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慢養、牧養、順養,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慢養、牧養、順養,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慢養、牧養、順養,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兒童要講究慢養,慢養不是故意的慢,也不是字面上的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從,不急於求成。更不能夠急功近利。應該讓生命按著自身的規律,一點兒一點兒的成長。生命的成長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不能夠催化成長。現在困擾許許多多家長的呢?是社會上教育的功利主義傾向日益嚴重。導致我們許多家長,盲從了不正確的教育做法。過分的催化孩子的成長,如同揠苗助長,過度施肥一般。和慢養相對的呢,自然就是快養。現在快養的現象非常嚴重。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學生學習奧數話,人生成長分數化,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過度施肥就使得學生營養失衡,這裡說的營養失衡是指兒童的成長被異化了,不能夠很健康的成長。在兒童成長的道路上,如果我們不能夠靜下心來,不能夠耐心的去育人,那麼兒童就會在這種快養的教育當中,失去真正的自我。兒童的生存權和受教育權,還有自由生活權,就會受到破壞的。

慢養、牧養、順養,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二,兒童成長要講究牧養。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牧養呢,有放養的意思,但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比如我們要向有經驗的牧人放牧一樣,把羊群啊帶到肥美的草地上,讓羊盡情的吃草。我們要把兒童引到更廣闊富有意義的知識空間,激發兒童主動學習的慾望和熱情。從這個角度上講,激發兒童求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牧養的核心價值。比如讓一個兒童熱愛閱讀,讓一個兒童有目的的去實踐,去參觀各種博物館。去參與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等。這種牧養的方式都是有利於調動兒童成長的積極性的。他們會非常快樂,非常主動,非常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當中去。現在的問題是更多的家長圈養孩子,兒童活動交往的範圍很小,成長方式也非常的單一,甚至是枯燥。許多兒童每天就是上學,做作業,寫試卷,上培訓班。有的在幼兒時代就已經過早地學習了系統學科知識。於是家長替代了孩子的成長。他們束縛了兒童的發展。圈養讓兒童的生命失去了更多的意義和光彩。

慢養、牧養、順養,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第三,兒童的成長要講究順養。順養不能夠理解成為溺愛,也不能夠理解成為放任自由。不是說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樣就失去了我們教育實際存在的價值。我們在這裡說的順養是指要因材施教,是指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尊重兒童健康,甚至是高雅的興趣和愛好。促其有個性的成長,鼓勵他成為最好的自己。當一個學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的時候,我們家長,老師應該呵護,順木之天性,發展他的個性,開發他的潛能。根據以上搜集的資料而提出觀點的,其內涵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兒童。培養精神,養育人格,讓兒童自由成長,讓生命快樂健康。

慢養、牧養、順養,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所以我們認為所有的家長,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如果能夠更深層次的去思考兒童,發現兒童,尊重兒童,才能使我們真正的為了兒童成長,才能使我們營造的環境更有利於兒童成長。如果真如此,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快樂地每一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