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透過歷史,你將是我的鏡子

透過歷史,你將是我的鏡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

一隻香囊  穿越千年的時光

文物里有故事。

陝西歷史博物館何家村遺寶1000多件精美絕倫的文物,每個來觀看它的人,都想像著當時可能發生的故事。

一隻香囊放置在展櫃里,靜靜地和觀看它的人對視著,上千年的時光在那一刻彷彿只有一層玻璃的厚度。

香囊是唐代貴婦們的必備之物,日常隨身攜帶,所到之處,香氣襲人,楊貴妃在馬嵬坡香消玉殞之後,唐玄宗非常想念,從四川回來,專門命高力士一定把楊貴妃的遺體找到。高力士一番搜尋之後發現了楊貴妃,他對唐玄宗說,「肌膚已壞,唯香囊猶在」。

考古就像偵探,樂趣在於解謎。歷史學家過去不理解,香囊就是個絲織的香包,怎麼還沒有壞呢?——何家村遺寶裡面金銀製成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回答了這個問題。

並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意味著嚴謹,有的就很調皮,發現的過程很戲劇,華麗的表現很驚喜,最後的結果卻依然給你一個謎。

不是墓葬,也不是宮殿遺址,就這麼在西安郊區一塊普普通通的工地上,發現了兩個灰不溜秋不起眼的陶瓮和一個銀盒,唐代何家村遺寶可以說就是這樣一個奇蹟,1000餘件珍寶,金器總重量達298兩,銀器總重量3900多兩,單這麼多金銀在當時就可以購買大約4.5億斤大米。每一件器物都精巧奪目,以近乎炫耀的方式突然重現人間,把大唐王朝的繁華精緻亮閃閃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也解密了眾多歷史謎團。

看到文物,大多數人想知道的是誰製作了它,誰使用了它。何家村遺寶統統沒有答案,留給了我們一個充滿的想像空間,我們還是可以借文物之緣解密古代的生活密碼。

//

精緻有序的古代生活

唐朝的馬會跳舞,還會敬酒?

奧運會馬術比賽最吸引人的就是盛裝舞步,曼妙的舞姿既有藝術性又具觀賞性。其實遠在唐朝,中國的皇宮裡就有了上百匹舞馬,每到唐玄宗生日,舞會開始,舞馬披著錦繡絲緞,掛著瓔珞,騎士著金掛玉,樂師奏響《傾杯樂曲》,舞馬昂首甩尾,按著音樂的節拍舞動。高潮時刻,舞馬躍起銜著酒杯給玄宗敬酒祝壽,舞馬隨之也會喝完,醉了。

「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描寫的就是這種場景。以前只認為是詩人的想像,沒想到這次在唐朝何家村遺寶中,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上的舞馬造型把這個歷史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

除了器物,大唐的精緻生活還以一種寫實出現在人們面前。陝西歷史博物館裡有一個珍品壁畫館,售價300元的門票被所有進去過的人都稱為物有超值。

相對於其他展廳的人頭攢動,壁畫館空闊肅穆,單是在門口換鞋套,就開始有了不一樣的儀式感。

懿德太子墓的儀仗出行圖,章懷太子墓的客使圖、馬球圖,永泰公主墓的宮女圖,無一不是唐代壁畫的精品,人物和事件描畫得栩栩如生。相對原址墓道的狹窄,壁畫前的空間足夠靜靜地坐在它面前欣賞全貌,明暗恰到好處的燈光布局,讓來者眼中只有壁畫,無論色彩或是線條,隱約在光線里和時間長河中,靈動地給你講訴大唐的華麗和主人的唏噓,身在畫面的真實感讓任何的文字都已無力。

對考古學家來說,這些壁畫的提取本身也貫穿著神聖的儀式,蜷縮在狹小黑暗的墓道,面對脆弱的牆面和牆面上的精美藝術,每個人都想盡辦法確保不留下一點的遺憾,不放過一點大唐的華美,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幅壁畫,也是古人的社會狀態、規則風俗和思想觀念,今人通過壁畫還能目睹千年前真實的生活場景,是何等的幸運。

