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瞧不上的長城,怎麼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

康熙瞧不上的長城,怎麼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

作者:殷九洲

這幾年,張藝謀導演一直在考慮怎麼樣拍幾部電影,讓國外的觀眾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化。展示中國文化就得有一些特定的符號,比如大紅燈籠、書法、竹林、抹胸……只是這些符號還是有點小氣了,真正能突出民族形象的是什麼?

去年,張導給出了一個答案,《長城》。這部電影請來了好萊塢男星馬特·達蒙領銜,劉德華、張涵予、鹿晗、景甜、王俊凱等一票一線明星共同出演,好萊塢頂尖特效製作團隊傾力打造,10億元人民幣的鴻篇巨製……

豆瓣評分,4.9.

電影《長城》海報

電影中的長城內部機關重重,宛如「陸上航母」,由無影禁軍世代鎮守。如果長城僅僅作為防禦夷狄(電影中為饕餮)入侵的邊防工程,那又怎樣理解長城在今天被視為中國人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中華民族精神象徵的呢?

在2000多年前,「基建狂魔」秦始皇大修長城的時候,幾十萬農民工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一個農民工妻子還因為丈夫離奇失蹤,鬧出了一個上演千年、流傳甚廣的「孟姜女哭長城」謠言。

300多年前,坐穩江山的康熙皇帝對於前朝大修長城的舉動嗤之以鼻,「本朝不設邊防,以蒙古部落為之屏藩耳。」就這麼一句話,長城在康熙皇帝眼裡可是國力衰弱的表現,大清朝可不用靠長城解決防禦問題。於是,長城在清代就近乎於廢墟。

細思極恐,康熙瞧不上眼的長城,怎麼就成了我們現代人腦海里中華民族的象徵符號呢?歷史上作為防禦工事的長城,最終轉變為中華民族和中國精神象徵的過程,恐怕並非一部「國師」的電影就能道盡。


//一、魯迅:偉大而可詛咒的長城//

在18、19世紀的歐洲,人們喜歡將中國的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啟蒙時代的思想家伏爾泰十分欣賞中國文明,他在《風俗論》一書中雖然盛讚中國長城是超過埃及金字塔的偉大建築,但也認為作為防禦工事的長城已經喪失了本來的功能,只是古老中國悠久歷史的一大證明。

19世紀八達嶺長城攝影與版畫的比較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伏爾泰的上述看法也成為中國人自身看待長城的方式,長城與金字塔、羅馬石渠一樣,都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先人遺迹,可作為考古實物留存。在與埃及、羅馬、巴比倫等文明古國的對比坐標下,「古老」的長城及它所代表的中國,確立了自身文明古國的地位。

長城在民國初年被賦予了多重的身份含義,它因其古老而受到尊崇,但同樣因為「老」,在面對現代社會時亦常常遭遇批評甚至詛咒,褒揚和嘲諷的雙重聲音此起彼伏。

《真相畫報》上的長城照片

魯迅1925年的散文《長城》激烈地顯現出了這一矛盾衝突,詩中稱長城為「偉大而可詛咒的長城」,結合魯迅及當時新文化運動的語境,可以認為這裡的長城是在隱喻中國的文化傳統。1935年在同樣以《長城》為題的一篇詩作中,作者魯郎稱長城雖然標示著古老國家的文明,但現今的荒涼卻使人傷心淚下:

唉,長城,你如我

衰老的祖國,幾時重興?

長城的偉大猶如古代中國的輝煌,而如今的荒涼則是中國衰微的真實寫照,衰老且凄涼的長城在荒野與狂風中掙扎求存,猶如風雨飄搖的中國在列強環伺的時局中搖搖欲墜。此時長城所蘊含的象徵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理解全然不同。

《良友》畫報中的長城與紐約摩天大樓,1930年

簡言之,到了20世紀20、30年代,長城開始獲得多種價值內涵,就其本身而言,長城被視為偉大的古物、東方文明的標誌,但在現代象徵含義下,長城即使散發著昔日的光輝榮耀,卻終究被認為是「老而無用」了。


//二、抗戰:長城被推到了第一線//

長城在20世紀獲得全新的意義要拜日本所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東三省,並開始不斷侵擾關內。1933年初,戰事已蔓延至長城沿線,日軍對長城沿線關隘的進犯極具象徵意味,觸動著國人的神經。戰局的發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強烈危機意識使「老而無用」的長城重新進入了公眾的視野。

1933年初,山海關失陷,山海關在中國人的記憶里一直存在著特殊的情感和含義,作為長城起點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的失守不僅意味著日本入侵中國內地的開始,也意味著作為防禦工事的長城已無法阻擋侵略者的腳步,長城毀壞所帶來的廢墟景象象徵著「家國山河」的破碎

