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教育孩子不是一場戰爭.mp318:21來自甲和燈打開今日頭條,體驗完整音頻內容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內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頻文字整理版,

不方便收聽的可以點擊收藏,先看文字)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問:家長與孩子就「輔導作業」所引發的家庭大戰

■ 主持人:晨棟

最近,一條關於寫給未來親家的朋友圈火爆網路,這位媽媽說:「自己女兒有房有車有保險,以後結婚給嫁妝包酒席,可以不要彩禮,禮金全給孩子,提出了唯一的要求,能不能現在接走,把作業輔導一下!!!「

雖然有些玩笑,卻道出了現在普遍家長的苦衷。

多少父母困惑於給孩子輔導作業的問題,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就雞飛狗跳。如何去引導孩子正確的面對自己的功課和學業,一直困擾著父母們。家庭大戰由此爆發, 一位8歲孩子的媽媽說,先生和公婆有時候還當著孩子的面說她沒耐心,連孩子也說她沒耐心,但是殊不知,一位8歲的小孩子能分辨什麼是耐心嗎?還不是耳濡目染。長此以往,她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越來越差,管教自然是越來越難。

這位母親是真的有耐心的問題嗎?

如果是的話,應該怎麼樣面對並解決這樣的問題?

答:把教育當做陪孩子逛花園吧

■ 楊碩誠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要想知道自己有沒有耐心的問題,你就想,你是不是想要這個問題馬上解決?如果你希望問題馬上解決,那麼就證明了你的耐心是不足的。

所有問題發生後,在中醫上講,去病如抽絲。流感也不是突然發生的,為什麼流感在流行的時候,有人得,有人就不得,也是個體在平日累積的一個果,導致了流感在他身上容易產生。

所以,所有事情的產生都不是突然的。所有的事情要解決也要有一個過程。

要解決問題,現在的人大多數都很期待有一種快速的解決方法,一勞永逸解決的方法,好像恨不得天上掉下一本操作手冊,只要照上面ABC三個步驟走,所有的事情就都解決了,可事實上這是一種妄想,不太可能的。

第一,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每個家庭也不一樣。每個人的能力性格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所用的方法也必然不一樣。

其中的共性是什麼?

共性就是心態。較好的心態能夠比較愉快地解決問題,雖然不一定很快地解決問題,但至少是比較輕鬆地解決問題。舉一個例子,我教打坐的時候,有的人打坐,坐三分鐘如坐針氈,有的人坐30分鐘好像就幾分鐘一樣。

關鍵不在時間的長短,是在過程當中的你的心態,你是用什麼態度在面對這件事情?

同樣的,面對孩子的教育,對教育孩子,你是不是真的有樂趣?

我認為,很多的家長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場戰爭。哪怕打得很短,戰爭也是痛苦的。可是如果它是一場遊戲,是陪著孩子逛花園呢?

如果我們面對他的成長,這件事情對你來說是有趣的,是你喜歡的,那麼你自然不會覺得它困難,你也不會覺得它時間很長。關鍵就是你覺得壓力很大,還沒發生,你就覺得它是壓力很大的。

有時候,我們因為非得讓別人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於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不舒服。如果理解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方式,孩子有孩子的進度,你當然也有你的期待,也有你的進度,而不要非把孩子成長的速度完全按照你想要的來,這樣的話,這件事情就不會變成對抗的戰爭。

舉例來說,比如有一些電玩遊戲,小孩子一拿就上手,你要學半天。那麼如果站在他的角度就會覺得,爸爸怎麼這麼笨,怎麼學都學不會。

其實是因為你覺得很重要的東西,對他來說沒那麼重要,他覺得很重要的東西,對你來說可能很無聊,因為我們的立場不同,你不可能要求他現在就完全認同你的立場。

五六歲、七八歲的孩子,你怎麼可能讓他理解功課是多麼重要?不是那麼容易的。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誘導與陪伴更重要

對於孩子的教育,更重要的,其實是誘發他的動機,要誘發他的興趣,誘發他面對事情的能力。我們只能作為引導跟陪伴,因為父母很難在孩子的身上作強制的主導。強制的主導所產生的效果,其實是不長久的。如果能夠誘導他的動機的話,那麼就比較容易事半功倍。

這個過程也是考驗著家長的智慧。可是這些智慧其實是在相處當中出現的。

你如何誘發孩子的動機,它不是一個套路的問題,是你要真的停下來陪孩子,你才會知道他對什麼東西感興趣,會用什麼方法才能夠誘發他學習的動力。

當然有一些大的原則,可是不是照本宣科,對這個孩子有效的方式不能夠套到另一個孩子身上。

每一個孩子都是單獨的個體,你要從陪伴當中真正去觀察他,才能知道他的特質。不要太快定義孩子的好或壞,不要從他的表現一下子就批判這個好、那個壞,其實它就是一個特質而已。

