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的啟東市,是全國有名的百強縣(市),在強手如林的江蘇省內,高居第十位。你知道嗎?在並不遙遠的清朝,啟東還泡在大海里。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秦漢時,不僅是啟東,就是管轄啟東的南通(市區),都在茫茫大海中。到了唐朝,南通市區出現了一個叫胡逗洲(湖逗洲)的沙洲,但啟東依然泡在海里。北宋時,啟東維持原狀,但距離大陸已非常近了,也就是現在的海門。啟東海域隸屬於建置於五代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的海門縣。

簡言之,明朝的時候還沒有啟東。而今海門市的陸地又被大海給吞了,縣治遷到了南通市區附近。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潮漲潮落,幾度夕陽復春風。到了清朝乾隆中期,啟東已形成很多面積並不大的沙洲。這些沙洲是變化的,慢慢的就合攏在一起,具體時間是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

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崇明縣附近漲出來的沙洲,都歸崇明縣,而不是海門縣。這些沙洲歸崇明縣管,稱為崇明外沙,以區別於崇明內沙(崇明島)。

沙洲出現後,很多地主跑到外沙爭奪地盤。外沙650平方公里的面積,有八成都被地主給瓜分了。崇明縣收不上來錢,只能優先考慮崇明縣的發展,30萬外沙百姓日子的很苦。這些百姓主要來自崇明縣,而崇明也是個海島,居民主要是從句容遷過來的。所以有個說法,叫句容遷崇明,崇明搬啟東。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外沙和崇明島被大海隔開,來往不便。1910年11月,有人提出應該在外沙設縣,但崇明的地主們堅決反對,外沙設縣,自己還怎麼發財?進入民國後,雙方還在為是否設縣激烈爭吵。崇明縣也不願意失去外沙,經過多次討論,最終在1920年11月,設置了崇明縣外沙行政公署。雖然不是縣級,但可以算是副縣級。

這個行政公署沒啥權力,辦事還要坐船回崇明縣,意義並不大。而外沙則認為崇明設行政公署,完全是為了掠奪外沙的財富,也相當不滿。到了1927年3月,隨著大形勢的劇烈變化,外沙百姓打跑了行政公署管理者,自行成立江海縣,但一個月後就撤銷了。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江蘇省決定在1928年3月正式設縣,脫離崇明,第一任縣長叫袁希洛。不過,縣名不叫外沙,而叫啟東,縣治放在匯龍鎮。為什麼叫啟東?因為這裡是陸地的東端,而且陸地面積不斷向東增長。定名啟東,取「啟吾東疆」之意。

脫離崇明之後,啟東和崇明怎麼劃界?很簡單,揚子江水道的江心以北,是啟東界。不過,現在的啟東市,在隸屬於上海的崇明島上還有一塊飛地,就是面積近37平方公里的啟隆鎮。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別看啟隆鎮不大,歷史可不短。早在二百多年前,就有人登陸永泰沙,就是現在的啟隆附近。這個人叫沈復,名氣可能不是很大,但他寫過一本書,你是應該知道的。《浮生六記》,不陌生吧。

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沈復因家裡遭到變故,被朋友邀請到永泰沙散心。沈複發現永泰沙上非常熱鬧,家畜水產養殖很發達。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現在的啟東市面積1208平方公里,但在新時代之初還沒這麼大。因為太小,設縣不一定合適,可人口又太多,還必須設縣。只有一個辦法,擴地。

有關方面把海門縣、南通縣的一些區域劃給了啟東。比如中國6大中心漁港之一的呂四港,很有名吧,原來就屬於海門縣,1954年劃給啟東。為啥叫呂四呢?因為呂洞賓曾四次來到這裡……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1989年11月,啟東縣改設啟東市(縣級)。

啟東是江沙堆積而成,耕地面積非常大。全縣1208平方公里,耕地就有近700平方公里,佔一半還多。啟東不但土地肥沃,而且靠近東海,海洋資源非常豐富。僅呂四漁港捕撈的海產,就佔了全江蘇海產的30%。

二百年前還在海底,江蘇啟東如今是全國百強縣

啟東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啟東位於江蘇省的最東部,往南就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往西是啟東所隸屬的南通市,江蘇省內第四。往東,北有韓國,南有日本,堪稱得天獨厚。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行客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為何終生不嫁?

TAG:獨行客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