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如何智慧育兒?不妨學點 「孫子兵法」

如何智慧育兒?不妨學點 「孫子兵法」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如何智慧育兒?不妨學點 「孫子兵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如何智慧育兒?不妨學點 「孫子兵法」

從孩子呱呱墜地到漸漸成人,家長在一次次的蛻變中成長。眾說紛紜的家庭教育理論,見仁見智的成才邏輯,家長的育兒經驗被廣泛和多樣化地註解和詮釋。我翻開了著名的《孫子兵法》,這本書雖然屬於軍事著作,但是其中卻也有著普適的智慧,家長育兒智慧當然也不例外。

軍事家孫武曾經提出「以勢取勝」的思想,「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家長也應該讀懂並做好「勢」的文章,帶領孩子找到社會發展的「大勢」,認清自身發展的小勢」,善於應「勢」而變、順「勢」而謀、乘「勢」而上。

應「勢」而變,學會正確的家教理念

《孫子兵法·虛實篇》曰:「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教育孩子亦是如此,家長要對「勢」做出正確的判斷,也就是要善於應「勢」而變。這裡的「勢」,大到國家政策的大勢、社會發展的形勢,小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缺點不足,周圍環境的影響等。

當前,家長們秉持並篤信的教育理念很多或是道聽途說,或是閉門造車,既沒有理論支撐,也沒有實踐檢驗。家長只有在「亂雲飛渡」中撥雲見日,在「暮色蒼茫」中去偽存真,才能以正確的理念培養孩子,領略「險峰」處的「無限風光」。

順「勢」而謀,啟發與培養並舉

在對「勢」做好全面分析的前提下,家長要學會順「勢」而謀。此處重點在「順」,即順應形勢,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亦是如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做事情有頭無尾、虎頭蛇尾,遇到一絲一毫的挫折就想到放棄。這就是習慣養成方面的問題。

有人說,21天能幫助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其實,21天是心理學上的習慣養成周期,但要養成好習慣,僅靠21天遠遠不夠,需要孩子和父母雙方都付出成倍的時間和精力。父母只有以「順勢而謀」的理念,以「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定力和「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從容,在教育孩子上,啟發與培養並舉,靜候花開,方能培養孩子取得成功。

乘「勢」而上,鼓勵孩子積極進取

「乘勢而上」,即善於抓住勢」。具體說來,家長可以充分利用考試、比賽等對孩子實施有效激勵,讓其乘「勢」而上,增加信心、增添動力。孩子參加各類考試、比賽,在備考階段可以培養其積極主動的性格,比賽中可培養其競爭與合作的意識。比賽後,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正面肯定與鼓勵,分享榮譽感與成就感。

比如一個孩子考試考了九十分,回到家,父親就可以採取心理鼓勵、激勵進步的方法,讓孩子信心倍增,學習動力倍增。「沒想到你進步得這麼快!」「如果想考百分,你覺得該怎麼做?」……一步步正面引導、正向刺激,引導孩子思考下次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績。

如何智慧育兒?不妨學點 「孫子兵法」

作者:李萌荻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現教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