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這兩位日本人獲得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為什麼這兩位日本人獲得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上,還宣讀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名單(10名),其名單如下:

助力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對外合作的開拓者 阿蘭?梅里埃

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位「洋廠長」 威爾納?格里希

促進我國對外經濟交流合作的國際活動家 克勞斯?施瓦布

國際知名企業參與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 松下幸之助

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支持我國改革開放的政治家 大平正芳

推動新加坡深度參與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政治家 李光耀

我國奧林匹克事業走向世界的推動者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

中英友好的傳承者、中英經貿人文交流的促進者 斯蒂芬?佩里

倡導並推動中外經貿合作和中美友好的企業家 莫里斯?格林伯格

致力於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的國際友人 羅伯特?庫恩

今年不但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在這份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兩位日本友人,他們分別是松下幸之助和大平正芳。大家不禁好奇,為什麼他們獲得了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的殊榮呢?松下幸之助和大平正芳在中國改革的歷程中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松下幸之助:下定決心支持中國電子工業的現代化

松下幸之助很多人並不陌生,他就是日本著名器跨國公司—「松下電器」的創始人開山鼻祖,被人稱為「日本經營之神」。他生於1894年11月27日,卒於1989年4月27日,橫跨了明治、大正、昭和和平成四個世代。

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是最早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國際友人之一,並曾在高齡時親自兩次來華。松下電器也是在首個在中國投資的外企公司。

1978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訪問日本。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參觀日本企業現代化的生產面貌。在參觀松下電器公司茨木工廠時,早已退居二線的83歲高齡的松下幸之助親自到工廠門口迎接。

鄧小平參觀松下電器公司

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別說汽車生產電子化,家電生產還處於手工操作階段。電視機、冰箱、洗衣機被稱為三大件,老百姓購買需要排隊等候。

鄧小平在展廳參觀了雙畫面電視機、高速傳真機、漢字編排裝置、錄像機等產品。並在與松下公司的會談中,坦誠地指出當時中國的落後現實,對松下幸之助說:「我們確實是抱著一種請教的態度同你們見面的,松下老先生能否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幫點忙?」

松下當即不假思索地答道:無論什麼,願為中國實現現代化提供協助。聽到此話,鄧小平十分高興,於是揮毫題詞:中日友好前程似錦,並邀請松下幸之助去中國考察,松下老先生欣然接受。

1979年6月,松下幸之助訪華,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的國際級企業家,受到了國賓級別的接待。在這次訪華期間,松下公司與中國政府簽訂了《技術協作第一號》協議,向上海燈泡廠提供黑白顯像管成套設備,並邀請上海燈泡廠派員工分批到日本松下公司研修考察。

松下來華受到了國賓級別的接待,鄧小平與之親切交流。

鄧小平接見松下幸之助,請他對中國改革開放以及與外國進行技術合作等問題提建議。松下幸之助建議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應忽略與國外中小企業的交流。

鄧小平為松下幸之助的誠懇態度所感動,說:「作為大公司,像你這樣提意見的,我還沒有遇到過。」

松下說:「我下決心一定要支持中國電子工業的現代化」。為此,他還提出松下公司將聯合日本電機、電子企業,共同幫助中國電子工業迅速邁上一個台階的設想。

回國後,年逾八旬的松下幸之助親自約見日本一些電子工業巨頭,並接受日本記者採訪,宣傳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

他曾專門撰文說:「中國領導人對實現現代化的熱情,謙虛而求實的態度,處理問題的靈活性令人感動。日本和中國同是亞洲國家,又是鄰國。在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日本受到中國文化影響,許多先進技術都是中國傳授的,沒有中國的幫助,就沒有今天日本的發展。」

但是,由於日本電子業界對當時中國情況不夠了解,企業間也存在競爭,松下幸之助的設想未能得到其他日本公司的足夠支持,他的構想未能啟動。但是松下向鄧小平表示,松下公司將單獨同中國合作,為其他日本企業樹立一個中日合資的典範。

當時日本加入了美國等西方國家成立的「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該委員會限制對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略物資和新技術,即便是在這樣嚴苛的背景下,松下公司仍然突破重重困難,在1987年與北京的4家企業合資成立了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

