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早已看透諸葛亮,用17個字說出了孔明的最大弱點!

司馬懿早已看透諸葛亮,用17個字說出了孔明的最大弱點!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消滅曹魏,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搶佔北原而與魏軍僵持達百餘日。秋,諸葛亮逝世,蜀軍退回漢中,至此諸葛亮北伐結束。在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時候,司馬懿成為重要的對手。而面對孔明這位對手,因為長期的較量,司馬懿也看得非常透徹。在此基礎上,司馬懿給出了諸葛亮17個字的評價。對此,你怎麼看呢?

首先,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司馬懿曾經評價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對於這17個字的評價,大意是:諸葛亮志向大然而沒有機會,謀劃多而決斷少(意思是優柔寡斷),喜歡用兵打仗卻沒有足夠的權謀。對此,在筆者看來,諸葛亮這17個字的評價,不僅說出了孔明的最大弱點,也道出了諸葛亮北伐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對於諸葛亮來說,性格謹慎穩重,這促使諸葛亮在行軍作戰上比較穩紮穩打,也即司馬懿評價中的「多謀而少決」。

具體來說,在諸葛亮的前半生中,並沒有得到多少帶兵打仗的機會。彼時,諸葛亮主要為劉備提出了《隆中對》等戰略謀劃,並且負責蜀漢後方的內政治理等。等到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才逐漸掌握了蜀漢的兵權,並有了之後的北伐中原。在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時候,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謀」,也即魏延率領精兵五千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軍至長安。通過偷襲長安,以此快速奪取魏國長安以西的疆域。但是,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劃太過冒險,還是選擇了先攻佔隴右的策略,也即孔明更傾向於步步紮營的打法。

在此基礎上,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奪取了武都、陰平二郡,擊殺了張郃等魏國的將領。但是,這並沒有讓魏國元氣大傷,也即沒有改變曹魏和蜀漢之間的強弱格局。從這個角度來看,諸葛亮北伐曹魏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對此,在筆者看來 ,弱勢一方想要擊敗強勢一方,循規蹈矩地的打法,顯然是難以取得較大戰果的。特別是蜀漢本來就在糧草運送上比較困難,多次和曹魏之間的正面對峙,也難以獲得什麼制勝的機會。

最後,所以,諸葛亮過於謹慎,不敢冒險,雖然不會犯什麼大錯,但也很難擊敗曹魏。與此相對應,對於白起、韓信、項羽等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名將,往往都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也即敢於承擔風險和決斷,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項羽的破釜沉舟等。至於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也是比較擅長奇謀和決斷。比如得知孟達叛變的意圖後,司馬懿親自率軍日夜兼程前去討伐孟達,八天抵達新城城下。再比如平定遼東上,司馬懿聲東擊西、千里奇襲,成功擊敗了燕王公孫淵。總的來說,在軍事上,特別是蜀漢和曹魏的交戰上,「多謀而少決」成為諸葛亮的最大弱點。不過,放在蜀漢的治理上,謹慎穩重卻成了諸葛亮一大優點,也是其可以維持蜀漢內部穩定,從而抗衡曹魏數十年的重要原因。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兩個國家:歷經夏商周三代!
除了秦國的「商鞅變法」,戰國七雄還有哪些變法呢?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