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荒唐往事:宮女犯錯罰鞭撻,李蓮英褪褲欲打,卻被一物當場驚呆

晚清荒唐往事:宮女犯錯罰鞭撻,李蓮英褪褲欲打,卻被一物當場驚呆

原標題:晚清荒唐往事:宮女犯錯罰鞭撻,李蓮英褪褲欲打,卻被一物當場驚呆


晚清荒唐往事:宮女犯錯罰鞭撻,李蓮英褪褲欲打,卻被一物當場驚呆


1898年9月21日,清王朝的最高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發動一場血腥政變,以鐵腕手段無情絞殺了光緒皇帝為首實施的維新變法運動。這次政變的結果是:「戊戌變法」只維持了百日便以失敗告終,「戊戌六君子」全都慘死刀下,康有為、梁啟超僥倖逃亡海外,而光緒皇帝則被囚於中南海瀛台。



(圖)梁啟超、光緒、康有為

光緒帝雖已失去自由,但慈禧太后卻還是意猶未盡,仍對他的「不忠不孝」極為憤恨。於是,「老佛爺」便欲行廢立之事,尋人取而代之,來「繼承」光緒帝的皇位。由此,這才牽扯出「大阿哥」溥儁這一歷史人物,並對晚清政治產生了巨大影響。


慈禧太后堅欲廢黜光緒皇帝,這樣的消息一經傳開,立即便引來不少反對之音。其中,兩江總督劉坤一的言辭尤為激烈。他在一篇給慈禧的上書中明確表示,堅決反對行廢立之事,並痛心疾首道:「君臣之義至重,中外之口難防。」而西方各國的駐京公使也通過各種渠道表示,堅決擁護光緒皇帝。也正是在這樣的內外壓力下,慈禧太后幾經考量,終於暫時打消了行廢立之事的念頭。



(圖)逃亡海外的康有為


轉眼已至1900年,清帝國內憂外困,卻接連又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便是史上大大有名的「乙亥建儲」。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海外曆數慈禧十大罪狀,並要求立即歸政於光緒。而這番言論傳回國內,慈禧太后跳腳暴怒,隨即又將廢立之事重新提起。她採納榮祿之建議,將愛新覺羅·溥儁立為皇儲「大阿哥」,使其成為光緒帝的「法定接班人」。


第二件事,便是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庚子事變」。義和團「扶清滅洋」,繼而引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乙亥建儲」和「庚子事變」,兩件大事之間看似毫無關聯,但實則不然。慈禧太后為了謀求西方列強對廢黜光緒之事的支持,曾特意宴請了各國駐京公使夫人。



(圖)「刀槍不入」的義和團


而「大阿哥」溥儁之父——端郡王載漪為了兒子能順利登上皇位,也同樣派人到各國駐京公使處殷勤斡旋。豈料,慈禧和載漪全都遭到冷遇,場面非常難堪。於是,這兩人暗中一商量,遂決定利用義和團的力量,來實現廢黜光緒帝位、另立溥儁為新君的卑鄙目的。


慈禧太后處心積慮要扶持「大阿哥」來取代光緒皇帝,那麼,這個溥儁到底又是什麼人呢?1885年1月2日,愛新覺羅·溥儁生於端王府。其父載漪是道光帝旻寧之孫、惇親王奕誴之子、光緒帝載湉堂兄,而其母葉赫那拉氏更是慈禧太后親弟弟桂祥的女兒。


(圖)端王載漪


因此,溥儁作為載漪之子,在皇族輩上要叫光緒為堂叔,而在外戚輩上則要叫光緒為姨父。但不管從哪邊論輩分,反正溥儁都是慈禧太后最重要的關係人。在商討光緒帝的繼承人時,載漪曾唆使妻子,頻繁覲見慈禧太后謀求皇位,又重金賄賂李蓮英說情,這才讓兒子溥儁當上了「大阿哥」。


但事實上,慈禧選中溥儁為皇儲,實是個極為精巧的安排。其時,溥儁年僅十五歲,又資質平庸,性格荒唐,便於掌控。只有讓這樣一個人來當皇儲,慈禧日後才能名正言順地監國攝政,繼續掌控清帝國的大權。於是,「大阿哥」溥儁被賞下頭品頂戴,搬出端王府,入居「阿哥所」。就這樣,年幼資沖的一個紈絝子弟,卻一頭闖進了清帝國的權利中樞紫禁城。



(圖)慈禧太后和李蓮英


「大阿哥」溥儁一步登天,載漪作為「老子」自是極度興奮。他認為,溥儁日後當上皇帝,自己便是帝國「太上皇」,而國家大權到時肯定飛不出掌心。然而,接下來所發生的事,卻在無情地「打臉」。因為,溥儁入宮後不久,便接連做下了幾件極為丟人現眼的尷尬之事。


