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海的復權:「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9」中國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海的復權:「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9」中國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2018年12月18日下午,第四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9」中國發布會在北京CHAO酒店舉行。此次發布會是瀨戶內國際藝術節自2010年舉辦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行發布會,這也是藝術節一直致力於面向亞洲,面向世界的一次重要表達。

出席發布會的全體嘉賓合影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中國發布會主辦方團隊

日方出席的嘉賓有,駐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大使館經濟部參事-後藤章文先生,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事務局次長-佐藤今日子女士,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事務局次長-吉川健司先生,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綜合總監-北川富朗先生,日本政府観光局北京事務所所長-服部真樹先生,國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所長-高橋耕一郎先生,自治體國際化協會北京事務所所長-北村朋生先生,以及來自福武財團、株式會社JTB和部分日本媒體的代表。

北川富朗講解本屆藝術節的主旨和藝術亮點

瀚和文化董事長孫倩發言講述藝術節與中國的關係

中方出席的嘉賓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巡視員、研究員,中國城郊經濟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謝揚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秘書長-金准先生,沿海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光遠先生,CHAO酒店創始人董事長-李明先生,藝術策展人-鄭妍女士,在藝APP創始人兼CEO謝曉東先生,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李芊潤女士,同和山致旅遊規劃總經理-姜波女士,中國旅遊集團-中旅風景旅遊管理有限公司-品牌戰略部總監-黃韋韋女士,藝術家-林天苗女士、朱哲琴女士和向陽先生,以及本次「瀨戶內國際藝術節2019-中國發布會「的協辦機構瀚和文化董事長-孫倩女士。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事務局次長佐藤今日子女士致辭

在發布會上,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事務局次長-佐藤今日子女士做為主辦方代表致辭;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綜合總監-北川富朗先生做主題講述,介紹本屆藝術節的全新的內容、藝術亮點和主張;主持人曹滌非先生,對本屆藝術節海報的「深海生物」視覺主題做了專門解讀;瀚和文化董事長孫倩女士介紹了瀚和文化在參與藝術節、推廣藝術節、推薦並幫助中國藝術家參加藝術節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曾參加過藝術節的中國藝術家林天苗女士,本屆參展藝術家朱哲琴女士、向陽先生分別發言,講述參展體驗和創作構想;最後,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事務局次長-吉川健司先生專門對藝術節的旅行辦法做了深入細緻的講解。

參加過上一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中國藝術家林天苗分享創造經歷

發布會主持人曹滌非

孫倩與曹滌非

本屆藝術節的主題口號是:巡遊瀨戶內海的島嶼、藝術和四季。展期分為春夏秋三個階段,其中春季的主題是春之感觸,展期4月26日至5月26日,夏季的主題是夏之歡聚,展期7月19日至─8月25日,秋季的主題是秋之拓展,展期9月28日至11月4日。

藝術節是以日本香川縣為首的瀨戶內海12座大小島嶼和2個港口城市為舞台,分布展示著世界著名藝術家,建築家和當地居民們同心協力所打造的藝術作品。除了鑒賞藝術之外,觀覽者還能在這裡體驗歷史與文化、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等豐富的人文內容。

瀨戶內藝術節的衍生品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實行委員會(註:即組委會)是由日本香川縣知事浜田惠造擔任委員會會長,公益財團法人福武財團理事長福武總一郎擔任總製作人,著名策展人北川富朗擔任綜合總監。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的主旨—— 海的復權

瀨戶內海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塞,來往船舶穿梭各島,經常帶來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並與各島上固有文化相結合、成長、與美麗的風景形成傳統的習俗流傳至今。在當今全球化、效率化、均勻性的潮流中,由於島上人口流失、高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當地的活力出現低迷,使島嶼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本色。為了能讓美麗的大自然與人類共存、尋回島上的生氣,讓瀨戶內海成為整個地球上的「希望之海」,我們舉辦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就是為了讓瀨戶內海地區,找回活力,重現昨日的自信氣息。

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是與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齊名的藝術節,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位於直島海灘的草間彌生的黃南瓜、收藏有大量世界頂級大師藝術作品的地中美術館、一座美術館就是一件作品的豐島美術館、藏在村落深處的大師的小房子-安騰忠雄美術館等等著名作品之外,遍布瀨戶內海各個島嶼之上的藝術品,呈現著豐富多元的姿態,講述著這片海,這裡的人們的生活故事。體驗豐富的地方美食和令人愉悅的乘船跳島旅行的過程,也在持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旅人。

