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看不見的奧特曼與絕望的媒體發表會

看不見的奧特曼與絕望的媒體發表會

作者:煌言

封面:Eiji Tsuburaya: Master of Monsters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摘要

1966年4月1日是新番組《奧特曼》第一次向世間公開的日子,奧特系列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事件之一,然而成了個充滿尷尬和絕望的發表會。

【本周的奧特系列通鑒?初代奧特曼篇】

第十五回 奧特曼,絕望的媒體發表會

1966年4月1日是新番組《奧特曼》第一次向世間公開的日子,既是發表會也是攝影會。各種相關情報對大眾解禁,各角色和演員的模樣也第一次亮相,眾多媒體的記者和攝影師聚集在現場。

這時《奧特Q》已經放送了一個季度,取得了平均收視率接近35%的超絕爆發級人氣。所以後番組新作的發表,也早就受到世間的高度注目,各媒體不趕來現場搶新聞不行。地點在《奧特Q》和《奧特曼》的攝影場地,東寶旗下的二線攝影所,東京美術中心。俗稱美中,這裡直到《大決戰!超奧特8兄弟》那年,都是奧特系列的主要攝影所。

這就是之前在連載的第二回,曾經透露過隻言片語的那天了。是奧特系列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質的事件之一,然而成了個充滿尷尬和絕望的攝影會。那天,到了預定的開始時間後,又久候多時了。各相關製作職員和演員已經早在舞台上站好,台下各媒體關係者舉著相機也早已就位了,然而關鍵的主人公奧特曼還遲遲沒出現。現場躁動了幾十分鐘,終於,舞台一側的小門打開了。

第一個走出來的人,是製作局東京放送電視台(TBS)番組宣傳部的攝影師。緊接著第二個走出來的是鈴木俊繼,《奧特Q》特殊技術班的領班助監督,此時也正在擔任《奧特曼》的領班助監督。只見鈴木正在引導著身後的人,原來在他的身後,奧特曼的模樣才緩緩第一次出現在眾人眼前。但是奧特曼不是自己走出來的,他的一左一右各有一個人,是《奧特曼》特殊技術班的操演助手,分別牽著奧特曼的兩隻胳膊。走出來了,發現奧特曼的身後還有另一個人,是操演技師沼里貞重,手在扶著奧特曼。

我們已經說過《奧特曼》的製作現場,最初3本的本篇監督任命為飯島敏宏,TBS出身的那個演出家。當時他正站在台上,當然立馬就察覺到不對勁了,怎麼奧特曼要合計4個人的協助走出來。接下來看奧特曼走路的動作,明顯腳正在靠觸覺探查路面周圍,也就是說,簡直是盲人的動作。莫說是各媒體關係者以及世間大眾這時是第一次見到奧特曼,連飯島本人這也才是第一次。晚年飯島年過八旬時,回憶起當時第一天見到盲人奧特曼就是這麼描述的,那時的場景還能鮮明地在記憶中蘇醒,某種意義上是與人生相關的衝擊性的相會。

普通的情況下,就拿之前《奧特Q》中各回登場的怪獸來說,現在俗稱的皮套這玩意兒,造形完成之後當然會讓演員有試穿的。這是開機前很早的階段,連本篇班和特殊技術班都還沒分出來。可是奧特曼的這個服裝,造形作業卻極端地遲到了。不但連試穿的機會都沒有,發表會的這天就是飾演者古谷敏第一次穿上這衣服,而且本篇班都早在半個月前的3月16日已經開機了。

本來開始作業的時間倒也不是很晚,上回說到2月份拿下古谷敏讓他終於同意出演,緊接著第二天成田亨就帶著他去量尺寸了。從頭到腳都要很嚴格地量,因為奧特曼的衣服造出來會是緊身衣,嚴格按照古谷這個人的精確尺寸來造。素材是跟造潛水服一樣的橡膠,好吧不過既然習慣了叫皮套這麼多年那就皮套吧,另外當時還是2月份所以要脫衣服量很冷的。

接著造面具的素材有兩層,外層是纖維增強複合塑料,內層緊貼著臉的是乳膠。所以需要取臉型模具,於是需要古谷躺下,罩上臉封上眼,鼻子里也塞上棉花,然後緩緩注入乳液之後凝固。奧特曼的造形師是佐佐木明,成田在大學的學弟,後來也是假面騎士1號2號的機車旋風號的造形師。

