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北北媽媽最近很苦惱。北北今年上一年級了,老師總是給北北媽打電話,主要就是北北在學校有很多小毛病,比如不會自己削鉛筆,不會整理書包,上課開小差等。

生活中,可能大家都不是特別留意孩子是否獨立了。上幼兒園時,有生活老師會專門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在家裡,孩子的吃喝拉撒,在不經意間家長就幫助寶寶完成了。

我們家長培養孩子,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獨立,希望有一天,當孩子離開我們時,孩子自己能夠獨當一面。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如果孩子的事情,都由大人代替去做,孩子就不能從錯誤和失敗的經驗中得到鍛煉。獨立性就無從談起了。

也許有人會問,生活中的小事兒,幫一下孩子,就會抹殺孩子的獨立性嗎?是的,雖然對我們來說這些事太小了,動動手指就能做到,但對於孩子來說,卻非常艱難。

跌倒無數次,摔很多個跟頭,孩子才能學會走路。如果剝奪了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削鉛筆,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孩子就沒有途徑得到鍛煉,獨立性就不會太好。

很多父母會說,我也想讓孩子獨立啊,但很多事情,孩子確實是離不開我們幫助啊。生活中很多細微的小事,幫還是不幫?這真的讓我們左右為難。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我們都有鍛煉孩子自己獨立的機會,鼓勵孩子自立有以下五個技巧。

一、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選擇會跟隨我們一生,比如,穿哪件衣服,報考哪所大學,去哪個公司就業,選擇什麼樣的伴侶等等,有正確選擇的能力非常重要。雖然都知道選擇能力很重要,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

從小,我們應該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慢慢練習,從經驗中吸取教訓,孩子才會慢慢習得,面臨選擇時,如何才能對自己更好。

我們經常會直接告訴孩子做什麼:


「寶寶,穿這個衣服」,「寶寶,過來喝果汁」,「寶寶,不能玩了,該回家了」等等,這個過程中,孩子一直在被動的接受家長告訴的結果,大腦沒有經過讓自己選擇的思考過程。

我們可以將上述的說法,換成這樣去表達:

「寶寶今天穿這個黃色的衣服,還是穿這個藍色的衣服」?「寶寶你喝果汁,還是喝白開水」?「寶寶,我們現在就回家,還是你玩五分鐘以後我們再回去」?

引導孩子自己做選擇,大腦會經過思考,得到鍛煉,主動參與性更強,選擇的過程就是學習和思考的過程。反覆練習,孩子能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以後再面臨難題時,會去尋找更好的標準。

二、鼓勵孩子自己找答案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孩子三歲以後,幾乎每天都會問「為什麼」。

面臨孩子的問題,我們通常會給出一個答案,或者說不知道,這樣就阻礙了孩子思考。其實,我們可以將這個問題反問給孩子或者陪著孩子一起找答案,這個過程,就是在鍛煉孩子獨立。


就在剛才,孩子一邊捶自己一邊問我,「媽媽,大猩猩為什麼會用拳頭這樣捶自己啊?」我想都不想就回答,「因為大猩猩在展示它很有力量啊」。我後來一想不對。接著又反問孩子,「那你覺得大猩猩為什麼捶打自己啊」?孩子說,「因為它很生氣唄!」

你看,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孩子在問我們「為什麼」時,他們的內心就正在思考答案是什麼。

三、尊重孩子的願望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孩子經常表達自己的願望,他們的願望是直接的和簡單的。他們經常會說,「我想要一件漂亮的裙子,我希望每天都可以吃巧克力,我希望以後當廚師,我希望長大後是飛行員……」

我們通常會說:不能天天吃巧克力,廚師有什麼好的,飛行員多無聊啊,我覺得你可以當科學家……

其實,孩子表達自己的願望不代表以後會做這個職業。我們聽到孩子表達自己的願望時,要尊重孩子。


卡里·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四、肯定孩子的努力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德韋克曾經做過關於誇將孩子的兩組實驗。


第一組是:表揚孩子做事的結果,偏重於智力誇獎,比如:你真棒,你真好,你真懂事。第二組是: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你得了那麼好的成績,一定很努力。」

呈現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


第一組:有厭學行為的表現,這些孩子也不喜歡參加挑戰,面對壓力時,通常選擇逃避去面對。第二組:喜歡學習,面對壓力和挫折,不否定自己的能力,也不會氣餒,他們心中有種信念,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解決問題。

在誇獎孩子「你真棒,你真乖,你真聰明」時,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智慧是與生俱來的,做事情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就可以解決,他們不會認為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但是如果換一種說法,「我看到你打掃地板了,真乾淨」,「我看到你自己用筷子吃飯了」,「謝謝你幫我擦桌子」,這樣去表揚孩子,是肯定了孩子的努力。他做事情的樣子,得到了尊重。以後,他會更加註重自己做事情過程,當面臨困難和挫折時,他們也不會泄氣,他們會堅持不懈的跟困難做鬥爭。

五、鼓勵孩子探索

親子溝通技巧:培養孩子獨立意識的五個方法

孩子探索各種事物時,能獲得更多的觸覺刺激,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孩子在探索不熟悉的新事物時,剛開始會產生一些恐懼。這時家長不要過於保護孩子,不要對孩子說:「好了,不做了,走吧」,「太危險了」,「真讓人擔心」,「太髒了,快停止」。孩子本來就有些恐懼,父母再嚇唬孩子,孩子就更加退縮不前了。

請父母多給孩子一些嘗試,多鼓勵孩子探索,這樣的孩子長大才能更勇敢更自信。多對孩子說:去試一下吧,你可以的,加油。

我們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創造豐富的探索體驗。探索體驗豐富的孩子,對未來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生活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最後,祝願每個孩子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

我是七蒙育兒,多平台原創撰稿人,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我會持續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