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一條後台的評論:

「KY小姐姐好!我26歲,工作快兩年了,但總感覺自己還像孩子,在很多場合都不能靈活應對,我想變得更成熟;但看著那些八面玲瓏的人,又覺得自己不該變得圓滑世故。到底什麼樣子才算是好的成熟狀態?」

相信很多人都有著類似的困惑。

即便在當下的時代環境中,我們已經可以比父輩過得更自我更獨立,但我們仍然需要面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的場合對身處其中的人有不一樣的隱性要求,比如什麼樣的言行是合適得體的,什麼樣的舉止是不合規矩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由著自己舒服,還是按照環境要求的樣子?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可能發生的矛盾和衝突?今天KY小哥哥來和大家聊聊「社交中的成熟」。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成熟不會隨年齡而來臨,有時來臨的只有年齡。」

「走向成熟意味著,你開始醒悟,原來有那麼多事根本不需自己去說三道四。」……

關於「成熟是什麼」有太多太多的說法,在不同領域也有不同的標準。

心理學中也有一些相關的概念,比如情緒成熟,這意味著我們能準確分辨和描述自己的情緒,同時能較好地識別自己的情緒如何受到外界的影響。我們這次要談的側重於「社交成熟」(social maturity),即在自身與他人、環境的互動中,我們該怎樣面對,如何做出回應。

「人世間真是難處的地方,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他『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魯迅先生的話道出了這個問題的複雜性。

如果一個人完全按照他人的意願和環境的要求展現自己,我們會覺得他圓滑、甚至虛偽,比如他在這個人面前卑躬屈膝,卻在另一個人面前趾高氣昂;可是如果一個人對場合的要求一無所知,說話毫無分寸,又容易被認為幼稚、甚至無知,比如在婚禮上說起新郎的風流往事,在不太熟的聚會上喝酒過多、滔滔不絕。

我們自身的需求,與他人或環境對我們的要求並不總是矛盾,所以社交成熟的第一步,是能夠識別不同場合對人的要求,並認可這種要求;但困難的是,當自身的想法與環境的要求發生衝突,一個人該如何選擇怎麼做?其實這才更能看出他是否社交成熟。

真正的「社交成熟」意味著:

a.一個人首先要肯定自身的存在,認可自身的慾望、情感和能動性;

b.同時也要肯定他人與環境的存在,認識到他人與環境對自身的要求是值得被考慮的;

c.並接納兩者可能發生的衝突;

d.最後按照自己建立的原則和底線,進行衡量和判斷而做出回應。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1.童年經歷影響我們對待外界的方式

我們在《你為什麼總是感到空虛》(點此查看)中介紹了精神分析家溫尼科特的「真我/假我」理論,與嬰兒早期的全能幻想密不可分。

一個被精心照顧的孩子在保持全能幻想的過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真我」,感受到自身的慾望、情感和創造性;

但如果嬰兒的需求常常無法被滿足,受挫的經歷會讓他對自身的能動性失望,開始對外界環境的要求更為敏感,逐漸用順從的方式面對照顧者,因此形成強大的「假我」。

所以,假我在精神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的人,往往能準確識別環境對自身的要求,並根據這些要求作出反應(這看似是優勢,但同時也是劣勢,後面會進一步展開)。

另外,精神分析家Mahler(1975)提出,在兒童精神發展的過程中有個關鍵階段,大約是在嬰兒一歲半至兩歲的時候,嬰兒以蹣跚學步的方式開始離開母親,向外探索環境。在這個階段,嬰兒開始明白了自己和母親不是全然一體。這個階段被認為是「人類嬰兒的心理誕生」——在此之前,孩子是意識不到「我」的存在的。

這個階段,嬰兒會體會到與母親分離的焦慮。此外,當它在外界探索受挫,它會希望立刻回到母親身邊,重新獲得與母親全然的關愛,如若無法得到母親的回應,嬰兒又會體會到被母親拋棄的恐懼。這個階段常被研究者稱為「失樂園」。

嬰兒在外界探索受挫,渴望重新投入母親的懷抱,這種時刻被稱為「再友好危機」(rapprochement crisis)。

危機的時刻是痛苦的,嬰兒充滿不安,但這個過程卻是重要的。如果照顧者能夠安撫嬰兒在受挫後的消極感受,同時不溺愛、並鼓勵嬰兒繼續探索,嬰兒能夠順利發展;

