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補命火,視脾如母;滋腎水,視肺如父!古人為何這麼說?

補命火,視脾如母;滋腎水,視肺如父!古人為何這麼說?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理虛元鑒》、《中醫基礎理論》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走進「精誠名醫匯」。

列位看官,話說天地萬物,相剋相生,貌似各司其主,實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者謂之「和」;相伐者謂之「戮」。一處必有一處之源,一事必有一事之根。

同樣,我們的五臟,也是彼此聯繫、緊密相關的。

就以當下最為流行的「補腎」論之,與其把「腎虛」看做眼中釘、肉中刺,倒不如換一個視角,看看和腎密切相關的另外兩臟,這既是肺和脾。說得俗一點,肺是腎「爹」,脾是腎「媽」。所謂的腎虛,和脾和肺兩臟不足有關。

怎麼理解呢?先說肺於腎的關係。

看官須知,咱們的腎,內藏元陰和元陽。其中,元陰為一身之陰的根基。腎陰不足,是導致許多疾病,尤其是中年人亞健康問題頻出的關鍵。譬如陽強易舉而觸之則泄,譬如夜晚盜汗下午潮熱,譬如耳鳴腰酸血壓偏高等等。正所謂「人過四十,陰氣自半」,就是這個意思。更何況,腎陰匱乏日久,陰不育陽,日久必然陰陽兩虛。這就是個大麻煩了。

那麼,如何養腎陰?答案是養好我們的肺。《素問靈樞合注》說得好:「肺應天而主氣……所謂地氣升為雲,天氣降而為雨也」。咱們的脾,通過其升散作用,將水谷精微和津液上輸於肺。然後,肺再通過其獨有的肅降作用,將水液布陳於五臟六腑,因此即成了臟腑之陰的重要來源。這裡面,當然就包含了腎。同時,五臟所余之陰精,也是通過肺的肅降作用,歸納於腎,成為腎中陰精的來源和補充。所以說,這個肺,對腎陰的形成和保養,有密切作用。這就是肺屬金,腎屬水,而金水相生的道理了。

所以,肺是腎「爹」。要想養腎陰,必須養肺陰。如何養肺陰?準備百合25克,仙鶴草15克,冰糖30克,水煎服用。這個辦法,對於乾咳日久不愈、痰中有血絲,咽干口燥、舌紅苔少、脈象細數之人有良效。此方,我們擇選自《中醫補陰集成》。

接下來,看看脾是腎「媽」。脾,和腎之間的關係,也是尤為密切的。

咱們的脾,運化水谷精微,其方式之一,就是將精微物質輸布到五臟六腑,成為臟腑之精。而臟腑之精在支持該臟腑功能後所余者,就來到了腎,成為腎精的有力補充。所以說,脾這個「後天之本」,對腎這個「先天之本」,有重要的滋養和補充作用。脾陽不足的人,日久難免累及腎,形成腎陽不足。而那些腎陽充足之人,也必然有一副好的脾胃。所以俗話才說「男靠飯,女靠睡」。男人吃飽了,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腎陽才會充足。女人睡好了,令肝有血養,這才能保證陰血的充足,以應對經、產、帶對陰血的損耗。

那麼,如何養脾呢?除了把生活和飲食習慣調整好之外,竅門之一即是利用好足三里穴。艾灸這個穴位,每天左右各20分鐘,能健脾益氣。對於腹脹、消化不良、便溏、腹部冷痛、食欲不振、不耐低溫刺激的人,有好處。這不是噱頭,不是傳說,而是實實在在有效果的保健之法。只不過,能堅持下來的人太少而已。

總而言之,一切如《理虛元鑒》中所說:「專補腎水者,不如補肺,以滋其源;專補命火者,不如補脾,以建其中」。肺是腎「爹」,脾是腎「媽」。養好脾和肺,是養腎的重要手段。我們為您詳述如此,看官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過汗不貪色,過午不久坐,過秋不當客,說什麼意思?
惡念是如何「殺人」的?惡念一升,精氣頓散!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