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

其後又先後在中國的北京、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等地投資設廠,建立合資企業。

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創造了兩項紀錄:一是雙方投資達到248億日元,是當時投資規模最大的中日合資企業;二是該公司當年投產,當年盈利,引起了日本業界轟動。其他的日本公司紛紛到該公司參觀訪問,追隨松下公司的步伐,開始進入中國市場。

大平正芳:痛感責任,深刻反省

大平正芳(1910年3月12日-1980年6月12日)是一名日本政治家,出生於日本香川縣,曾任第68屆和第69屆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首相)。1979年12月5日大平正芳首相訪華時,他正式向鄧小平提出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經濟援助。在1979年以來的27年里在中國的建設中發生了巨大作用。

大平正芳

1972年,大平正芳跟隨當時的日本首相中角榮訪華,積極促進了中日邦交的恢復。

大平正芳對中國的情感來源於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受父親影響,大平從小擅長書法、熟悉漢文。青年時代的大平正芳更閱讀了大量漢學著作。對中國古典哲學著作—《老子》《莊子》《論語》等,尤其喜愛。在他留下的書法字帖中,有不少都是深得其中精髓的詞句,比如「天道無親、大巧若拙」,「真味是淡、至人是常」等等。

田中角榮就曾評價道:「與其說大平是政治家,不如說更像哲學家或宗教家」。

大平正芳一生中曾4次踏足中國。第一次是在他29歲的那一年。那時的他剛從東京商科大學畢業,進入日本政府的大藏省——主管財政、金融、稅收的中央政府機關。3年後,被派往興亞院蒙疆聯絡部。興亞院是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之後設立的,主要負責制定和執行佔領區的對華政策,蒙疆聯絡部便位於溝通北京和內蒙古的要衝地帶—張家口。

這次「到訪」中,戰爭的殘酷和中國的滿目瘡痍讓大平正芳深感震驚。日本軍隊的野蠻行徑,也令他深感厭惡。在那時,他已經預見了日本將要戰敗的結局。

1972年9月,大平正芳作為外務大臣,隨田中角榮訪華,拉開了中日關係正常化的序幕。在恢復邦交的談判過程中,大平正芳的真誠努力,起到了極為關鍵的推動作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在歷史問題的認識上,大平正芳提出的「日本國政府對過去日本通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災難,痛感責任,深刻反省」這句話,被寫進了兩國政府的聯合聲明。

大平正芳訪問西安

大平正芳最後一次訪華是1979年12月,當時他已成為了日本首相。這一次,他在北京見到了鄧小平同,並詢問起中國的現代化藍圖將如何開展,並商量如何加強兩國多方面的合作。

大平正芳與鄧小平

很多年後,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領導人時,還不止一次地提起這次談話。「自從1978年我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重點搞經濟建設,一心一意搞四化,但是實際上達到什麼程度,步子怎麼走,心中還沒有數。大平先生提出的關於藍圖的問題,把我問住了。提到這件事,我懷念大平先生。我們提出在本世紀內翻兩番,是在他的啟發下確定的。」

然而當時中國剛剛打開國門,由於外匯儲備有限,但又急需外匯資金配套引進技術和大型設備採購,利息低、周期長的日元貸款恰好解了燃眉之急。為了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1979年12月,大平正芳宣布日本將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和技術合作。

1980年,日本正式向中國提供日元貸款,1年後,日本又開始提供無償援助。這些資金中,90%的援助是日元貸款,約10%是無償援助。對於當時百廢待興、資金短缺的中國來說,是一筆至關重要的外匯來源。貸款活動直到2008年才結束,持續長達近30年,一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程。

日本援助的資金有很大一部分花在了改善民生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如中日友好醫院,還有在北京外語學院(現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創辦的「日語研修中心」等等,大平正芳還親自訪問過,學生們親切稱之為「大平班」。

中日友好醫院

大平正芳去逝後,鄧小平會見日本外相伊東正義時曾說:「大平正芳先生的去世,使中國失去了一位很好的朋友,對我個人來說,也是失掉了一位很好的朋友。感到非常惋惜。儘管他去世了,中國人民還會記住他的名字。」

長按以上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

每日精彩早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感日本 的精彩文章:

網友曬出昔日偶遇照,蔣勁夫家暴案成羅生門!
明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護照旅行證業務網上預約

TAG:動感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