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些年,輾轉「回家」的國寶文物

這些年,輾轉「回家」的國寶文物

中國歷史傳統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前統計,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

如何讓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回歸,始終牽動著國人的心。近年來,通過中外各界的共同努力,一批國寶級文物重回祖國的懷抱。

圓明園獸首:虎、牛、猴、豬、馬、鼠、兔首

山東濟南舉行《圓明園特展》,神秘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中的牛、虎、猴、豬「四大獸首」展出。攝影 / 趙曉明 -CFP

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回歸時間:2000-2013 年

回歸途徑:競拍、捐贈

圓明園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自此流失海外。

2000年,圓明園虎首、牛首和猴首三件銅像分別亮相香港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會,最終被保利藝術博物館競購回國;此後,豬首銅像也從美國順利回歸,由何鴻燊花600萬港元購得並捐贈保利博物館。10年之後又有台灣藏家推出的馬首,其諮詢價已是當年猴首估價的10倍,成交價是當年三個獸首的兩倍,高達6000萬港幣,亦由何鴻燊再次解囊捐贈回歸。

2007年與2009年,蘇富比與佳士得相繼對圓明園鼠首與兔首進行了拍賣,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委員會對此提出了強烈反對,最終由法國的皮諾家族在2013年將該收藏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

「方罍之王」皿天全方罍

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蓋通高21.5厘米。該器形體高大、富麗堂皇,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方罍之王」。供圖 / CFP

回歸時間:2014 年

回歸途徑:藏界籌資洽購

2014年6月,流失海外近百年的「方罍之王」皿方罍重歸出土地湖南。皿方罍是中國晚商青銅器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

1919年,湖南省桃源縣出土了一件迄今所見最大、最精美的青銅方罍,堪稱「方罍之王」。器蓋自1956年起藏於湖南省博物館,器身則在出土後幾經輾轉,流落海外,曾於2001年和2014年兩度出現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隨後,湖南收藏家聯合向佳士得提出洽購皿方罍。佳士得經過與皿方罍所有者溝通後達成拍賣前的成功洽購。此器物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唐代鄧峪石塔塔身

回歸時間:2017年

回歸途徑:捐贈

2017年4月,被盜流失19載的唐代鄧峪石塔塔身獲台灣中台禪寺捐贈回歸故里山西。鄧峪石塔位於山西省榆社縣鄧峪村,是一座唐代石雕彩繪四面佛造像塔。

1996和1998年,鄧峪石塔塔剎和塔身先後被盜。塔剎至今迷失無蹤,塔身輾轉流落至台灣,2015年由私人藏家捐贈給中台禪寺。經過雙方溝通,台灣中台禪寺向山西博物院捐贈了這一文物。

《絲路山水地圖》

回歸時間:2017年

回歸途徑:捐贈

2017年11月,故宮博物院獲捐一幅極具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絲路山水地圖》。該文物繪於絹本之上,是一幅繪製於明代中後期的青綠山水手卷,描繪了東起嘉峪關西至天方城(今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的遼闊地域範圍。

《絲路山水地圖》上世紀30年代左右曾流失日本,現由世茂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出資2000萬美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收購,並將之無償捐贈給故宮博物院。

32件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

在《秦韻——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歸特展》上,展出的部分法國歸還的秦國早期文物。攝影/曹志政-CFP

回歸時間:2015年

回歸途徑:追索

2015年7月20日,備受矚目的流失境外20餘年的32件出自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的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正式移交甘肅省博物館收藏。

這32件金飾片於上世紀90年代初被非法盜掘、走私出境,後由法國相關人士購買並捐給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

龍門石窟佛首雕像

龍門石窟古陽洞高樹龕釋尊佛頭北魏(圖片來源網路)

回歸時間:2005年

回歸途徑:有償捐獻

2005年,龍門石窟的5件佛首雕像由美籍華裔藝術家陳哲敬有償捐獻給國家。2004年,國家文物局在掌握相關線索後,指示所屬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鑒定陳哲敬購買的佛雕像。其中5件在嚴格履行專家論證程序並經龍門石窟研究院確認無誤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05年我國完成了對這些珍貴文物的徵集。

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閣帖》

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閣帖》在滬展出。(圖片來源網路)

回歸時間:2003年

回歸途徑:博物館洽購

2003年,上海博物館斥資450萬美元從美國著名古董收藏家安思遠處購回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原有十卷,共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米芾《研山銘》

回歸時間:2002年

回歸途徑:國家委託收購

《研山銘》手卷流傳有序,曾經入北宋、南宋宮廷。南宋理宗時被右承相賈似道收藏。遞傳到元代,被當時最負盛名的書畫鑒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間,被書畫鑒賞家、四川成都知府於騰收藏。由於歷史的原因,被日本有鄰博物館收藏。

2002年中貿聖佳國際拍賣公司由日本徵集並請回《研山銘》書法原作,同年國家斥資2999萬元以定向單人形式購回了《研山銘》。

宋徽宗《寫生珍禽圖》

《寫生珍禽圖》在北京保利博物館「遊藝——比利時尤倫斯夫婦藏重要中國畫繪畫展」中亮相。攝影/歐陽曉菲-CFP

回歸時間:2002年

回歸途徑:個人競購

2002年中國嘉德春季拍會上,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2530萬元人民幣成交。《寫生珍禽圖》從海外回到北京後,嘉德公司立刻邀請了中國古代書畫研究專家啟功、傅熹年等共同考證,確認為是宋徽宗親筆作品。

河北曲陽王處直墓浮雕

五代彩繪奉侍圖浮雕 1994年河北保定曲陽王處直墓出土(圖片來源網路)

回歸時間:2000年

回歸途徑:索回

2000年,當獲悉在美國佳士得拍賣行將要上拍我國河北曲陽王處直墓被盜浮雕之後,國家文物局會同河北省文物局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大量的取證調查工作,從而通過外交手段和法律途徑成功地將被盜文物追索回國。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讓你見識見識,古人到底有多潮
那些年,以天價收藏的假文物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