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起真的坑殺了趙軍四十五萬人嗎?專家:最多十萬人

白起真的坑殺了趙軍四十五萬人嗎?專家:最多十萬人

長平之戰是戰國史上乃至整個中華文明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根據史書記載,秦國動員了六十萬大軍,趙國方面也有四十五萬。這場持續兩年的大戰打下來,四十五萬趙軍被白起全部坑殺,秦軍也傷亡過半。如此規模的戰役,也只有兩千多年後的淮海戰役能比了。

事實上,史書在記載戰爭時難免誇大其實,尤其是參戰軍隊數字,往往進行數倍甚至數十倍誇大。例如赤壁之戰,曹軍只有二十萬人,卻號稱八十萬,淝水之戰,前秦軍隊號稱一百一十二萬,卻被八萬晉軍打敗。史書在記載這些戰爭時無法詳細考證,只能採用通用的數字,就造成了戰國時期動輒數十萬的斬首記錄。

古代戰爭動員能力是有限的。按照春秋戰國的時期的軍制,軍隊最基本的作戰單位是「乘」,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三人,車下步卒七十二人,另有二十五人的輜重隊,共計一百人。在春秋時代,能動員十萬軍隊的千乘之國就是諸侯中的大國了,也就只有晉、楚這些老牌強國有這樣強大的實力。

養活十萬軍隊需要多少人口呢?按《孫子兵法》的說法: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也就是說,出動十萬以上的軍隊,需要動員七十萬家,超過三百萬的人口生產生活會受到影響。換而言之,一個國家至少需要三百萬人,才能養得起十萬人的軍隊。諸葛亮是歷史上少有的治政天才,用不到百萬人口供養著十萬軍隊,完全對得起一代賢相之稱。

動員十萬軍隊需要多長時間呢?古代通訊落後、交通狀況差、組織力低下,從國家發出徵召令開始,然後一級級下發到郡縣鄉亭,再由里長們挨家挨戶敲門通知,準備糧食器械,以里甲為單位集結起來,一級級向中央集結,可能大半年就過去了。

供養十萬軍隊在外作戰需要多少人口呢?按《夢溪筆談》的說法: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一個士兵在外打仗,至少需要三個民夫供給。十萬人的軍隊,輜重需要佔到三分之一,剩下的七萬作戰隊伍,至少需要三十萬人運糧。事實上遠不止這些,北宋末年,東京留守杜充撤離開封時岳飛斷言: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眾不可得也。果然,岳飛北伐時出動了十萬軍隊,先後動用了七十萬民夫。

如此一來,趙國在長平之戰中出動四十五萬軍隊,至少需要一百五十萬民夫運糧,國內至少有一千萬人的後備人口。戰國時期,趙國的疆域不過是河北全境再加半個山西,居然擁有這麼多人口,比三國歸晉時的人口還要多。根據史學家考證,趙國人口不過三百萬人,能出動十萬左右的軍隊已經是極限了。可見白起坑殺四十五萬趙軍純屬無稽之談,可憐被罵了數千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往今來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能逼得崇禎上吊自盡,為何與清軍作戰不到一年便一敗塗地?
魏武卒為何不敵秦銳士?這一缺陷導致魏軍在伊闕之戰中大敗

TAG:史往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