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建立之後,為何沒有像唐朝一樣,控制整個西域地區?

明朝建立之後,為何沒有像唐朝一樣,控制整個西域地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全力向西北地區發展,例如漢朝、唐朝等比較強大的政權,都逐步向西北、中亞地區擴大自己的勢力。但是,明朝建立以後,西部的疆域只延伸到了甘肅的西部地區,並沒有繼續向西北擴展。作為一個標準的中原王朝,明朝為何沒有沿用之前的發展戰略,向西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呢?

一、絲綢之路曾經是東西方最重要的貿易通道

從漢朝開始,絲綢之路就成為了東西方之間最重要的貿易通道,雙方互通有無,共同盈利,這對雙方都有好處。因此,漢朝之後的曹魏、西晉等政權,費盡全力也要保證絲綢之路的暢通。在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不斷,絲綢之路暫時斷絕。但隋唐先後統一之後,都開始不竭餘力的向西北發展,唐朝的勢力甚至延伸到了中亞地區。中原王朝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對自己的經濟發展有利。但是從宋朝開始,由於西夏國阻斷了絲綢之路的貿易,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應運而生。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海洋貿易逐步取代了陸地貿易。在明朝統治時期,航海技術進一步發展,明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海洋貿易上,根本沒有精力開通西北的商業通道。

明朝沒有向西北發展,其實也有自己的難處。在清朝之前,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都會面臨北方草原的威脅。秦漢時期的匈奴、魏晉時期的鮮卑、隋唐時期的突厥、兩宋時期的遼金,到了明朝統治時期,則變成了蒙古勢力。被趕回北方草原之後,蒙古勢力一直不斷的反撲,希望重新進入中原地區。明朝為了抵禦蒙古勢力的進攻,明朝在北方邊境上建立了九邊重鎮,也進行了好幾次大規模北伐。但始終沒有徹底擊敗蒙古勢力,直到明朝滅亡,蒙古勢力始終都是明朝很大的威脅。自己的國防任務很重,明朝沒有多餘的時間和能力去染指西北地區。古代的中原王朝都是先擊敗北方草原政權,解決了後顧之憂以後,才向西北發展。明朝沒有做到關鍵的一步,自然也就無法向西北擴大自己的勢力。

二、明朝有自己的計劃和想法

首先,我們看一下西北地區的形式。在明朝統治的前期,西北地區有吐魯番和哈密兩個割據政權。這兩個政權的實力都不算很強,依靠明朝的家底,消滅這兩個政權沒有任何的難度。但這兩個政權已經向明朝稱臣納貢,在這樣的情況下,繼續進攻就沒有任何的道理。明朝熱衷於維持自己的宗藩體系,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不願意去染指西北地區。在中亞地區,則是強大的察合台汗國,這是蒙古帝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國家。察哈台汗國雖然已經和蒙古大汗分家,但與明朝仍處於半敵對的狀態。如果明朝消滅了吐魯番和哈密兩個小政權,就會與察哈台汗國直接接壤。面對北方強敵,明朝已經非常吃力。如果西邊再出現強鄰,這不是明朝原因看到的。因此,明朝更希望留著哈密和吐魯番,作為緩衝區。

在明朝統治的中期,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雄踞西亞地區,對來往的商人們徵收高額的賦稅。中西方的陸地貿易基本斷絕,只能通過海洋運輸。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西方國家開始了著名的大航海運動。我們講一下西北地區的情況,在西北地圖,吐魯番吞併了哈密,葉爾羌汗國崛起之後,又吞併了吐魯番。其實,在吐魯番進攻哈密的時候,明朝曾經進行干涉。但自己根本力不從心,最終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葉爾羌汗國基本上控制了整個西北地區,勢力很強,並沒有向明朝稱臣。此時的明朝出現了嚴重的倭寇侵擾,明朝已經自顧不暇,根本就沒有精力再染指西北。當然,明朝自身的衰敗也是很大的原因,這是明朝的實際情況。

三、明朝的精力有限,根本沒有能力

在明朝統治的中後期,明朝內部已經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在東南沿海地區,倭寇不斷的侵擾。在北方邊境,蒙古俺答汗前後幾次大規模南下。明朝面臨著內憂外患,基本上斷絕了染指西北的想法。隨著明朝的國力衰敗,如何處理內部事務成為了主要問題。到了明朝的末期,西北地區的防線其實已經開始不斷的收縮,明朝主動放棄了一些比較遙遠的要塞和衛所。此時的明朝已經遇到了強勁的對手,那就是在東北地區逐步崛起的後金政權。與後金軍隊的作戰中,明朝軍隊屢戰屢敗,明朝開始轉向經營遼東地區,連西南土司的問題也不得不滯後。在這一階段,明朝已經連窺視西北的想法都沒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替鏡歷史 的精彩文章:

劉備佔領了至關重要的漢中,曹操的計謀為何仍高於劉備?
明朝與清朝的大凌河大戰,4萬明朝軍隊,為何全軍覆沒?

TAG:興替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