溥儁雖出身皇族宗室,但其人不但胸無點墨、毫無城府,還十分好色貪玩、浪蕩輕浮。早年間,他便已是名滿京城的花花公子。而這樣一個聲色犬馬的紈絝子弟,身上自然不具備任何帝國皇帝所必需的品質。



(圖)溥儁

溥儁自小痴迷武術,身體倒也算強健。入宮之時,他還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身子板卻已長得和大人一般,但卻滿臉橫肉,嘴唇撅得老高,而且無論言語還是動作,無不比市井鄙人更加粗俗,以致身上竟尋不到半點"帝王氣象"。


此外,溥儁的性子還甚是頑劣呆笨。他不愛讀書學政,卻終日沉迷於玩耍廝混,常用泥巴捏出許多小人,取名為「李鴻章」等,再令太監用繩索緊緊縛住,大玩「砍頭殺人」的冷酷遊戲。



(圖)光緒帝出行


而且,「大阿哥」年紀雖輕,卻和其父載漪一般無二,不但盲目仇恨外國人,就連督辦洋務的中國人也都深惡痛絕。甚至就連光緒皇帝,因為支持維新變法,也被溥儁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其時,光緒帝雖名義上還是「九五之尊」,可因受慈禧打壓,實是活得人不人鬼不鬼。而「大阿哥」溥儁生性荒唐,早就自認是皇帝,再不把光緒帝放於眼內。於是,他剛入皇宮不久,便引義和團於光緒面前,高聲鼓噪,併當面怒罵光緒帝為「鬼子徒弟」,甚至還想擒而殺之。


對於溥儁的欺君之舉,光緒帝雖處境凄涼,但也忍無可忍,隨即怒聲呵斥道:「大阿哥怎可對朕口出狂言,到底懂不懂規矩?」溥儁聞言霎時暴怒,一記老拳揮去,便將堂叔(姨夫)光緒帝打翻在地。至此,他創造了一個尷尬紀錄,成了清帝國第一個敢當面毆打皇帝的人。而光緒帝無奈下,只能將此事告到慈禧那裡。然而,慈禧卻異常護短,溥儁僅被執行家法,象徵性地抽了20鞭子。



(圖)溥儁


溥儁入宮即闖大禍,慈禧對此也頗為頭疼,便安排其在弘德殿讀書,以期能夠修身養性。豈料,溥儁卻貪玩成性,根本就學不進半點學問。他生平最愛聽戲,常換上武裝溜出宮外,與戲子、流氓廝混於戲台之下。而更過分的是,溥儁聽得興起,還會口出穢言,醜態百出,繼而跳上戲台,親自吹拉彈唱,取而代之。這種種不堪怪狀,難免傳回宮裡,竟使慈禧都頗感抱愧無顏,卻只能重加鞭責,全無其它辦法。


溥儁不但舉止怪誕,生性還極為好色。他入宮後不久,便已和宮女們「打成一片」,簡直是無所不為。這一天,一名伺候慈禧的宮女犯錯被懲,由總管太監李蓮英親自鞭撻。行刑之前,有小太監褪去宮女外褲,李蓮英走上近前,揮鞭欲打,卻突然錯愕發現,宮女的外褲內竟穿了一條明黃黃的「龍內褲」。


(圖)慈禧太后


見此詭異情狀,李蓮英雖見慣大風大浪,但也當場就被驚呆了。片刻之後,他才靈光一閃,突然想到,這「龍內褲」的原主人自是一貫放蕩荒唐的「大阿哥」溥儁。於是,李蓮英便將此事上報給慈禧。而慈禧雖親立溥儁為皇儲,但知悉他行事如此荒唐不堪後,自不免一番懊悔湧上心頭。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倉皇西逃的慈禧太后,見自己的幻想已破,遂令李鴻章與各國議和。最終,「庚子事變」的罪魁禍首載漪被判革爵流放,監禁新疆。此後,「大阿哥」溥儁的去留問題也被人提了出來。在榮祿、張之洞等大臣的勸諫下,慈禧太后從帝國統治的根本利益出發,終於「忍痛割愛」,親手廢黜了自己扶植起來的「大阿哥」溥儁。



(圖)溥儁


1902年,在慈禧的默許下,溥儁跟隨父親載漪逃亡到了蒙古,住進了阿拉善旗親王的羅王府里。早年間,載漪的福晉不幸去世,慈禧便將羅王之妹指給他當繼室。因此,溥儁父子一到羅王府,立即便受到了隆重歡迎。羅王大擺宴席,為溥儁父子接風洗塵。酒意未酣,溥儁便在宴席上見到了羅王女兒。只見這位姑娘的穿著和北京王爺家的小姐一般無二,人也長得美艷動人。於是,溥儁心中一熱,剛結束顛沛流離生活的「大阿哥」,貪花好色的老毛病便又立即犯了。


