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馮驥才:從作家到文化遺產保護者

馮驥才:從作家到文化遺產保護者

這些畫都是我的心血,我喜歡我的畫,誰都不知道我把這些畫賣了是一種什麼感受。

原住民的文化自覺、村鎮管理者的文化自覺,完全都沒有,人們的眼裡只有利益。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是需要文化自覺來改變的。

初次探訪位於天津大學青年湖畔的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給人的感覺與其說它是一個研究院,不如說它是一件藝術品。

斜向架空的建築將一塊方正土地分成南北兩個楔形院落,一池淺水貫穿其間。如果恰逢盛夏時節,青磚鋪就的庭院中,爬山虎爬滿牆壁,花草樹木自由生長,水池中錦鯉游來游去。走進樓內,藝術氣息撲面而來,明代石獅子、宋代天神像、各類字畫雕塑,以及從民間搜集的藝術品等,讓人目不暇接。

在這所以理工科見長的大學的腹地,有這樣一方人文綠地,著實令人驚嘆。

2001年,以馮驥才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正式成立。從那時起,這位著名作家、畫家、文化學者,便在天津大學校園裡紮下了根,按照他對教育和文化的理解,一點一滴地為這座學院添磚加瓦、充實血肉。而他自己對文學、藝術、文化、教育的理想,也在這一過程中開出絢爛繁花。

沒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殘缺的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成立於2001年,大樓於2005年建成,此時正值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全面鋪開,研究院順理成章地成為文化遺產搶救的學術支撐與人才基地。

十多年的時間裡,馮驥才將教育科研與文化遺產搶救結合起來,藉助已有的平台和珍存,將學術研討、教育講壇與各種文化藝術展演相結合成研究院特有的活動方式。與此同時,一大批學術研討成果也在這裡問世,如論文集《鑒別草根》《田野的經驗》《教育的靈魂》等,這些成果有的記錄了非遺的搶救與保護,有的收錄了教育家的思想與高見,具有很高的價值。

2006年考入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的王坤,在馮驥才門下攻讀碩士、博士,並最終成為研究院的一名教師。由於研究方向是年畫,她也多次跟隨先生赴河南滑縣等地進行年畫方面的田野調查。王坤說:「在這一過程中,我從先生身上學到最多的是對文化的關切與敬畏,以及文化責任感與擔當。」

在王坤看來,馮驥才對學生們最大的影響是精神上的引領,他對很多文化現象的思考都深深地影響著大家的行與思。他認為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思想、眼界,而不是知識,因此學生們都努力去理解他對文化的獨到見解,學著像他那樣,在浮躁的社會中沉下心來做純粹的、無功利色彩的學術研究。

對於教育,馮驥才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認為,教育必須要解決一個人素質的核心問題,即人文精神。沒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殘缺的、無靈魂的教育。任何知識如果只有專業目標,沒有人類高尚的追求目標和文明準則,非但不能造福社會,往往還會助紂為虐,化為災難。反過來,自覺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則可以促使一個人心清目遠、承擔責任、心靈充實、情感豐富而健康。「教育要想更多的辦法,讓孩子從小就有文化的情感和情懷,這是建設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的根本。下一代的內心自信了、強大了,國家才能自信、強大。」

他想為學生們點亮人文精神的那盞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因此,他提出學院的博物館化。

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主要由教研部和博物館部組成,二者分別承擔文化的研究教育和文化的保存功能,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教研內容包括現當代文學研究、文化遺產研究、民間美術研究、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口述史研究等。教研部內設有三個國字型大小的文化研究中心,即中國木版年畫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所。這三個中心既是全國性專項的研究機構,又是研究生們進行學習和實踐的學術基地。自2002年以來已有近3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在這裡學習、工作並完成學業。

