普會反。開元二十四年五月,長安醴泉妖人劉志誠作亂。

到了唐肅宗時,有「手握金刀起東方」的讖言在民間廣為流傳,於是淮西節度副使劉展便認為自己應該自東方而起,圖謀造反。

哪怕到了唐末,義勝軍節度使劉漢宏還喊出了一句特別響亮的口號,即「天下方亂,卯金刀非吾尚誰哉?」

這個自漢末到唐朝流傳了七百年的金刀之讖究竟是如何產生並保持著如此長的生命力,因為劉邦的「非劉氏不王」和光武帝劉秀在起兵時所宣傳的「劉氏復起」,「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的讖語使得讖緯之學在民間流傳廣泛,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但需要注意的是,金刀之讖所根植的土壤是漢朝長期大一統所給百姓和民間帶來的巨大烙印,一旦這個巨大的烙印隨著時間的流逝,尤其是伴隨著又一個長期的大一統王朝——唐朝的滅亡,金刀之讖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開始減弱,其民間的影響力也開始讓步給了李氏當興這類由唐朝興起所帶來的讖語,最終消散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