很快,載漪便知曉了兒子心意。他怕溥儁色心難忍,再做出什麼荒唐之舉。於是,便托甘軍統領董福祥為媒,正式向羅王夫婦提親。溥儁生得相貌平常,再加其言語、舉止十分荒唐輕浮。因此,羅王福晉和女兒對召他為婿都不甚滿意。可是,羅王和載漪卻素來交好,一口便應下了這門親事,並很快就為「大阿哥」舉行了婚禮。



(圖)抽鴉片的清末貴族

溥儁完婚後,原本能在羅王府安享生活。然而,他卻因留戀京師繁華,不顧父親載漪的苦勸,帶著新婚妻子毅然返京。臨行前,岳父羅王又贈給他一大筆錢財,並派專人一路護送。返回京城後,溥儁先是住在三座橋的羅王府。幾個月後,他為了能分得祖產而認祖歸宗,舉家搬回惇親王府居住。


溥儁夫婦的感情並不算融洽,時常會發生激烈爭吵。也正因為這一原因,再加上以前的生活習慣,溥儁很快就結識了一些狐朋狗友,經常去戲院、酒館中幹些不三不四的齷齪事。甚至後來,他還染上了很重的鴉片毒癮,並特意雇了個綽號「小媳婦」的女人伺候抽煙。



(圖)1912年,溥儀在養心殿宣布退位


辛亥革命後,清朝末帝溥儀被迫退位。而溥儁卻因當過「大阿哥」之緣故,有幸在總統府謀了個參議閑職,每月能領到五百大洋的薪俸,倒也過了幾年「遺老遺少」式的優裕生活。然而,好景卻不長。1921年,政治上的變動牽扯到了溥儁,掛名參議因此被取消。1924年,馮玉祥在將溥儀趕出紫禁城的同時,還一併沒收了清室各王府的土地財產。至此,溥儁跟著也倒了大霉,開始坐吃山空,很快就到了破產邊緣。


與此同時,溥儁與羅王女兒的婚姻,也帶了始料未及的災難性後果。他育有兩個兒子,但由於近親結婚的緣故,大兒子生來就是個愚笨的弱智,而小兒子雖然僥倖聰慧,卻由於先天不足,不到六歲便突然暴病而亡。



(圖)清末民初的落魄王爺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深深刺激了溥儁。他不分晝夜地守候在亡兒屍畔,不吃不喝,竟整整痛哭了三天四晚。然而,有句老話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溥儁的喪子之痛尚未完全平復,便又收到父親端郡王載漪在寧夏去世的消息。這一下,溥儁最後的靠山也終於倒了。


端郡王載漪死後,溥儁的日子過得更加朝不保夕。因此,他只能懇請妻子出面,向阿拉善旗的娘家求借糊口錢。其時,溥儁岳父羅王早已去世,其子塔王繼阿拉善親王位,並出任民國政府蒙藏院總裁。塔王知悉溥儁夫婦潦倒不堪,倒也頗為同情,便每月派人按時送錢接濟。後來,又乾脆將溥儁夫婦接進塔王府居住,以方便資養「大阿哥」生活。


(圖)慈禧太后


然而,舒心的日子還沒過上兩年,溥儁的生活便又逢生變故。1927年,塔王突然因病辭世。此後,塔王府中主事的側福晉便暗囑下人,不再像對待親人般對待溥儁。甚至,她還將命人將「大阿哥」夫婦,全都趕去馬廄附近的一間低矮土房中居住,任其自生自滅,不肯再繼續供養。


遭受如此冷遇和羞辱,偏偏溥儁還沒能力搬出塔王府自謀生路,心中自然愈發沮喪和憂憤。不久後,「大阿哥」便因憂鬱成疾,生了一場大病,凄慘死於塔王府中。溥儁死後,棺材卻一直無人願意料理,便只能停放在寺院之中,直到解放後才被就地埋葬。就這樣,曾風光一時的「大阿哥」溥儁,徹底走完了悲喜交加的荒唐一生,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外。



(圖)宣統帝溥儀和皇后婉容

「後補皇帝」愛新覺羅·溥儁,因清朝統治者的政治需要而被強拉上台,成為顯赫一時的皇帝「法定接班人」,卻又因同種原因而被慈禧無情拋棄,成為一個晚景凄涼的「多餘之人」,這簡直就是中國史上被政治左右命運的典型例子。他原本有一手好牌,卻因貪玩好色、浪蕩輕浮而將其打得稀爛,其「命運不濟」著實令人唏噓。而若非如此,那個被辛亥革命趕下台的中國末代皇帝,恐怕將不再是宣統皇帝溥儀,而是這位「大阿哥」溥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年聽史 的精彩文章:

少女嫁暴君當皇后,私通小叔,因掐死女兒慘遭裸刑,卻惹人憐惜千餘年

TAG:流年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