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梅花恣逞春情性——朱淑真詠梅詩詞賞析!

梅花恣逞春情性——朱淑真詠梅詩詞賞析!

梅花恣逞春情性

——朱淑真詠梅詩詞賞析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是宋代著名的女詩人和詞人。現存詩三百多首,南宋魏仲恭輯其詩命名為《斷腸集》;朱淑真另有《斷腸詞》一卷,約三十幾首。其作品題材頗為廣泛,詠物、寫景、閨閣、詠史等都有涉獵。其以花木立題的詠物詩詞最多,超過五十首。其中又以詠花詩為最,詠花詩中尤以詠梅為冠,有三十多首。梅花那高潔、頑強的精神與其自身的性格不謀而合,最好地體現了她的內心世界。

宋時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的林逋,對朱淑真的影響十分深刻。林逋一生不仕不娶,以種梅養鶴為樂。時人說他「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梅妻鶴子」的佳話因而留傳千載。他平時的生活除了養鶴,就是種梅、賞梅、詠梅,沉浸在自己創造的幽然世界裡,世人所謂「梅妻鶴子」真是實至如歸。林逋愛梅成癖和遺世獨立的品性成為梅苑中的佳話,同時也受到愛梅者的一再歌詠。朱淑真曾作詩《吊林和靖二首其一》感慨道:

不見孤山處士星,西湖風月為誰清。

當時寂寞冰霜下,兩句詩成萬古名。

這首詩從詠梅到詠愛梅之人,在詠人中婆娑著梅的英姿,梅與人已經交相輝映,融為一體。有著孤傲性格的林逋卻受「寂寞冰霜」之苦,與傲霜鬥雪清神遠韻之寒梅交相輝映,畫中梅、梅中人、人中花交織為一體。詩人對林逋不為世俗牽絆,高潔孤傲的精神十分讚賞,表現出自身要以梅花傲雪獨立的品格鞭策自己,做一個像林逋那樣的品德高尚的人。

梅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形神兼備,色香俱佳,獨領天下春的風姿;玉骨冰心,聖潔高雅,俏也不爭春的品格;不畏嚴寒,堅韌頑強,爭報人間春的精神。當天寒地凍、萬物凋零的冬季來臨之時,唯有梅花仍然傲雪怒放。梅花孤高清潔,堅韌頑強的精神與朱淑真自身的性格不謀而合,梅花成了她常常歌詠的對象。梅花這個意象在朱淑真的詩詞中,一方面以真實的梅花存在,作裝飾、觀賞之用;另一方面以抽象的精神存在,作寄情、抒懷之用。詩人藉助這客觀之像,融進自身的主觀之意,賦予梅花各種美好的品格,體現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享有「花之魁」美譽的梅花,尤以風韻美著稱。每當冬末春初,疏花點點,清香遠溢,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朱淑真《除夜》有「爭先何物早?唯有後園梅」之句,她認為梅是春的使者,最先將春的信息帶給人間,寄託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希冀。「梅花枝上雪初融,一夜高風急轉東。」(《立春前一日》)這首詩寫出了春雪初融後映日梅花的清秀、頑強之態,生動地再現了梅花在「高風急轉東」中挺立的風姿。在春天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里,跳躍著讓人欣喜的音符,再現了詩人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自信。

作裝飾、觀賞之用的梅花,有貼於眉心或插於髮髻之上,用來修飾容顏;亦有插於瓶中或植於庭院中,作觀賞之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像朱淑真這樣的才女,對於自己的容貌肯定十分的在意。「就朱淑真的興趣而言,她在意自己的美貌,具有明顯的自戀傾向。」(鄧紅梅《女性詞史》)正所謂「女為悅己者容」,說明了古代社會封建女性美容化妝的目的。「梅花成為裝飾女性容顏的飾物,可見於《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日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拂之不去。……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從此,梅花妝便成了女性美化自己的一種方式,在宋代梅花文化中也佔有不容忽視的一席之地。」[4]朱淑真作品中也多次出現描寫用梅來修飾容顏的詩句。「只有宮娃無一事,每將施額斗妝勻。」(《梅花二首》其一)詩人將梅花貼於額上,更增添了一分清幽之美。「酷愛清香折一枝,故簪香髻驀思維」(《秋夜牽情六首》其五)「自折梅花插鬢端,韭黃蘭茁簇春盤」(《又絕句二首》其一)將新鮮的梅花插於髮鬢之上,更顯幽美。清香的梅花為朱淑真增添了幾分雅緻,幾分清秀,但她作品中所描繪的梅花妝不僅只是宋代女性容顏的一種外在修飾形式,而是與她內在的情感相關聯的。她在《睡起二首其二》寫道:

懶對妝台拂黛眉,任他雙鬢像煙垂。

侍兒全不知人意,猶把梅花插一枝。

這是詩人寫自己的懶妝,「任他雙鬢像煙垂」:無拘無束,自然而可愛,露出了天然本色。她在懶妝中追求的是一種超脫了世俗約束、返回到自然的洒脫和自由的境界。詩人的個性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但是「不知人意」的侍兒卻「猶把梅花插一枝」,與其願望相違背的。在不喜梅妝的反常行為中,顯示了詩人追求自然的人性之品格。

又如《探梅》

溫溫天氣似春和,試探寒梅已滿坡。

笑折一枝插雲鬢,問人瀟洒似誰么?

天氣溫暖如春,梅花已經開滿了山坡,蕭條的嚴冬呈現出一片春的爛漫生機。那探梅的人禁不住春情蕩漾,折一枝插在雲鬢,瀟洒自然。梅裝飾著人,生動美麗而嫵媚妖嬈。那閃現在人臉上的笑和詢問時的自信,將內心深處洋溢的青春朝氣和魅力盡情地釋放出來。

梅以其花色雅潔、香味清幽,枝幹挺拔俊秀,富有與眾不同的審美觀賞的獨特風韻和魅力,很早就成為觀賞性花木,被廣為種植。觀梅、賞梅成為文人雅客的重要生活內容。朱淑真詩詞中提及梅花的意象,都是在通過觀賞梅花的形態之後,有感而發所成的。

先看《卜運算元﹒詠梅》

竹里一枝斜,映帶林逾靜。雨後清奇畫不成,淺水橫疏影。

吹徹小單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風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竹里一枝梅,映帶林逾靜」,一枝梅花從竹林里伸出來,讓人覺得喧鬧的竹林在梅花的映襯下似乎安靜了下來。這一景緻的描繪,突出了梅花的清幽雅緻。「淺水橫疏影」,取意於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寫梅花的清幽疏枝映在水中,在清亮柔緩的溪水映照下,梅花更加卓然孤高、清麗韻致。

下片寫梅花的孤寂清冷。吹奏小單于樂曲的嗚咽悲涼的聲音響徹夜空,讓人不由得心事重重。夜風吹來梅花的一陣陣清香,月色照在梅花上,梅花更顯得孤寂清冷。

「斷腸才女」朱淑真以一種寂寞、凄涼的心境,融情於景、緣情布景, 她的豐富情感、她的遭遇與心聲在婉麗清幽的意境里融合得蘊藉自然。

作寄情、抒懷之用的梅花意象,主要是以梅花自喻。梅花傲雪耐寒,孤高絕俗,有著高潔自愛的君子情操,這正是詩人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作為封建社會的女子,被禁錮在男權的世界裡,失去了屬於自己的自由和獨立。在理學盛行,貞節觀念極強的宋代,朱淑真敢於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反抗封建禮教的壓迫,並發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黃花》)

朱淑真之所以喜愛梅花,一方面是因為梅花有「獨爾花開」的「雪精神」,同時因為它表裡如一,不偽飾,不矯情。她在《雪二首》其一中寫道:

一夜青山換玉尖,了無塵翳半痕兼。

寒鴉打食圍沙渚,凍雀藏身宿畫檐。

野外易尋東郭履,月中難認塞翁髯。

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號令嚴。

一夜大雪,青山變白,大地了無別的痕迹。寒鴉圍著沙洲尋找食物,鳥雀凍得躲在屋檐下不敢出來。野外難見人的活動蹤跡,大自然的威力強大無比。然而「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號令嚴」,詩人以讚賞的眼光歌頌了梅花那種不畏外界壓迫,仍然恣意開放的精神。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借梅花向我們傳達了她不畏封建勢力,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梅花精神。

再如「鬆鬆麗日約余寒,春向梅邊柳上添」(《春日雜書十首》)、「秀色暗添梅富裕,綠梢明報竹平安」(《雪晴》)、「雪從庾嶺梅中盡,春向陏堤柳上來。多少園林正蕭條,紛紛爭逐趁時開」(《新春二絕》其一),這些詩句中用 「添」、「暗添」、「爭逐」的擬人化手法來描寫梅花生機勃勃的狀態,體現了大自然勃勃的生命力,也表現了詩人內心對於自由生活的嚮往。

又如《梅花二首》其二:

消得騷人幾許時,疏離淡月著橫枝。

破荒的皪香隨馬,春信先教驛使知。

詩人在一個淡淡的月光之夜,來到稀疏的籬笆之前,欣賞那橫枝伸出的梅花,驚嘆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都為梅花的幽香與高潔所折服。梅花使驛站上的信使,最先得到春的消息。詩人在此寫梅,不在形似,而重神似,側重表現梅花橫枝的神韻,盛讚了梅花的幽香衝破冰雪,最先向人間報春的精神。詩人在此慰藉自己,雖然身處不幸的婚姻當中,但是只要心存對美好生活的希冀,總有一天也會衝破世俗的偏見而獲得新的生活。

大多數人賞花只能領略其自然美,為花的外在絢麗的色彩、誘人的香氣所吸引,卻不能發現花的內在之美。朱淑真卻將花的外在之美與內在之美看得十分透徹,於花中感悟人生,抒發性情。

再看她的《菩薩蠻·詠梅》

濕雲不渡溪橋冷,蛾寒初破東風影。溪下水聲長,一枝和月香。

人憐花似舊,花不知人瘦。獨自倚欄杆,夜深花正寒。

這首詞讚美了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質。詞人在詞中以梅花自況,直接和間接地表達了自己對梅花的喜愛,以及對美與生活的熱愛。

上片,先為「梅花」出場刻畫了一個特定的典型環境。在冬末春初的一個夜晚,詞人情思悠悠地漫步郊野,抬頭高瞻,只見幾朵帶雨的烏雲一時凝聚在天空;低首近觀,小橋下溪水潺湲,又給人增添了陰冷的感覺。就在這時,一陣輕寒恍如幽影衝破了東風乍暖的氣氛,使人更感到寒意森森。橋下綿延不斷的嘩嘩溪流聲送來一片幽香,這幽香瀰漫在朦朧的月光之中,沁人心脾,滌人魂魄,令人流連,催人升華,使人意緒翩翩,不能自已……。此詞本為詠梅而作,但卻正如人們所讚賞的──它竟全篇不直言「梅」字,而著意挑出幽柔之「香」以涵蓋梅花的獨特氣韻。妙就妙在著一「香」字,既突現了梅花芳馨幽艷的卓異風標,連同「和月」一起又給人以嗅覺、視覺、味覺、觸覺並生的通感聯想。強調梅的「一枝」獨秀,不僅有如林和靖贊梅名句「眾芳搖落獨暄妍」的高妙,展現了梅樹凌寒傲骨的幽姿逸韻,而且跟詞作的抒情主人於下片「獨自倚欄杆」也暗相扣合而發人深思。

下片,由梅花轉至詞人,著重寫詞人對梅花──藉以抒發對人世的執著情懷和幽怨心緒。詞人於春寒料峭時,面對這疏影中流溢暗香的花枝直抒心意:梅花啊,我對你深深愛念的滿腔熱忱一如過去而始終未變;可是你哪裡知道我卻日益腰肢瘦損而身心憔悴了!李清照有過傳響人口的名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從修辭學上評析,它是一般的比喻句,是個明比修辭格。朱淑真這「花不知人瘦」則是別出心裁的擬人句,在賦予「花」以人性的同時,又巧妙地滲透了詞人對花的情愫。透過字面上似乎埋怨「花自無情,人自多感」的形態,折射著抒情主人寄意於花、期盼於花、渴望人間理解、希求人世溫馨等等多重意象。在詞人這看似哀怨、悲凄、惆悵乃至「情緒偏於低沉」的表象下,不正流蕩著一個女人赤誠而熱烈的心潮嗎?果然,結句寫道:夜深了,連不畏苦寒的梅花尚且因寒氣包圍似乎瑟瑟有聲,而本已瘦弱伶仃的女詞人竟思緒聯翩無法擁衾入睡,還在「獨自倚欄杆」。獨倚無眠是在搏擊寒風,是在思索人生,是在追尋世間的「知人」者!詞人確實跟梅花早已情深意摯,其「人憐花似舊」絕非虛語;而埋怨「花不知人瘦」,乃責備梅花不該忘卻自己這鐘情於人世生活的忠實伴侶。

詞人的愛梅詠梅正是她熱愛美、熱愛生活、熱愛現實人生的藝術體現。這種外「冷」而內熱的感人形象,是女詞人對宋詞、對中國文化的可貴貢獻。所以她贏得了在宋詞史上與李清照齊名的崇高地位。

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經情話 的精彩文章:

十句抖音超火情話!
最美不過詩經!

TAG:詩經情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