有些孩子就是比較聰明,但看起來比較伶俐的孩子,常常有時候不專註。有些孩子很專註,可能他的觸類旁通的能力就沒那麼強。其實它是一個特質,有些特質比較符合你心目中的期待。

比如說,我們總希望孩子乖一點,可是乖一點的孩子有可能長大比較懦弱。那麼,你現在覺得他乖是為什麼?是因為你想要減少麻煩。你只是不想面對他比較調皮的這件事情。可是我們從很多的事例上,包括很多人成長的經驗中,知道小時候很調皮的孩子,未來他的活力是比較充沛的,他只是需要有人好好的陪伴跟引導而已。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發掘孩子的「本來面目」

在禪宗當中有一個名詞叫本來面目,我們常說參公案就是要發掘人的本來面目,參出人的本來面目。當然它不是用想的可以想出來的,「想」事實上就是離開本來面目了。每一個孩子、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在他的宇宙當中獨一無二的彰顯,不可能要求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長得一模一樣,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他的特質。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要尊重他獨一無二的特質,在他原本的狀態當中讓他自由生長,再去發展優點,或者是再幫他調整他的不足,就好像樹一樣,先讓它自由生長,讓它有生命力,有生命力才是最重要的,再去做微調。

我個人比較鼓勵先盡量保留孩子的特質,而不是一下子就硬要改變他的特質來符合社會的期待,也不要硬要改變他的特質來符合你的要求,而是讓他的特質充分的發揮之後,再去誘導、再慢慢地去做調整,這才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也就是讓他在他原本的狀態當中,不要再添加太多的修飾,過多的修飾有時候是對孩子的個性的扭曲,會形成比較壓抑的個性,對他人生的整體發展、成長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寧為狂狷,不為鄉怨」。鄉怨就是人云亦云,就是不要人云亦云。狂,就是有非常多的自己的特立獨行的想法,不願意與人同。狷就是比較謹慎,比較謹小慎微,比較按部就班,這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我的老師鼓勵我們,對於小孩子要培養他的狂,讓他的個性比較開朗一點,開放一點。等到他長大了,再慢慢地讓社會去教育他的規矩,這樣孩子的生命力比較活潑強大。如果你從小就用太多的條條框框去限制他,等到他長大了,再想要把他的活力養出來,其實是比較難的。就像花要先讓它先有生命力,茂盛起來,再去修剪。而不是剛開始就拚命的修,這樣會忘了它的本質是什麼。

孩子也是一樣,有時候常常看到個對一個皮孩子,家長就沒有耐心了,就會焦躁。其實換個角度,孩子頑皮是正常的,他就不可能像大人一樣,你要接受他的頑皮,頑皮代表他有活力,只要他的頑皮沒有過度影響到他人就可以了。

世間 · 悉檀|輔導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禪師如何看?

生活中大多數的問題

都可以通過「禪定」獲得解決

歡迎來到楊老師的線下課程

與楊碩誠老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

▼▼▼

2019年3月,跟隨楊碩誠老師

探秘日本屋久島千年森林

在徒步中修習「定」的力量

報名與諮詢

▼▼▼

添加燈心兒微信:jiahedeng1或致電:18514041780即可報名與諮詢

楊碩誠 老師

● 禪修、太極行者。

● 生於台灣,幼年因體質虛弱,恐懼死亡,很早便開始探索生命本質。後依止祖光禪師學習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兩門禪法,終於找到解開煩惱不安之道。

● 先後跟隨針灸名師胡丙權及武當鍾雲龍道長學習太極拳十餘年。

● 致力於分享禪俠一味的生命態度,期望藉此協助學習者達到身心安康自在的狀態。

世間 · 悉檀

推薦閱讀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到底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前無古人的一代人如何面對銀髮時代的到來

大城市居不易,有智慧才能安居

春夏秋冬,各安其位

每個人都有過不去的青春期

學習是「聞思修證」的過程,不要讓補習班毀掉你的孩子

說是各司其職,但是你真的會做「乘客」嗎?

身處「輪迴」中,與子女相處,保持開放的心態最重要

其實,我們可以平等地面對「生老病死」

持平等心,相信手握方向盤的人

以禪者之心,話世間百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和燈 的精彩文章:

雪月花輯|川端康成:禪之美,才是藝術追尋的最高境界
五行針灸,小白也可以

TAG:甲和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