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2018-11-12老人報6版

指導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廉麗華

記者 殷鑫 通訊員 鎖卓琪

李姨今年74歲,大約在二十年前,右眼開始出現分泌物增多現象,但由於不影響視力,沒有眼脹、眼痛等不適,所以一直沒有重視。最近三年,李姨的右眼分泌物增多癥狀明顯加重,左眼在一年多前也開始出現分泌物增多、流淚等癥狀,李姨終於決定就醫。輾轉幾家醫院,醫生給出的診斷有結膜炎、沙眼、淚囊炎,期間用了不少眼藥水,但就是不見好轉,直至日前才被確診淚小管炎,進行治療後,李姨的眼睛癥狀明顯減輕。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案例導入】

淚小管炎常被誤診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廉麗華指出,由於臨床中淚小管炎較少見,所以知曉率不高,不僅患者難以自辨,很多醫生也會忽視。

那麼,什麼是淚小管炎呢?廉麗華介紹,淚小管炎是淚小管處的慢性炎症,由各種細菌、病毒、衣原體或真菌感染所致,病程長者可繼發淚小管結石。淚小管炎老年人患者居多,主要表現為經常流淚、伴有膿性分泌物、眼紅、眼痛、反覆結膜炎等,由於癥狀沒有特異性,所以常常被誤診為慢性淚囊炎、結膜炎等。

廉麗華指出,當有以上眼部不適,按慢性淚囊炎或結膜炎的治療措施進行治療,效果欠佳,且久治不愈時,不妨做下淚道沖洗或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幫助鑒別診斷。

患者需專業洗眼

不少患者在有眼部不適時,會自行滴抗生素眼藥水,這對結膜炎確實有幫助。但是因為淚小管自身解剖特點,即淚小管管腔狹窄、彎曲,炎症引起淚小管黏膜腫脹或分泌物、硫磺顆粒的產生等導致管腔阻塞,眼藥水藥物很難到達病變區,所以單純滴眼藥水,對淚小管炎治療效果不佳。

廉麗華指出,根據淚小管炎的病程和嚴重程度不同,其治療方法也不同。對於早期、輕度患者,即未形成淚小管囊腫的患者,可採用保守治療,即應用淚小管擠壓、沖洗聯合抗真菌藥物與敏感抗生素的方法進行治療。具體做法是用玻璃小棒對病變淚小管在表面麻醉下進行擠壓, 使管內分泌物排除乾淨後, 根據分泌物的性狀或真菌與細菌培養的結果,用針對性藥物稀釋液充分沖洗,最大限度的將淚小管內的分泌物沖洗乾淨,從而保證病變淚小管的通暢。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淚小管的結構特殊,患者家中用藥很難將藥物送達患處,所以淚小管的藥物治療必須在醫院進行,一般情況下,患者需每天去醫院治療一次,通常一至二周即可痊癒。

對於保守治療2周以上未見明顯改善,且已經形成結石的患者,則需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即淚小管切開聯合淚道逆行置管術,完全清除管內物後並結合局部藥物治療。

避免危險因素,預防淚小管炎

廉麗華指出,淚小管炎的致病菌最常見的是放線菌,屬條件致病菌,常存在於人體口腔、腸道、女性生殖道等部位,當遇外傷、年老體弱、抵抗力下降、配戴角膜接觸鏡、抗生素及糖皮質激素濫用時易致病。

此外,淚小管炎在中醫上歸為「漏睛」範疇,傳統醫學認為漏睛的發生多與心火上炎、脾胃濕熱及風熱外感有關,所以老人平時應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炙烤等食物,保持心情舒暢。


廉麗華提醒,由於淚小管炎屬細菌感染,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間接受眼部手術,如激光手術、白內障手術等,極易繼發感染,嚴重可導致視力喪失、眼球萎縮、眼球潰爛穿孔,甚至威脅生命。 溫馨提醒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覺得不錯,請點贊↓↓↓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微知識」右眼分泌物增多二十年,原是淚小管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食療葯膳」小兒脾寒夜啼,試試砂仁陳皮粥!
「育兒幫」新生兒哭鬧如何應對?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