關於本屆藝術節「暗黑風格」的海報視覺的解讀

這一屆藝術節的主視覺主題是「海中生物」。大家看到的這些,略顯可怕的「章魚、鯛魚和海鱔「,其實是與在瀨戶內居住的人們,息息相關的海中生物。

在瀨戶內海,平靜海面下的海底,其實是黑暗一片的,但這些海里的生物呢,卻給這個「漆黑」的世界帶來了閃亮的光芒。必須說,以這些棲息于海底的生物為素材,描述我們所不熟悉的,但對「它們」卻非常正常的生存環境,其實是很強力地打破了以往的-傳統視覺習慣,但這也正體現出了瀨戶內的魅力之所在。

藝術節明年迎來第四屆,主辦方覺得,是需要一些手段來打破陳舊印象的了,得給大家一些「奇特」和「驚喜」的感受。那麼這個黑色的視覺效果,也許剛好能起到這樣一種效果。和其它的海報不一樣,假如你站在遠處,其實是完全看不清海報上的內容的,但只有走近了,這個需要仔細分辨的畫面,這些些活生生的生物,才能抓住你的眼球,帶給你思考,並且留在你的心裡。

所以說,這個海報,不但反映了設計師的奇思妙想,也恰恰體現了,藝術節不斷探索新的可能,追求變化和創新的一貫理念。總之,雖然是黑色的,但卻給你足夠的想像,雖然是海底的生物,卻又活靈活現地與當地的人們同在。這種對地域的深刻理解和無盡的熱愛,確實令人讚歎。

本屆藝術節的幾大特色

廣闊地區的深挖掘

瀨戶內海的資源 ╳ 藝術

聚焦瀨戶內海的特產、農產品、水產品,藝術家發揮美術性才能,以高松港附近北浜為中心,讓來訪的遊客愉快體驗藝術節上各種活動。

穿越廣闊海洋連接世界

亞洲各國地區 ╳ 瀨戶內海各島嶼

在全球化的發展中,海外,特別是亞洲各國和地區對瀨戶內國際藝術節寄予了極大關注。來自世界的藝術家們與瀨戶內海各島合作,共同推進此次活動。

通過美食與地區進行深入溝通

島嶼的「食」╳ 藝術家

藝術家通過挖掘瀨戶內海各島嶼上流傳的傳統「飲食」文化,使之得到進一步升華。讓前來參加藝術節的訪客親身感受島上的歷史和風土人情,體驗與當地居民的各種交流。

了透過活動與表演更多元地深入地方

戲劇、舞蹈的多樣展開

戲劇、舞蹈表演,包含公開招募,比重逐漸增高。例如,荷蘭的Christiaan Bastiaans將麻風病做為主題的「貴重的行李」作品將裝置藝術化,而世界有名的女演員Liv Ullmann及笈田YOSHI、大野慶人、石橋靜河等人將進行演出。另外,中國台灣的數百人阿卡貝拉合唱團將在各島演唱,展開新的嘗試。

此外,藝術節還通過與世界各國藝術家和建築師的合作等方式,使藝術充分與當地發生聯繫,與當地的居民活動,參與到他們的生產和生活當中去。

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的志願者團隊「小蝦隊」,也歡迎喜歡島嶼、喜歡藝術、希望為藝術節貢獻愛心的朋友,無論何時何地,或者任何身份,都可以加入到「小蝦隊」的隊伍中來。歡迎搭船巡遊各島,欣賞大海的美景,感受藝術的氣息!

中國藝術家的參與

在北川富朗先生的中國合作夥伴瀚和文化的舉薦下,中國藝術家朱哲琴和向陽已經正式參加本屆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中國藝術家參與到藝術當中。

中國參展藝術家朱哲琴發言做創作說明

朱哲琴將在小豆島開展圍繞「聲音」的藝術創作。她表示:對於被太平洋包圍著的瀨戶內海中的島嶼而言,海即是島與陸地的阻斷,也是與世界的連接。小豆島上的八十八座禪寺神社,數百年來供養著島上的生迎送往,也寄託著人們對生命深深的祈佑和祝願。那裡的醬油製作的勞作節奏伴隨著島民生息存續至今。這些生動的情境給了她創作的靈感。她將通過打造一所「鍾舍 Bell House 」並進行開幕聯合展演、開發「瀨戶之歌 Song for Seto 」衍生線上傳播音頻視頻APP,實施「小豆別號 No. Shodoshima」計劃等一系列多元、跨界的藝術手段來實施她的藝術創想。

中國參展藝術家向陽發言做創作說明

向陽則將延續他的「NEXT ISLAND」與海有關的主題。通過航海+藝術展覽+藝術建築+交流活動的複合方式,來繼續「一次浪漫的藝術航行,一座壯觀的視覺之島,一所漂浮的美術館」的感官旅程。

中國參展藝術家朱哲琴和向陽

藝術,一切皆有可能

Art,everything is possible

有煙花哦

推薦一個好玩的公眾號

今日薦讀

轉載須知

無二維碼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人民藝術·生活美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
豐尚讓農牧裝備走向世界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