//

古代生活的多彩基因

「如果說大唐的奢華有一種虛幻感覺,那麼戰國秦漢的奢華就充滿了實用的生活味道。」

古人心目中,事死如事生,人去世了只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飯還是要吃,酒還是要喝,歌還是要唱,所有生前最寶貴最喜歡的都得帶走,生前的地位死後也要保持,生活中用的東西也不能少,要是放不下,就製作成各種陶俑。可以說,葬制決定了出土的陪葬器物都是當時最生活的尊貴器物,我們是從古人的身後來知曉他們生前的生活。

從博物館裡看到的是一個完整的生活狀態大搬家,除了人俑,還有各種動物、神獸,以及樂高玩具一般的各種器物俑,從樓閣穀倉,到牛棚雞窩,從廚房灶台,到傢具擺設,應有盡有(上圖)。在今人看來這些充滿煙火地氣的物件,恰恰體現了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我們的先人在物資匱乏的時代,依舊創造了富裕充實的時代生活。

也不要以為那時的先人只是土財主,秦始皇陵銅水禽坑裡發現有一比一大小青銅水禽46隻,所有水禽表現的都是動作中的一個瞬間,天鵝或立或卧,或覓食,或休息,鶴正在水邊捉食,嘴中還含有銅質小蟲子,製作者的造型藝術和想像能力,一點不亞於西方雕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申茂盛強調:「這種休閑世俗化的器物,早已脫離了儀式化的枯燥。」

再看看幾乎每個博物館都有的古代樂器,石頭的、骨頭的、玉的、青銅的,甚至還有數量龐大、製作精細的樂舞俑,原來古人早就留給了我們藝術修養和娛樂精神的基因。

古代中國上層階級的生活是如此的精緻,對普通百姓來說,生活也不再只是填飽肚子,也需要各種的精彩。一幅千古名畫就將這樣的歷史記錄在了畫紙上。

《清明上河圖》嚴格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幅畫作,而是古代社會生活的全景寫實,從張擇端版本的北宋東京城,仇英版本的明蘇州城,到乾隆宮廷畫師的明清生活版,正本摹本現存有30多本。

《清明上河圖》畫中人物數量說法不一,主要表現的是勞動者和小市民,從500多人到1600多人都有人說,另有房屋樓宇30多棟,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車20輛,轎子8頂,樹木170多棵,細細端詳,人物沒有同樣,衣著配合身份,神情也各異,看《清明上河圖》,就像是乘坐著一架隱身的時光機器在古代最大的城市裡遊覽。

文物不僅僅是器物,也有遺存,特別是古代城市的遺迹,往往更是古代歷史和生活在一個城市的層疊積累。

每一個文物都真實的告訴人們,

我們曾經如此的生活。

//

我們的精神世界

古人的心中,祭祀上蒼、祭祀祖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很早的時候,中國人就建立了非常複雜嚴格的儀式,製作了極其講究的禮器來完成祭祀,很多精美文物,都和祭祀祖先有關,特別是玉器和青銅器。

行至三門峽虢(guó)國博物館,虢國墓地出土的玉器,數量之多,種類之全,技術工藝之精,都是罕見的。虢國國君和國君夫人墓出土了完整的葬玉和各種隨身玉飾,其中綴玉面罩結構最為完整,形制規範,工藝考究,是金縷玉衣的初代版本。另外有800餘件動物的玉雕,姿態多樣,生動傳神,北方常見的動物物種幾乎全部囊括。當你在三門峽天鵝湖看天鵝時,古人在用玉雕天鵝。

玉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諸子百家以玉比德,賦予玉更為豐富的精神內涵。

對於自由的追求,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士人精神最具代表。

士這個詞起初專指分封制下的一個階層,到後來成為讀書人的統稱,深刻的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境界。

