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湘西趕屍的傳說中,為何還會有「三不趕」?聽了似乎有點道理

在湘西趕屍的傳說中,為何還會有「三不趕」?聽了似乎有點道理

湘西趕屍,不知興起於何時,只知道其屬苗族蠱術,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對於廣大群眾來說,趕屍是十分神秘的,當然這與趕屍的性質有關;其中在著名影視人林正英的電影著作中,就經常出現趕屍的場景,其中有些屍會變成殭屍,這讓很多不明真相的觀眾對趕屍一道充滿著恐懼。

湘西位於湖南省西部,主要是在沅江流域一帶,大多是崇山峻岭,其間道路崎嶇,武陵山脈自西向東蜿蜒境內,系雲貴高原東緣武陵山脈東北部,西騎雲貴高原,北鄰鄂西山地,東南以雪峰山為屏。居住在湘西的主要是苗族,苗族的由來十分久遠,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文化。

而且趕屍還與蠱毒、落花洞女一起,並稱為「湘西三邪」;其中著名苗族作家沈從文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寫道:「經過辰州(,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

不過趕屍也有一個很奇怪的事,那就是趕屍只局限於湘西地區;「辰州符」趕屍的地域範圍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過洞庭湖,向東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雲南和貴州。傳說,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國轄地,再遠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趕不動那些殭屍了。據說以古辰州所轄沅陵,瀘溪,辰溪及漵浦這四個地方最為盛行。

趕屍的傳說,最早要到蚩尤時期,蚩尤率兵在黃河邊與敵對陣廝殺,直至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後方撤退,士兵們把傷兵都抬走後,阿普蚩尤命令阿普軍師把戰死的弟兄送回故里。於是阿普軍師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屍首中間,在一陣默念咒語、禱告神靈後,原本躺在地上的屍體一下子全都站了起來,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節」後面規規矩矩向南走。

不過趕屍也有「三趕,三不趕」之說;其中「三趕」指的是斬首、絞刑、站籠死的三種人可以趕,傳說因為他們都是被迫死的,死得不服氣,既思念家鄉又惦念親人。可用法術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於各自屍體之內,再用法術驅趕他們爬山越嶺,甚至上船過水地返回故里。

而「三不敢」指的是凡病死的、投河弔頸自願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那裡喚回來;而投河弔頸者的魂魄是「被替代」的纏去了,而且他們有可能正在交接,若把新魂魄招來,舊亡魂無以替代則會影響舊魂靈的投生;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屬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同樣不能趕。

其實這「三趕,三不趕」似乎很有道理,因為「三趕」屬於被殺的範疇;而「三不趕」中,病死和自殺屬於自我結束生命,這樣的人不趕,雷劈火燒屬於天刑,如果趕屍匠接活了的話,很有可能會牽連到自身;而且趕屍匠收徒弟也是頗為古怪,要年滿十六歲且身高一米七以上,這都算了,更為古怪的是一定要相貌丑,越丑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三國演義》中被神化的4個人物,關羽和趙雲都位列其中
盤點清末民間三大幫會組織,一個已是世界級巨頭,另兩個逐漸沒落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