豐子愷《關山月》,1933年

1933年2月17日,日軍進犯熱河,3月4日佔領承德,兵峰直指長城沿線的古北口、喜峰口、羅文峪等關隘,著名的「長城抗戰」隨之展開。在戰事初期的喜峰口與羅文峪戰役中,宋哲元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與敵人激戰數日,一度擊退日軍攻勢,取得了長城抗戰初期階段的重大勝利。

這兩次長城保衛戰是「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極少數能與日軍相持並取得勝利的戰役,消息迅速傳遍全國,提升了士氣、振奮了人心。

《河山破碎》,《攝影畫報》,1933年

二十九軍的堅決抵抗和勝利讓全國民眾看到了希望和曙光,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血肉」與長城的關聯也正是此時通過新聞輿論建立和傳播的。在報紙和廣播的宣傳中,新聞里反覆強調著前線將士的「犧牲精神」,以及「敵有槍炮,我有血肉」的拼搏氣勢。

1933年3月的詩作《喜峰口》將在戰場上戰鬥的將士們比喻為「鐵血的長城」,呼籲社會青年「投筆從戎」,在另一首名為《守衛我們的長城——獻給守衛長城英勇的弟兄們》的作品中,詩人寫道:

眼看看中國將淪亡,

中國亡了為奴心多痛!

起!起!一齊起來救國上前去抵抗!

上前去抵抗!

血染長城也榮光!

1933年4月的《時事月報》上刊載了一幅梁中銘所繪的插畫,描繪了一個巨人般的戰士緊握步槍,正要邁開腳步,跨過低矮的城牆,沖向前方,腳下正是萬里長城,表達了長城本身可以被敵人摧毀,但用「血和肉」做成的長城,則堅不可摧

梁中銘《只有血和肉做成的萬里長城才能使敵人不能摧毀!》,1933年

1933年初的長城抗戰成為長城象徵意義蛻變的關鍵時刻。

在長城抗戰中,人們真切的感受到「磚石的長城」不足以保護民族和國家,唯有身軀做成的萬里長城才能不被敵人摧毀。長城抗戰的新聞報道將長城、血肉寬泛地聯繫在一起,促使「人的長城」、「血肉長城」等觀念開始浮現,自此,長城開始與民族、與國家有了更加緊密的關聯。


//三、「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1935年中國左翼文化工作者推動完成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詞,為新的長城觀念確定了一個經典化的表達文本,使「長城」與「中華民族」的關係得以確立並廣為傳唱、深入人心。

《電影半月畫報》,1935年第2期

今天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早是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出現的,《風雲兒女》是一部關於革命、愛情與抗戰的電影,長城的意象貫穿電影始終,既作為情節的一部分參與敘述,又象徵著不屈不撓、勇赴前線的萬千國人

1935年5月24日《申報》刊登的《風雲兒女》廣告

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不僅緊緊貼合電影的主題,更是將長城抗戰時期出現的「人的長城」、「血和肉做成的萬里長城」等概念納入其中。早在1934年,同樣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苦力歌》中,出現了新長城的意象:

讓我們結成一座鐵的長城!

把強盜們都趕盡!

讓我們結成一座鐵的長城!

向著自由的路,前進!前進!

這座「鐵的長城」,到1935年創作《義勇軍進行曲》時最終凝結為「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一經典傳唱的文本。長城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涅槃重生,從原本注重歷史性和物質性的長城,升華為一座更具精神層面意味的、新的長城。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注重輿論宣傳工作的國民政府,開足馬力發動國家宣傳機器,全力動員抗戰。長城以及作為國家和民族象徵的「長城」形象藉助官方媒體和宣傳渠道的複製和傳播,進一步深入人心

劉良模在上海西門公共體育場指揮數千群眾高唱《義勇軍進行曲》,1936年

《義勇軍進行曲》從一部電影的插曲轉化為國家意志的具體體現,迅速在國內流行。由於其激昂的曲調和振奮人心的歌詞,被認為可以媲美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馬賽曲》,該歌曲也從民間歌詠演出必備曲目上升為官方力推的抗戰歌曲。

力群《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1938年

新的長城觀念和話語正是在官方宣傳機器的推廣下普及全中國,長城中原有的多重象徵意義,尤其是歷史上的負麵價值被體制化的「血肉長城」一一剔除,留下了其中最積極、奮進的一部分。「長城」將「我們」與「中華民族」熔鑄成一個整體,「新長城」自此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著名的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認為,傳統事物只有在擺脫原先功能的基礎上,才能獲得當下珍貴而崇高的象徵意義

從古老而偉大的「磚石」長城到由戰士構成的「血肉」長城,在抗戰這一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長城」完成了從物質到精神的轉化,而這一轉化也一直延續至今,並不斷產生新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斬首一級即可獲一級爵位?「虎狼之秦」想陞官就這麼容易?
金朝統治崩潰後,契丹人難道沒有進行復國運動?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