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聯儲議息前,央行連搞兩個大動作!

美聯儲議息前,央行連搞兩個大動作!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

美聯儲年內最後一次議息決定將在明天凌晨3點(北京時間20日)出爐,無論特朗普近期在推特上如何「炮轟」,市場如何呈現悲觀事態,金融分析人士如何「悲鳴」,加息似乎已成「板上釘釘」。

市場廣泛預計本次加息上調利率25個基點,屆時,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恐將反超我國貨幣市場利率指標。面對這個關鍵時刻,央行管好流動性「總閘門」的態度十分明確,送出一套組合拳:

19日,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3日內連續「放水」總計4000億人民幣;同日,央行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分析人士稱,這是央行釋放流動性合理充裕的信號。

央行「放水」4000億元,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

早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本次會議後將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升至2.25%-2.5%。另一方面,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DR001是我國成交最活躍的隔夜利率。四季度以來,DR001指標大致在2.3%-2.5%區間波動,12月以來均值為2.43%。

因此,本周若美聯儲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將追平甚至反超我國隔夜貨幣市場利率。

而據央行網站19日下午3點35分消息,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2月19日央行開展600億元逆回購操作。

本周,央行結束了此前連續36天的零逆回購。12月17日,央行開展了1600億元逆回購操作,12月18日,央行再次開展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凈投放1800億元。

加上19日的600億,央行累計向市場投放資金規模為4000億元。

美聯儲加息前夜,央行這番操作已在市場預料之中。據中新經緯消息,國泰君安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央行接下來將持續開啟逆回購,這意味著短期降准概率會稍微小一些。

19日晚間8點,央行「再出一招」:決定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定向支持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放貸款。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優惠15個基點,目前為3.15%。

在隨後央行發布的答記者問通告中,央行負責人表示,大型銀行對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能夠為其提供較為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增強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信貸供給能力,降低融資成本,還有利於改善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信固收認為,明天凌晨恰逢美聯儲議息會議,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繼續加息。此時,中國央行放出明確的寬鬆信號,表明貨幣政策寬鬆取向保持不變,我國的貨幣政策仍以國內經濟為重。

而在13日,央行行長易綱指出,強調貨幣政策要兼顧內外部均衡。我國貨幣政策採取多目標制。當前央行貨幣政策努力在維護經濟平穩運行、防範金融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等多個目標間求取平衡。

13日,央行行長易綱參加長安講壇活動 圖自新浪

易綱特別指出,經濟下行時需略微寬鬆的貨幣條件,但寬鬆的貨幣條件要考慮到外部均衡,不能太寬鬆,如果利率太低會影響匯率。

特朗普炮轟美聯儲:感受市場,建議讀讀《華爾街日報》

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連續兩日在推特上「炮轟」美聯儲。華爾街見聞指出,這是自9月末美聯儲敲定年內第三次加息後,特朗普第12次公開表達不滿。

首先是在17日發推,特朗普稱美聯儲考慮加息「難以置信」然後在18日,他建議美聯儲在做出錯誤決定前,讀讀今天《華爾街日報》的社論。「另外,別讓市場的流動性變得更差了。停止50個基點的加息。感受下市場,別老盯著無意義的數字。祝好運!」

當天,《華爾街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美聯儲是時候來個暫定了》的社論:如今美國衡量通脹壓力的個人消費支出平減指(PCE)數正逐月下降;也沒有任何因工資上漲而帶來的成本推動型通脹跡象;另外,「美元持續強勢」;在全球經濟增長減速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或將放緩腳步——美聯儲無理由繼續加息。

此外,觀察者網注意到,10年期美債收益率近期持續下滑,18日收盤下跌4.05個基點,幾乎達5月末以來最低水平。2年期、5年期美債收益率當日均收跌逾4.5個基點。

同時,美國原油18日大跌逾7%,逼近46美元/桶,創2015年9月1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股方面,三大股指持續下跌。標普500指數周一盤中刷新14個月新低位,道瓊斯指數、那斯柯達綜合指數本月累計跌幅均超過7%。

路透社18日分析認為,美國原油下跌是基於經濟增長前景放緩而導致的需求減弱。而對於股市,美銀美林在本月的投資者報告中也指出,投資者信心正在惡化,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這是10年來最糟糕的前景預期。

前美聯儲主席:派對結束,快找掩護

各路分析人士對美國未來的經濟走勢也呈現悲觀態度。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8日接受CNN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對華爾街來說,「狂歡派對」已經結束了。

儘管目前美國就業率、通脹抑製表現突出,但格林斯潘認為,美國經濟可能正在走向一個「滯脹」時期,即高通脹和高失業率導致經濟受損。他還補充稱,市場仍有可能進一步上升,但同時警告投資者稱, 回調將是非常痛苦的:「到那一輪上漲走勢結束時,趕緊去找掩護。」

格林斯潘 圖自CNN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格曼(Paul Krugman)表示,「我認為美聯儲不應該加息,但也不能聽從總統的意見,這是一種兩難的境地。現在不是加息的好時候,但如果是因為特朗普總統施壓而不加息,反而會讓人覺得是美聯儲自己送上門讓人欺負。」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特蘇思(Jan Hatzius)也認為美聯儲最終會「講道理」:「我們預計美聯儲會承認經濟增長前景疲軟的事實。」

美國企業對該國未來經濟走勢的預判也開始保守,甚至悲觀。12月12日,杜克大學發布《全球首席財務官(CFO)商業前景調查》:美國有近半(48.6%)CFO認為,2019年年底前美國將迎來經濟衰退;而82%的CFO認為,衰退將在2020年年底前上演。

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但美聯儲有些「猶豫」

早前,市場廣泛預測美聯儲將在展開年內最後一次(第四次)加息。路透社走訪的111名經濟學家一致認為,利率將再次上調25個基點,至2.25%-2.5%。

利率若不斷升高,將對美國經濟尤其是投資形成較為明顯的抑制。不過近期美國經濟部分指標尤為突出。《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以來,僱主平均每月新增就業人口20.6萬人。即便是過去3個月17萬的均值也遠遠高於維持失業率穩定所需要的水平。

同時分析人士們預計,明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料增長2.6%,遠高於長期潛在增長率估值。

言下之意,美聯儲也有加息的理由。但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近期表態較之兩個多月前出現了變化。鮑威爾在11月28日指出,美國經濟前景穩固,利率「略低於」(just below)中性區間。將近兩個月前,他還說,「當前可能距離中性利率還有一段長路(a long way)」。

對此,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目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交易市場預計,本周美聯儲不加息的幾率為78.4%,高於一日前的75.8%,一個月前預計幾率不到70%。

CNBC新聞網認為,總的來說,市場預測美聯儲加息仍是大概率事件。

回到文章開頭,央行此番調整可謂是提前釋放流動性,並未排除在美國加息後繼續跟進的可能。

9月26日,美聯儲進行年內第三次加息,10月7日,央行突然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放水」7500億元。也就是從那時起,美國三大股市集體重挫: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自10月8日起跌均跌逾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近13%。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由於12月21日有12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同時17日的1600億元逆回購將於24日到期,預計央行大概率在24日再開展流動性凈投放對沖逆回購到期影響,完成資金面穩定安全跨年。

如今美聯儲掌門人鮑威爾是否能頂住內外壓力繼續加息,值得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芒果台2億元買下兄弟單位所藏徐悲鴻名畫,後者業績或扭虧
國共領袖指揮水平差多少?讀一讀淮海戰役的電報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