但如果照顧者對嬰兒的需求過於忽視,嬰兒為了理解當下的處境,會把照顧者的形象分裂成兩種:「能夠呼應自己時的『好』形象」,和「無法呼應自己時的『壞』形象」。照顧者給到嬰兒的愛不夠多,不足以讓嬰兒形成原諒和信任,於是他們很難將照顧者身上的「好」與「壞」進行整合,理解到雖然有過失,但照顧者總體還是好的、可以信任的。這種沒有處理好再友好危機的嬰兒就容易形成邊緣型人格特質,對待他人和環境的方式出現非黑即白的兩極化起伏。

長大後,他們對待他人和環境的方式有時過於信任、過於理想化,有時又突然切換到完全的不信任,極度貶低、恐懼或有攻擊性。他們難以把握自己在社交中的狀態。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2.自我發展可能發生了停滯

Robert Kegan(1982)認為,人在社會環境中的表現與自我發展有密切關係。自我發展像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我們需要面對和處理的事是不一樣的,有主次之分,同時進行更替。

嬰兒在誕生後處於融合階段,處理的是最基本的反應行為,比如感覺和移動,接著進入衝動階段,面對的是自身的衝動和知覺,再接著是統治階段,緊迫的任務是滿足自身的欲求和意願,隨後就到了與「成熟」密切相關的階段了。

在人際階段(interpersonal),我們需要面對別人的存在,知道別人和自己一樣擁有慾望和情感,彼此之間是相互共存的關係,但是無法分辨誰的需求更重要,常常沒有統一的標準來處理自己與他人的主次問題。

在制度階段(institutional),我們開始接觸被普遍認可的習慣或規則,比如小時候被教育不能對別人說謊,我們開始依據類似制度化的標準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處理自身與他人之間的衝突。如果一個人對這些習俗、道德和法律能夠較好地融合,並根據這些規則去生活,它的社交成熟度會增高。

在Robert Kegan看來,自我發展還有下一個個體化階段(interindividual),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夠理解和遵守某些社會規則,還能意識到遵循的方式並非單一的,比如公平、誠實、勇敢並不是只有唯一的表現形式,同時認識到這些規則之間可能發生矛盾和抵牾,並能根據不同的場合進行靈活地權衡和判斷。

在朝向最後這一階段發展的過程中,有些人會發生某種倒退。因為他們看到曾經認定的價值體系內部存在著諸多矛盾,他們不願接受這樣的事實,反而會否定之前遵循的標準,比如有些人會覺得善良只是懦弱、誠實只是愚蠢,有些人最後變得完全以自身利益為導向。

3.走向成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很多人對成熟的理解。這與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相對應:外向性自我意識(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在對自身的察覺上,我們會察覺到自己身體感受的變化、內心情緒的起伏,這屬於個人性自我意識。而外向性自我意識強的人,能夠高度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系統中的一部分,能意識到自己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並有能力對其進行調整。

外向性自我意識是一種能力。這也就意味著,人們有能力選擇使用或者不使用它。外向性自我意識的人雖然知道在特定場合做出什麼樣子是合適的,但不一定會按照這種要求去展現自己,這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影響選擇的部分了。

除了早年經歷對外向性自我意識有所影響,這種「知世故」的能力也是可以習得的。參加不同的社交活動,觀察和理解不同場合下參與者的言談舉止,我們可以按照這些要求去「扮演」屬於自己的身份,從而更敏銳的認識和識別外界的要求。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從一個人在特定場合下的行為去判斷其是否成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成熟的人也可能不遵循某些既定的要求,而某些言行看似成熟的人也可能並非真正的成熟。下面說是兩種典型情況:

1.任何場合都能靈活應變

上面談到「假我」強大的人往往能夠在不同的場合下表現得體,但是與他們近距離相處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發現,他們看似成熟的行為卻給人一種「程序化」的感覺。或者說,他們雖然能夠按照社會要求的樣子與人相處,但他們總顯得不夠「真摯」,很難讓人感到彼此間心靈上的交流。這是為什麼呢?