古代士人講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竹林七賢這幫衝破禮制、崇尚自由的文人墨客就是當時的一股清流。南京博物院館藏的南朝《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將這種理想人格得到了充分地表現。這也許也是最早的穿越題材美術作品了(榮啟期是春秋時期的「高士」),從古人開始就期待和更古人的精神對話,尋求歷史的記憶。

古人的文化三觀構築了古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他們是這樣的有品位,有禮制,有思想,經過漫長的歲月依舊傳遞到人們的眼前。

//

歷史 歷史,

你將是我的鏡子。

蘇軾在遊覽赤壁古戰場遺址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歷史不會因為任何人停下腳步,也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改變,它只會將經過一代一代形成的文化智慧和生活方式傳遞下來。歷史是一面鏡子,站在它面前,看著裡面的魅力和美麗,那是祖先的本源想讓你看到的自己,讓你對著歷史的鏡子整理自己的自信。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段清波說過一句話:了解文物就是了解歷史,了解歷史就是了解自己,敬畏歷史,敬畏祖先,敬畏自然,那是我們文化的本源。

後 記

了解國寶,一定要在它所在的地方去看,去看賦予這個國寶氣質的環境、文化、人。從西到東,我們隨著別克寰行中國車隊,沿著古黃河的前進方向,從西安,途徑三門峽、洛陽、鄭州、開封,到徐州,轉向南下,到達南京。旅程覆蓋了古代中國最核心的中原文化圈,也是文物遺存最豐富的區域,一路上無數出現在歷史書上的地名會讓人始終處在興奮的狀態,如果每個地方都看的話,一年都走不完。

「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是由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打造的文化體驗平台,創辦於2014年。今年「寰行中國」的主題是「文化寶藏」,在為期近兩月、超過3800公里的行程中尋訪散落在中華大地的文化瑰寶,挖掘國寶的傳奇故事,剖析其承載的文化記憶與精神內涵。

【西安-南京】

博物館打卡去哪兒?

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陝西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80年,來了就想挖坑的地方。館藏文物豐富,以商周青銅器和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更是舉世無雙。重點推薦:壁畫館、大唐遺寶館;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西安臨潼,世界第八大奇蹟,世界遺產名錄,古代帥哥雲集,手機容易被擠掉進去成文物的地方。重點推薦:兵馬俑一號坑、銅車馬;

虢國博物館,三門峽,容易念錯名字的博物館,面積雖小卻是獨一無二,完好保存著西周、春秋時期大型邦國公墓,寶貝多。重點推薦:一號車馬坑、玉器館;

開封博物館,開封,疊壓在六座歷史古城上的博物館,屬於社會歷史與藝術性博物館,重點推薦:清明上河圖館、大晟編鐘;

獅子山楚王陵,徐州,廚師長守門的沒完工王陵,鑿石為室,穿山為藏,規模宏大,結構獨特,重點推薦:漢兵馬俑、金縷玉衣、漢畫像石;

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國最早的博物館,有展品年代最新的民國文物館,十一朝都會遺迹眾多。重點推薦:藝術館書畫、大報恩寺琉璃塔備件、民國館。

- 各館鎮館之寶欣賞 -

還在等什麼,

儘快制訂一條線路,

開始自己的博物館之旅吧~

文章參考:《明皇雜錄》補遺,鄭處誨撰;央視《探索發現》何家村遺寶之謎;虢國博物館遊覽解說詞;開封博物館文物說明詞;三聯《尋找夏朝》專輯之《物中窺「夏」》,陳賽撰。因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館禁止拍攝,本文壁畫圖片均源自《中國古代壁畫 唐代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廣西美術出版社。

來源:子白  三聯生活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周末要聞回顧:中美達成共識雙方停止加征新的關稅
台灣花蓮深夜發生4.8級地震,震源深度21千米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