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改變歷史的一戰,宋蒙釣魚城之戰系列始末6---拚死抵抗

改變歷史的一戰,宋蒙釣魚城之戰系列始末6---拚死抵抗

原標題:改變歷史的一戰,宋蒙釣魚城之戰系列始末6---拚死抵抗


「援軍來不了了......」


對釣魚城來說,孤立無援的事實已經一目了然。但多年前蒙軍在全川地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對宋軍百姓們來說卻是難以忘卻,成都府的倖存者從滿城屍堆里偷爬出來顫抖泣血的哭訴還縈繞在每個人心裡。哪怕是童稚總角在街頭巷尾的遊戲里,也會叫著:「跑啊跑啊,韃子來了,韃子來了!」這一次,不管是國讎還是家恨,從將領官員到士兵平民,儘管4個月的守城戰讓他們疲憊,但沒有人準備開城投降。

損傷的城牆,修復好了。消耗的箭支石彈,全額補上了。所有城防工作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王堅針對之前蒙軍的進攻還加強了防務,制定了緊急情況下的預案,再次組織了精幹的預備隊以備不虞。


1259年農曆6月5日深夜,入夏悶熱的天氣讓釣魚城馬軍寨的寨兵們煩躁不安,他們還在相互討論白天蒙軍史天澤部對東新門小東門的攻擊。漆黑的夜幕下,馬軍寨鎮守的西北外城平靜得像一灘死水,偶爾傳來的陣陣蟲鳴也激不起漣漪。由於一個多月前蒙軍進攻了此處,寨兵們巡邏都很警惕。但放眼望去,沒有星光照明的山坡看不到任何異常。


同樣煩躁不安的還有眾多整裝待發的蒙古戰士,他們正忍耐著難熬的濕熱焦急等待,在地道里。


這隱秘的地道大約開掘於汪德臣偷襲西北外城之後,內高1.5米,成人需彎腰行走。蒙軍發現馬鞍山下這段不起眼的城牆比其他城牆所處的地勢要緩得多,而且守軍似乎不是正規軍,是釣魚城的軟肋無疑。4月底的爬城偷襲如果不是宋方增援趕到,蒙軍就已經得手。因此,在此處用地穴透城之法攻擊頗有勝機。當然,在堅硬的山體里挖掘隧道絕非易事,但蒙軍在攻城土工作業上高超的實力證明了他們的決心。

(2004年後釣魚城考古發現之一,古地道)



(圖片來源央視釣魚城紀錄片,地圖為上南下北)



汪德臣身材小膽識大,他慣於陷陣突陳,非常適合這樣的任務。現在他和手下精兵們一樣,在快要悄悄掘通的地道里蹲坐著。為了不驚動守軍,他們已經在入夜之前悄然就位。狹窄悶熱的地道里,全副武裝的蒙古戰士擠在一起,還帶著雲梯等便攜的攻城器具。汪德臣看到他們額上滲出汗,眼裡冒著光,那是一種壓抑,渴望,和自己完全一樣。就連腰間的彎刀都要嗡嗡作響。

(圖片來源央視釣魚城紀錄片)



「傳大汗號令,時辰到,出擊!」


這道久違的傳令終於下達,汪德臣咬了牙和手下們立即貓著腰出發。


蒙軍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時候,他們已經從地下穿過了那道帶來無數麻煩的城牆,身處釣魚城西北外城之內了。汪德臣毫不猶豫,當即指揮手下從內側進攻西北外城牆。宋軍寨兵萬萬沒有想到蒙軍突然出現在他們背後,許多人沒有來得及發聲就被砍殺射死。驚慌之中,寨兵鄉兵們和巡邏隊一面抵抗一面呼救示警。火光之中,城牆之內多處都在混戰。汪德臣的手下都是他精選出的老兵,好鋼用在刀刃上,這種關鍵性的突破作戰就看他們了。蒙軍早就反覆觀察了這段城牆,最近的城門奇勝門離這裡還有一段距離,直接佔領城門雖然可以開門引入大軍,但是成功概率不大。於是汪德臣集中了從地道鑽出的大部分兵力,猛攻西北外城牆城頭,他們準備率先佔據這段城牆。

宋軍馬軍寨寨主發現蒙軍已經出現在城內,明白情況嚴峻。他馬上帶領所屬的步兵,弓手,拋石手,所有崗位全部投入白刃戰。


這時,因為突然襲擊的關係,汪德臣部蒙軍在地道口外已經展開了不少兵力,加上士兵素質裝備遠勝宋軍的非正規兵,迅速在交戰中取得優勢。城牆邊,馬軍寨兵士被壓制著正拚命抵擋。但他們驚恐的發現,在外城城牆正面,大批蒙軍已經趁亂搭起雲梯爬了上來。隨著汪德臣的援軍連續不斷的攀上城頭,前後夾擊之勢形成,勝負已經沒有懸念。


