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拜佛打妄語,簡直是白費工夫

拜佛打妄語,簡直是白費工夫

導讀

《金剛經》雲,須菩提。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說的法是真實不虛的。

佛教的經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

妄語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根本大戒之一,諸佛菩薩是不會用虛 妄的假話來欺騙人的。你在真心祈求的時候,求的時候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你自己有業障。障礙不在佛法那一邊, 不在外面,障礙在自己本身,本身有業障。只有把業障除掉,感應 就現前,有求必應。

佛法不在形式,要在實質。什麼叫實質?後不 再做。譬如,我們起了不好的念頭,說了不好的話,做了不好的事, 現在知道這是罪過,這是錯了,從此以後,我不再錯了,這叫作真 正懺悔,這樣才能消除業障。假如你在佛菩薩面前念經、念咒,以為懺悔了,念完之後再造,造了以後再去念,這個沒有用處,這是完全錯了。

佛教有「戒、定、慧」三學,在家男女居士所受持之五戒,即: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一切戒律都是以 五戒為根本,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 通之處: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淫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 智。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 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 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 以免除苦惱、怖畏,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 將來可以免墮三途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 如同在福田裡播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功德利益,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所謂妄語即欺誑他人,作不實之言,包括兩舌、惡口、妄言、 綺語等。《大乘義章》卷七曰:「言不當實,故稱為妄。妄有所談, 故名妄語。」五戒、十戒中都有妄語戒,妄語本身也有大小之分,不得聖道而自言得聖道是大妄語,小妄語是說一切不實之語。即使世上一般的善人都不打妄語,何況佛陀呢。

《金剛經》雲,須菩提。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說的法是真實不虛的。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可為》

戊戌年(2018)阿彌陀佛聖誕

供燈法會共修

2018年12月23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戊戌年阿彌陀佛聖誕供燈法會共修,願眾等消除諸惡業,增長勝福慧,速圓菩提心,精勤菩提行,救護無邊眾,同生極樂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藏 的精彩文章: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攝心,永遠攝住的是自己的心

TAG:佛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