藏品豐富和多彩多姿的博物館是研究院的一大特色。目前,大樓內外陳放了數千件文化珍存,諸多藏品為罕世珍品。此外,研究院還建立了眾多的博物館,包括年畫剪紙廳、雕塑廳、民間畫工廳、花樣生活廳、藍印花布廳、木活字廳和百花廳等;大樹畫館陳列了馮驥才幾十年來在繪畫、文學和文化遺產搶救方面的成果;大樹書屋為研究院的圖書館,藏書22類凡10萬冊,皆來自他的個人積累;精緻高雅的北洋美術館是舉辦各種藝術與文化展覽的場所。

之所以選擇在一所以理工見長的大學裡建一個人文藝術學院,是因為馮驥才看中了理工科大學的「實驗室」制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他會採取實驗室的辦法,把某個項目放在一個空間里,讓老師和學生共同去研究它,一起去作考察。學生也會在這一過程中找到感興趣的點,最後慢慢走到學術研究的中心。

把一個問題放在更廣闊的視野中去看,會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因此,他對學生的期望是「摯愛真善美,關切天地人」。他希望大學生尤其是理工科學生,要在大學期間把視野打開,擁有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

2001年研究院剛成立時,馮驥才就立下了約定:要在這馳名中外的理工科大學的腹地,開闢出一塊純凈的人文綠地。經過十多年的傾心努力,他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文化疼痛了,你要先疼痛」

大多數人腦海中的馮驥才,是一位著名作家。《挑山工》《泥人張》《維也納生活圓舞曲》……這些入選中小學語文課本的優秀篇章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近些年,馮驥才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當中。民間口頭文學的搜集與整理、古城區的歷史資料留存、中國古村落的保護……為了留下這些寶貝,他去各地進行田野調查;為了得到支持,他多次與政府部門溝通;為了籌集保護工作所需資金,他拍賣自己心愛的畫作。縱然遇到諸多阻礙與坎坷,他依然矢志不渝、痴心不改。

上世紀90年代初,馮驥才兩次對文化遺產無意識的保護,是促使他投身文化遺產搶救工作的重要原因——一次是保護江南古鎮周庄的迷樓不被拆掉,一次是捐資修繕寧波的賀知章祠堂。自那以後,他找到了一個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方式,那就是賣畫。

1994年的一天,馮驥才從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天津要進行舊城改造。天津城有600年的歷史,老城區的文物非常密集。舊城改造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但當時開發商的規劃是將老城剷平,建一個「龍城」。這樣一來,老城裡很多珍貴的東西都將不復存在。

馮驥才急了。作為當時的天津文聯主席,他找到攝影家協會主席說:「咱們組織一個純民間活動,請攝影家採風,我掏錢。」錢從哪裡來呢?他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賣字賣畫,這是從周庄和寧波留下的「老法子」。

歷時兩年多,攝影家們將整個天津老城裡里外外考察了一番,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編成大型畫集《舊城遺韻》。而馮驥纔則整天忙著畫畫、寫字,再將書畫作品拍賣出去——所有的活動經費全部由他個人承擔。

老城開拆之前,馮驥才找到當時的天津市副市長王德惠,建議保留一棟房子建一座老城博物館,由他來號召老百姓捐東西。傢具、生活物品、照片、資料、書信文獻等,都可以捐。「只要老百姓捐了東西,就會惦記這裡,他的感情跟老城就不會分開。」他的建議得到了王德惠的支持。短短几個月內,博物館就收了幾千件老百姓捐的東西,老城博物館就這樣建起來了。如今,這座博物館依然佇立在老城的十字街上,向世人訴說著天津老城600年的悠悠歷史。

「投身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我覺得我是被時代逼迫的,當然也是由衷的。我認為這是命運。到2000年的時候,我和文化遺產保護已經融為一體,就是說從情感上、使命上,我已經把這件事情當作天職去做,不知不覺地反而把小說創作放下了。」馮驥才說。

從一開始的自發行動,到後來的主動投入,馮驥才覺得離不開他作家的身份和作家的立場。作家的立場,不僅是一個思想的立場,而且還帶著一份濃厚的情感。「作為一名作家,僅僅把文化作為關切對象是不夠的,你所要關切的文化是人的文化,你所關切的是人,是人對城市的一種自豪、人的一種最珍貴的歷史記憶、人的一種鄉土的情感。當文化疼痛的時候,你要先疼痛;你疼痛的時候,老百姓才會跟你有心靈的呼應。」他說。