「假我」其實是嬰兒在早期應對受挫經歷的一種防禦性結構。在糟糕的養育環境下,嬰兒可能很早就展現出較好的智力表現,而溫尼科特將之稱為「分裂的智力」,這種智力與「真我」是隔離的,無法在慾望、情緒的表達和調節上展現出來。

所以,面對這樣一個在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的人,我們卻總感覺到情感上的隔離。如果說,這種人在社交上是成熟的,那麼他們虛弱的「真我」在情感的發展上卻是不足的。

2.凡事都要分出黑白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會發現,有些成熟的人過於嚴肅和刻板。他們對生活和世界有著一套非常清晰和穩定的價值觀念,他們喜歡對事情下判斷,總想辯出黑白來,比如他們可能覺得說謊就是錯的,哪怕是白色的謊言。

這樣的人往往是自我發展固著在制度階段的人,他們相信世界會因明確的規則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拒絕生活中的模糊性,覺得放任曖昧不清的局面不管,是不負責任的、孩子氣的,所以他們想要用自身「成熟」的力量去廓清生活中的團團迷霧。

然而,生活中總有不確定性的時刻,總有難以釐清的糾纏,甚至在某些矛盾的地方恰恰保存著我們的人性,不應該被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斷。可以說,他們奮力追求成熟,最後又被成熟所限制。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1.努力建立堅實的自我

社交成熟離不開發展良好的自我。你只有直到「真我」的模樣,才能夠不在適應社交要求時迷失自己。甚至到最後自己都分不清哪一面是自己的真面目。

此外我們必須足夠自尊和自愛,這能夠讓我們在面對他人和世界的時候,不會輕易將自己放在次要位置,不會貶低自身的需求和慾望,而是以一種平等的心態來面對,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去取捨和調整。

2.確定自我與環境的邊界

無論是領導同事在工作上的要求和配合,還是親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交往和互動,我們在建立自我的過程中時時受到外界的衝擊,可能讓生活混亂不堪。

這時,不要簡單地否定自身,也不要武斷地反對他人,最需要做的反而是在認知和情感上肯定兩者的共存,去分辨混亂的狀態里是否存在著分清自我和環境的可能性。

哪些是外界造成的,哪些是自身產生的,哪些需要自己來負責,哪些是不是自己需要妥協的。在類似的實踐中,我們能越來越清楚自身和環境的邊界,也更容易察覺他人對我們的要求,以及自己本心的渴望。這有利於我們權衡應該多大程度接受外界的要求,同時不傷害到自己。

3.接受規則,也接受矛盾與複雜性

對於習俗、規定和制度,最好的態度是將之作為我們建立個人價值體系的材料,而不僅是將之看作急於反對或嚴格遵守的「鐵律」。一個成熟的人是具有靈活性的人,在任何事情上,ta的反應都不是僵化的。正誤的標準不是絕對的,好壞的界限也不是唯一的。

或許你已經發現,社交成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真正的社交成熟不是終於學會了一套如何應對各種人、各種場合的秘訣,更可能是我們明白了自身和他人永遠都是一樣的值得被考慮,明白了在兩者變動的關係中並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法則,所以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矛盾而複雜的事實,並努力在每一次的具體情況中審視自己建立的一套價值觀念,再作出最合適當下的決定。

當你發現你無法用絕對判斷的句式,簡單說出你自己的社交原則;同時應對社交場景又不再讓你焦慮不安,你可能離社交成熟就不遠了。

到最後你會發現,你有了足夠純熟的能力去理解社交場景對你的要求,但也有了足夠了自尊自愛不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過於不適,同時還有了足夠清晰的人生哲學去作出「要多大程度符合社交要求」的自我決定。

今日互動:你覺得你在社交中成熟嗎?你的困難是什麼呢?來留言區和我們分享吧~

在人群中不自在,但不想變得世故|什麼是社交中的成熟?

References:

Brown,J.(2014).The self.Psychology Press.

Kegan,R.(1982).The evolving self.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hler, M. S. (1975).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antile neuro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23(2), 327-333.

勞拉·德底維爾(2017).《溫尼科特新解》(劉玲 譯).商務印書館.

喬納森·布朗&瑪格麗特·布朗(2015).《自我》( 王偉平 陳浩鶯 譯).人民郵電出版社.

KY作者 / 夏超

編輯/KY主創們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8-12-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生命為什麼會出現這這麼多怪事呢?
在這個月犯了心臟病,死亡率最高!快告訴家人!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