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蹟!」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光輝歷程,總結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作出了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等一系列戰略部署。

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熱烈反響。廣大高校黨委書記、校長表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改革開放初心,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信心和決心,在新時代繼續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為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推進「雙一流」大學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堅定信念,將新時代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力量,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的非凡意義。」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說。

華中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通篇充滿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芒和智慧,是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的典範。未來已來,路在腳下。全校師生員工將深入學習、認真踐行講話精神,進一步總結歷史、堅定信心、拿出行動,把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在中國礦業大學校長宋學鋒看來,改革開放被稱為中國的第二次革命。40年來,「三個偉大飛躍」波瀾壯闊,「十個方面」成就舉世矚目,九條寶貴經驗彌足珍貴。「改革開放的40年,學校始終與改革開放同步,面向行業和地方需求。在新的征途上,我們更要秉承奮鬥精神,聚力『雙一流』建設,堅定不移將新時代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宋學鋒說。

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教育呈現歷史性變化,特別是高等教育不僅規模成為世界最大,而且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大學復校40周年,作為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囑託,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目標,早日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說。

「改革是貫穿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主題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親歷者、參與者和受益者,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為祖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深感自豪。多年來,華中科大與時俱進、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推動學校從單一工科向綜合性大學、從側重本科教育向本科研究生教育並重、從以教學科研為主向學研產協調發展、從注重單科教育向科學與人文教育相融合、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轉變,將學校帶入發展快車道,在服務國家一流中追求學校一流。

天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登華說:「天津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興學強國』的使命,進入新時代學校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統推進以『新工科』為牽引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立德樹人,培養更多優秀的接棒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濱參加了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寧濱說,40年前正是改革開放的春風,為自己打開了北京交通大學的大門,讓他得以從一名普通知青,逐步成長為一名大學教師和管理者,在教育、科研戰線上,與時代同奮進,與祖國共輝煌。「今後我將帶著這份自豪感,在人生路上繼續奮鬥,在實現民族復興的『接力跑』中,不僅跑好自己這一棒,還要培養更多優秀的接棒者。」

湖南大學黨委書記鄧衛表示,新時代我們要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辦學治校、作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遵循,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改革創新,為國家發展、人民幸福、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湖南大學應有的新貢獻。

「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改革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堅定信心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新疆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黃建昆說,教育是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我們要緊緊聚焦總目標,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立足自身發展,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強立德樹人,發揮農業院校優勢,將科學研究、實習實訓與服務基層相結合,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培養更多優秀接棒者。

北京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武貴龍表示,學校將堅持「特色化、精品化、國際化」辦學思路,一方面全面加強學校黨的領導和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堅持改革創新,放眼世界、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緊緊圍繞「雙一流」建設、新工科、「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等重要任務,為我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興國必先強師。」哈爾濱師範大學校長孫立軍表示,作為教師的搖籃,哈爾濱師範大學在培養大國良師的道路上,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推進國際化進程,在建設國內一流師範大學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為伴隨改革開放事業一起成長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河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戴建兵表示,學校40年來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就是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縮影。「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立德樹人,辦人民滿意的大學,努力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勇擔使命,在服務國家一流中追求教育一流

「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

「40年來,我國不僅綜合國力、綜合競爭力得到巨大提高,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也大幅提升,北京語言大學的發展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感慨,1973年,北語只有41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名留學生在校學習。現在,每年有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7000多名留學生在校學習。至今學校已為183個國家培養了20多萬名留學生。這些輝煌成就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結果。

蘭州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表示,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今後蘭州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道路的信心和決心,學習110位改革先鋒、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精神,緊扣「雙一流」建設10項重點任務,凸顯西部特色,打造一流學科,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高校是4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和生力軍,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貢獻力量和智慧。」華北電力大學黨委書記周堅說。

「三農」問題一直是關係我國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40年來,南京農業大學緊緊圍繞『農業最缺少什麼、農民最需要什麼』確定農技推廣服務工作重點,從20世紀80年代的『樣板點』『示範方』,90年代的『科技大篷車』、以教授『扶強』帶動『扶貧』的『雙百工程』,到新時代『優勢學科對接特色產業』的精準扶貧模式,解開了農民一個又一個心結,在科技興農的天地里越走越開闊。」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利根說。

40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與時俱進、跨越發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理念和模式,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促進就業和改善民生、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多樣化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

「擁抱新時代,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正奮進在『將改革進行到底』的征程中。」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秋明說,學校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不斷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辦學體制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尤其在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方面,學院與華為、平安、比亞迪等企業同創共贏,組建特色產業學院,共同制定專業標準、共同開發課程、共建師資團隊。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江吉彬表示,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走改革創新發展道路,把中國特色職業教育推向全世界,為實現教育強國、人才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統稿:本報記者 董魯皖龍 采寫:本報記者 程墨 陳欣然 賴斯捷 曹曦 周洪松 蔣夫爾 尹曉軍 繆志聰 劉盾 龍超凡)

本報12月19日綜合消息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0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努力開創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
清華學霸演講:你可曾為學習拼盡全力?轉給孩子看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