要將民間文化「一網打盡」

2001年,中國文聯找到馮驥才,讓他擔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對民間文化情有獨鐘的馮驥才答應了,並決定到各省去看看,深入了解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木版年畫、剪紙、皮影、民間戲劇、民間文學、民間的手工藝和作坊。

但下去一看他才知道,很多民間文化在現代化衝擊下正處於全面瀕危的狀態,可謂風雨飄搖:他從小就知道河北保定白溝的玩具特別好,可到了白溝一問,當地人基本上沒聽說過,只知道賣皮包。在鄭州的商代古城,古城土牆上到處都是小販在擺攤賣東西。

他情不自禁想要做一件事,這件事比搶救天津老城重要得多。他提出,要對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的一切民間文化作一個地毯式的調查,並提出一個概念,叫「一網打盡」。

2002年,通過兩會上的提案,他倡議並啟動了「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從此,馮驥才走上了民間文化遺產搶救之路。

在山西大同,他多次實地考察當地的雕塑及造像藝術;在閩西土樓前,他跟當地人聊天搜集土樓資料;在揚州剪紙博物館,他記錄當地剪紙花樣和技藝;在江南周庄,他調查活態的紙馬鋪;在浙東鄉村,他見到了從未見過的福字磚;他還在各地進行演講,喚醒民眾的民間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文化自豪感。

在河南的文化普查中,他發現了一個古老的畫鄉——滑縣。入村這天正趕上冷雨澆頭,一行人吃盡了苦頭,但還是深一腳淺一腳地進去了。經過數月努力,他將滑縣年畫獨特的歷史、文化、技藝與習俗寫進了《豫北古畫鄉發現記》。

在湘中花瑤的村寨里有位老村長,上世紀大鍊鋼鐵時曾保護了寨中上百株參天古樹,被人稱作「古樹保護神」。馮驥才對老人說:「我給您點煙,您是我師傅。」

開展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作,沒有經費怎麼辦?馮驥才還是老辦法,成立基金會,賣自己的畫。

在蘇州的那次義賣,很多朋友都來支持,畫很快就賣光了。馮驥才問賣了多少錢,他們說300多萬元。他說,「好,我現場捐獻」,就在大廳里把這錢全部捐出。

拍賣結束後,人群散去,他對攝影師說:「我在屋子中間站著,你給我照一張相,我跟我的畫合張影。」「這些畫都是我的心血,我喜歡我的畫,誰都不知道我把這些畫賣了是一種什麼感受。」馮驥才做民間文化遺產搶救,有一種悲壯感。

在民間文化搶救過程中,馮驥才提出了「把書桌搬到田野」的主張,並寫了三篇文章《到民間去!》《思想與行動》和《文化責任感》,表達了他們這代文化人的學術觀。

有理想的人永遠年輕

自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一開始,古村落便是工作重點。這些年來,由於城鎮化腳步加快,古村落消失加劇,情況危急。

2002年起,馮驥才帶領團隊走遍大江南北尋訪各地古村落,河北、山西、四川、廣西、湖南、江西、安徽……每到一處,他都走村串鄉,記載、調研,尋求保護的途徑。

他發起召開多次會議、論壇,為古村落保護工作鼓與呼。「中國古村落保護」西塘國際高峰論壇為古村落保護髮出了強音,中國傳統村落高峰論壇凝聚眾人智慧探討古村落何去何從,2016年的慈溪會議為「古村落十大雷同」亮起紅燈……

他還在各種場合上強力發聲,讓弱勢的文化發出震耳的強音。在東南大學演講時,年輕學子們對保護古村落這一話題興趣之大,令他非常振奮。

在馮驥才的奔走與呼籲下,多個國家部委聯合啟動了「留住鄉愁——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項目,還組織了「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培訓班」。一座座古村落得到發現與保護,在歷經歲月洗禮後重新煥發出盎然生機。