(圖片來源央視釣魚城紀錄片)


絕望中戰鬥的寨兵們甚至連盔甲都沒有。這些來自本鄉本土的人們平日里可能更熟悉鋤頭鐵犁,而不是手上的刀槍。他們沒有打算放下武器,激烈的搏鬥從城牆邊打到馬鞍山下內外城之間的窪地里。不知過了多久,這裡最後一個抵抗者也倒下了,馬軍寨寨主及以下全部戰死。這些英勇的抵抗者沒有留下名字,和千萬個死在保家衛國戰鬥中的平凡英雄一樣。


汪德臣甩掉彎刀上的血漬,站在層層疊疊的屍體之間平復呼吸,他指揮著部下重整隊伍。他深深知道必須搶在宋軍完全反應過來之前繼續突破,廢了如此大精力準備的進攻不能停止。但他懊惱花了這麼多時間才解決眼前這些衣甲不全的寨兵鄉兵,手下們也有傷亡,並且都消耗了不少體力。無論如何,內城牆已經在眼前了,這是開戰以來蒙古大軍取得的重大勝利,只消再衝進內城就能完全佔領這塊難啃的彈丸之城。


危急關頭,王堅和張珏率應急部隊趕到。汪德臣和王堅宿敵相見分外眼紅,激戰再次展開。蒙古戰士為了邁出通向巨大功勞的最後一步,佔領內城;宋軍士兵為了守住這座自己鄉土的堡壘,打退敵軍。雙方沒有任何保留,盡全力在窪地里惡戰。殘酷的白刃戰里,雙方傷亡都很大。王堅本人也被創多次,身負重傷後退下。號稱四川虓將的張珏立刻接過指揮權,繼續帶領宋軍作戰。雙方不斷投入增援,前仆後繼,寸步不讓。


(圖片來源央視釣魚城紀錄片)



惡鬥一直持續到天蒙蒙亮,勝負仍舊未分。悶熱的天氣在這時又迎來一次暴雨。傾盆大雨里,蒙軍的雲梯折斷,後繼不力。雨下得宋蒙雙方連對面的人影都看不清楚,只得各自後退脫離交戰。


蒙軍至此已經佔領了西北外城之內很大一片區域,和內城的宋軍對峙。蒙哥聞訊大喜,他知道部隊進入外城後大大壓縮了守軍的活動空間,眼前的屏障也只剩內城城牆,形勢變為對己方非常有利。但同時炎夏已至,若再不速勝,悶熱的天氣和流行的痢疾就得把大軍壓跨。


(圖片來源央視釣魚城紀錄片)



蒙古軍將領們在軍事會議上討論的意見都很類似,宋人已經山窮水盡了,再用一次決定性的攻擊就能全勝。汪德臣卻向蒙哥大汗表示,自己願意前去勸降。據他的經驗了解,王堅和釣魚城已經沒有力量再打下去,只要曉以利害,即便王堅不聽,城內其他將領或者守軍也許能迷途知返,看清潮流順逆。汪德臣的自信可能打動了蒙哥,他對鞏昌汪氏家族向來是信任有加,於是順理成章同意了他的建議。畢竟,能少浪費蒙軍戰士的性命也是好事。


次日,汪德臣果真一人來到內城下。他固然知道幾個月前晉國寶去勸降的下場。但時移世易,大軍猛攻之下,釣魚城已是風雨飄搖。何況自己自幼從征,踏過屍山血海,氣勢上也非常人能比。


內城牆上一片安靜,汪德臣走得近些,對城上大喊:「王堅!我來救你們一城性命!呂文德的援軍已經被我大軍打退,他現在是自身難保。釣魚城遲早守不住,趁早投降,保你們不死!」城上不應。少頃,汪德臣正在狐疑,城頭忽然飛下橫木礌石。汪德臣躲避不及被徑直砸到在地,蒙軍兵士見狀趕忙上前搶救。內城軍民出城追擊,恰逢天降大雨,蒙軍連忙後退。汪德臣雖然被搶回營中,但因傷勢過重,於農歷6月21日身亡。釣魚城未得就痛失先鋒大將,可以想像蒙哥大汗該是何種震怒。


(圖片來源央視釣魚城紀錄片)



既然宋人已經用行動做了選擇,剩下只是等待最終決戰何時來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吟風創作號 的精彩文章:

閑侃猛將龐德之死--歷史的另一種解讀
改變歷史的一戰,宋蒙釣魚城之戰系列始末4---防禦反擊

TAG:竹吟風創作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