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京保衛戰一觸即發,日本本無攻佔南京計劃?是被基層越權行事?

南京保衛戰一觸即發,日本本無攻佔南京計劃?是被基層越權行事?

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進行了一次慘無人道的侵略,讓大量的國人慘死於日本人之手。從目前的相關資料來看那段中國的抗戰歷史,日本在侵華的問題之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鐵板一塊」,每一道來自於日本軍部的命令均是自上而下,有組織有紀律地在執行。

但在現實當中,日本在侵華問題上,卻是有著很大的出入。日本政客認為循序漸進,慢慢滲透才是最佳之選;而崇尚武力的日本軍人卻認為用巨大的軍力優勢擊潰中國的反抗力量才是日軍的明智之選。當時的日本軍部認為日本是不可能吞掉中國,只有先通過一定的局部性戰爭,來將中國的反抗力量全部消耗殆盡,進而與中國簽訂一系列有利於日本的條約,以此來鞏固日本在中國的侵略。

但當時在中華大地之上肆虐橫行的日軍卻一直不執行軍部的命令,往往會擅自修改軍部的命令。在侵華日軍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畢其功於一役」。而這句話也是日軍基層越權行事的有利佐證。日軍基層屢次以下犯上,多次更改軍部命令,讓局部戰爭「九一八事變」一直擴展到「南京戰役」。多次抗命的結果,就是將日本在中國的戰局不斷擴大,後知後覺的日本軍部也只能跟著基層走,被迫接受「以下犯上」的現實。

其實在南京保衛戰爆發之前,日本政府與軍部是沒有任何關於中國南京的作戰計劃,甚至此時的日本官方政府還在私下與蔣介石方面媾和,以此來確保日本在中國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而這也是日本軍部將部分淞滬抗戰軍隊調回日本本土的原因之一。

1937年11月7日,日本參謀本部所下達的命令是:「掃蕩上海附近之地,並向蘇州、嘉興以東進行追擊。」由此可見,日本軍部所下達的攻擊目標當中,並沒有「南京」。但在現實中,「以下犯上」的「命令」再次出現。

狂熱的日軍基層部隊,獨斷專行,直接制定了由第10軍單獨向南京發動進攻的作戰計劃。而且當時第十軍的負責人就南京之戰的糧草與彈藥問題做了「指示」,一切都「就地解決」。隨後不久日本軍部收到第十軍向南京進攻的情報,日本軍部曾不止一次地向基層部隊下達停止進攻的命令,但無濟於事。至此,由日本基層發動的「南京之戰」就這樣一觸即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老蔣想借開羅會議廢除條約,中美共管一拒琉球,懼怕日本二拒琉球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