這些年,馮驥才又有了新的擔憂。

有些古村落剛剛被搶救下來,新一輪的破壞就來了。村子有了旅遊價值、品牌價值,政府就把村子買下,把民居裝修起來做景點,開闢商業街。馮驥才說:「原住民的文化自覺、村鎮管理者的文化自覺,完全都沒有,人們的眼裡只有利益。這是價值觀的問題,是需要文化自覺來改變的。」

在他看來,知識分子先要自覺,這是文化人的天職;然後要把它喊出來,使之逐漸成為一個國家的自覺;最後,要形成一個地方的自覺,這樣才能把文化遺產保護貫徹下去。

馮驥才先生已經76歲了,但在與他交談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的身體里住著一個年輕的靈魂。

他對他所熱愛的一切事物都懷有高遠的理想,充滿著不竭的熱情,甚至有著一種堂吉訶德式的孤勇。他將自己奮鬥的四個領域——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教育稱為「四駕馬車」,作為「駕車人」,他每件事都傾盡全力。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年他一直筆耕不輟,因為在他看來,作家的名字是留在自己的作品裡的。與早年不同,他從純文學創作漸漸投身於非虛構創作,從獲得《小說月報》百花獎的《一百個人的十年》開始,他相繼創作了《搶救老街》《地獄一步到天堂》《泰山挑山工紀事》等非虛構文學作品,著重關注民間文化,關注小人物的命運。近些年他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創作高峰,出版了個人口述史系列的《無路可逃》《凌汛》《激流中》《旋渦》。這四本書可以說是他五十年精神的歷史。

2018年,馮驥才的《俗世奇人》(足本)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此前他曾經先後四次獲得該獎。他笑言,文學獎其實是屬於年輕人的,他這個年紀獲獎,一方面對他是一種鼓勵和安慰,讓他覺得「這老頭還行,還能接著寫」,另一方面感覺跟讀者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一首英文小詩里寫道:「有理想的人永遠年輕。沒有理想的人即使年輕,他的靈魂也爬滿了皺紋。」馮驥才用自己的思考與行動,深刻詮釋了「有理想的人永遠年輕」這句話的真諦。

76歲的馮驥才,依然有理想,依然在路上。

■記者手記

一個人的自然生長

禹躍昆

剛寫稿時,竟不知給馮驥才先生掛上什麼「名頭」。因為他建樹的領域太多,作家、文學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民間文藝家、畫家,甚至籃球運動員。思來想去,只有先生配得上他。

也許是因為豐富的經歷和涉足領域之廣,他的談吐里,文化、藝術、教育,信手拈來;個人、國家、民族,不斷切換。很多話更可從多角度來解讀和理解。正所謂,「舉一而三反,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

可能是因為融會貫通,所以他老成練達,身上散發出持重、沉穩、從容。遺產搶救、畫作義賣、捐款捐物等事項,在他的娓娓道來中顯得波瀾不驚。聽者在他的從容中看到了勇往直前,沉穩中觸摸到了激情四射,持重中感受到了義無反顧。

初看他身上,有矛盾的一面。

上世紀80年代,馮驥才寫了很多批判傳統文化沉痾的小說,成為傷痕文學的代表,到了90年代,他則開始保護傳統文化中的「正面」,成為民間文化搶救的先鋒官。

後來他傾力推動古村落保護,引得社會全面關注,也引來了大量資本對古村古鎮進行產業化改造,古村落在搶救之後,卻迎來了第二次破壞。這讓他很痛心。

這種種的矛盾,其實並不矛盾。這恰恰是他對傳統文化全面認識的自然深入,是一個人的自然生長,以及一個時代的自然變遷。

教育恰是如此。創新,應是在關注常識的基礎上推進的;批判,更是在心懷良知的情懷下展開的。希望我們能夠回歸對於常識的尊重,拾起對於良知的敬畏。

否則,就會如馮驥才先生所言,擺渡者反反覆複選擇彼岸,結果徘徊一生。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0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貴州連續多年開展基礎教育質量監測
跨界融合構建人才生態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