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信被殺前後悔沒聽此人建議,劉邦得知後大怒:煮了他

韓信被殺前後悔沒聽此人建議,劉邦得知後大怒:煮了他

自古以來,功高蓋主之人都沒有得到好下場,韓信作為漢朝開國大將,能征善戰、有勇有謀,但在建國之後,便成為劉邦眼中的一大威脅。大漢十年,劉邦在外平定戰亂,呂后則設計將韓信殺害,至於到底是呂后自作主張,還是與劉邦的合謀,這一點在歷史上頗有爭議。當日呂后在宮中設宴,準備迎接劉邦凱旋,韓信作為大將也被邀請到場,但卻中了呂后的計謀,最終被埋伏殺害。

等劉邦回到宮中,得知韓信已死,在朝上表現得悲痛萬分,但心裡卻暗自歡喜,終於除掉了這個隱患。其實韓信之所以有如此下場,也是命中注定。公元前203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此時劉邦收到韓信的一封來信,信中表明希望劉邦能夠將自己封為「代理王」,這樣自己可以幫助漢朝平定七國之亂,從而穩固漢朝江山。在此之前,韓信剛剛平定四國戰亂,所以想要趁熱打鐵,加強漢朝統治。

雖然韓信一心為漢朝著想,但這在劉邦眼中卻是一種對皇權的挑釁,也是從這時開始,劉邦對韓信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公元前202年,劉邦與韓信一同對抗項羽,但戰爭已經開始,韓信部隊卻還沒有抵達戰場。張良建議劉邦先封韓信為齊王,然後再以借兵為由向其求救,韓信果然迅速趕來並殲滅楚軍,項羽也在烏江自刎,楚漢爭霸就此結束。在這之後,劉邦對韓信更是恨之入骨,這分明就是在昭告天下,如果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今天!不管韓信到底有沒有這層意思,總之劉邦就認定了,韓信必須得死。

韓信出身貧苦,從小就喜歡研讀兵書,於是在反秦起義時期投靠到項梁手下,但在這段時間裡,韓信一直沒有受到重用,自己的才華無處施展。項梁死後,韓信投奔項羽,但項羽是一個唯親是舉的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韓信這才到了劉邦手下。劉邦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有一個優秀品質就是唯才是舉,所以韓信的才華得以施展,並在後來輔佐劉邦建立西漢王朝。

韓信對劉邦一直心存感激,如果不是劉邦的重用,韓信也不會有這樣的成就,但此時的韓信早已是劉邦的心腹大患。韓信軍中有一位謀士,名叫蒯通,他對韓信說:「現在你身處險境,如果一直跟著劉邦,將來必有一死,所以最好在齊地自立為王。」韓信當時並沒有採納這一建議,他認為自己不該對不起漢王,不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

而在《史記》中記載,"信方斬,曰:"吾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意思是說韓信臨死之前悔恨萬分,他後悔自己沒有聽從蒯通的建議。劉邦得知韓信臨死前的這句話後,臉色蒼白說道:「把蒯通拉出去煮了!」光是從「煮了」這兩個字,就能看出劉邦的陰險。蒯通對劉邦說:「秦末暴亂,血氣方剛之人想要一較高下,這有什麼錯?我為韓信進言又有什麼錯?而且現在韓信已死,陛下還有何顧慮?」劉邦聽後便放了蒯通,正是最後這句話,成了蒯通的救命稻草。

參考書籍:《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為防止叛亂,沒收民間兵器,劉邦項羽的兵器從何而來?
為應對核戰爆發,美國深山藏25噸重鋼門,那中國呢?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