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央行又出了新的貸款政策,但能不能扭轉大家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還難說

央行又出了新的貸款政策,但能不能扭轉大家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還難說

央行又出了新的貸款政策,但能不能扭轉大家對經濟的悲觀預期還難說

不管是到銀行存款賺利息、放貸賺利率,還是買房買股票,這些最常見的金融活動其實都是由預期支撐起來的。而作為一國金融決策中樞的央行,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管理預期。如果這個預期在短時間內劇烈搖擺,就會擾亂市場,造成投資信心低迷、經濟停滯。

12 月 19 日晚,央行出台了新的面向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需求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即「TMLF」),各銀行可以向央行申請報批,然後向企業發放貸款。這種貸款的年利率是 3.15%,比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即「MLF」)的 3.30%還低。意思就是讓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借到錢,然後維持運轉,保住就業,從而保住社會消費能力,進一步促進企業經營狀況改善。

實際上這是為此前在金融去槓桿過程中的偏差所導致的企業經營困難狀況作出補救。

從 2017 年開始,信貸的收緊讓很多企業遇到經營困難。比較明顯的例子是 A 股上市公司,發債困難,加上再融資新規、質押新規大幅削弱了融資能力,股權質押成了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核心融資資金來源。不幸的是,A 股自身的問題還疊加了不確定的貿易摩擦預期,導致股指不斷下滑。股價高位時的質押融資,到了股價低位時就遇到大面積平倉危機。

直到 9 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即「PMI」)跌到 50.8%,進出口數據都跌到年內低點時,金融委辦公室才召開金融市場預期管理專家座談會。

然後 10 月份,多個部門、地方政府開始出台民企紓困政策。深圳國資委率先著手斥資數百億通過股權投資和低息放貸方式化解上市公司平倉壓力;隨後證監會重新允許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還債;副總理在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採訪時要求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

但臨急放貸,也容易出現救的企業不一定值得救的問題。例如,從事水資源治理業務的博天環境剛拿到江蘇銀行北京分行 1 億元的紓困貸款,股東就發公告打算清倉減持;又如,北京海淀國資委給三聚環保提供60-80 億幫助,但三聚環保在賬面上有四五十億現金卻無利息或理財收益,很可能涉及財務造假。

而且,企業經營困難,投資信心低迷,居民消費下滑的趨勢,不是能一夜之間扭轉的。

到了 12 月,製造業 PMI 跌到 50.0 的榮枯臨界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單月同比增長8.1%,是 2008 年以來的新低;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貸款利率也沒有降低。

其實在危機時刻,央行該救什麼企業、怎麼救、怎麼扭轉悲觀情緒,美聯儲是個好示範。

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後,美聯儲救的是房貸美、房利美,它們底下的資產是抗通脹的房子;而讓雷曼兄弟這樣實際上沒有硬資產的金融公司自生自滅。這為美國後來的經濟復甦、現在的再次加息打下了基礎。

所以,現在央行、地方銀行、國資委出手救的,不該是 P2P 的個人信貸、OFO 的單車、業績造假的三聚環保等等這類資產,因為這些資產是不會隨著放寬貸款、放寬貨幣政策而升值,反而只會加速貶值。只有救實業、穩定政策趨勢,才能讓眾多企業走出困境。

題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我們說「這人太油膩了」的時候,我們在說什麼?|100 個生活大問題
以 Vans 為首的品牌高速增長,母公司拆分牛仔業務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