回去等造形作業了,古谷這邊就開始正經考慮關鍵問題了,這個奧特曼到底怎麼演啊?可以參考的材料啥也沒有,第一沒有皮套演員這種行業,第二沒有以前的奧特曼因為他自己就是初代,就算去問在東寶演了十幾年哥吉拉的前輩中島春雄也問不出答案來的。第一反應當然只有還是問成田,可成田說你問啥不好,問這我也是懵逼的,介紹個人叫金城哲夫你自己去問吧。

3月下旬古谷去圓谷特技製片廠的文藝企劃室了,比他年長整整5歲一天不差的金城室長沉吟良久,最後只能蹦出3句話。第一,奧特曼不是人。第二,但奧特曼也不是機器人。第三,奧特曼是宇宙人。你看看這3點,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感覺簡直是廢話。

要是你從沒見過奧特曼,你自己想像一下光憑這3點,腦子裡能不能生成概念奧特曼怎麼演。小金說,所以呢,總之奧特曼無論是表情還是動作,肯定跟正常人是不一樣的。至於是個什麼樣,那得請你自己思考了,小敏自己塑造一個古谷奧特曼出來吧,跟特技監督一起走一步看一步。

我們都知道,奧特曼的面具有分A型、B型、C型的3種,把A型臉叫硫酸臉也不止十年的事了,但是一般很少有認真談,為什麼最初那個A型臉會搞成硫酸臉了。因為最初的預定,是要讓奧特曼有表情的,嘴巴也能一張一合的。本來就是個宇宙人嘛,沒表情才比較奇怪。又不像美帝那些遮臉的超級英雄,或是後來的假面騎士,定義上就是戴了面具的,所以臉上會沒動作。「假面」是什麼意思,就是面具的意思,超級戰隊也是定義穿上強化服戴上面具的。

上面剛說的面具分兩層造形,內層乳膠貼著臉就是這個目的,要能接收到內部演員的面部動作。但是下巴能開閉,臉部還分兩層感應表情變化,時間稍微久一點,面具上就能體現出變化殘留的這種痕迹。所以呼吸加表情動作,最後就形成面部坑坑窪窪,也就是所謂的硫酸臉。尤其是嘴部,你仔細看A型面具,從嘴唇有一條橫著的紋路延伸到整張臉,那就是下巴一張一合形成的痕迹。

其實早在造形作業動手之前,別說是製作前線了,就光是TBS自己內部,也分成兩派不同的意見。一派是有表情派,代表人是編成局影視部的演出家飯島敏宏監督。另一派是鐵假面派,理由是洋人就是喜歡那種無表情的面具,尤其米國爸爸覺得這樣有逼格。持這一派觀點的代表人,是編成局企劃部的大谷乙彥,他是在TBS米國分公司營業部干過的人,對爸爸國的人的喜好掌握得清楚。

我們之前已經說過數次,《奧特Q》到《奧特曼》這些電視劇由於製作費過於龐大,所以TBS一開始就不得不以借著圓谷英二的名聲,出口到洋人地盤為前提的。因此米國市場是個重要考慮對象,片中的設定、人名、場面等等都力圖排除日本風格和日本人的日常私生活,盡量做到一般化的原因以前也說過。

於是雖然一開始有表情派佔了上風,但是既然出現了挫折,也就馬上向鐵假面派一邊倒了。英二老爹去視察了現場後,跟佐佐木明說既然如此這條方針就改進好了,這才之後做出了B型面具,再到末期又改進出C型。A型以外這麼幾十年間,面具就不再用那樣的分兩層了,直接就是纖維增強複合塑料來造。

以前的附屬短篇中我們講解技術,講解過設計、造形、機電、操演,僅就奧特曼這個角色本身的現場作業來說,再明確一遍具體的相關人員。第一是外形長相的設計師,這都知道是成田亨,也擔任的是《奧特曼》的特殊美術監督(特美監督)。第二是造形師,剛也說過了是佐佐木明。第三是造形好後負責機電的,精確對於奧特曼來說,也就是發光的眼睛以及彩色計時器那部分。負責人叫倉方茂雄,也是整個《奧特曼》中負責各怪獸的機電部分的。第四是操演技師沼里貞重,就是前面剛說的扶著奧特曼走上舞台的。第五那就是演員了,在這兒是古谷敏。

奧特曼有人演了還要操演技師幹什麼呢,操演的工作範圍本身很廣泛,本質是操作鏡頭中的物體來配合演出。比如如果精確到個體怪獸身上,可能是控制他的尾巴怎麼動,嘴巴什麼時機張開吐些什麼東西出來。精確到奧特曼身上呢,就比如控制彩色計時器什麼時候閃爍。

於是沼里貞重就順帶著有了個任務,平時他都是主要協助古谷的人,相當於在現場專門照顧好奧特曼的。因為操演技師的工作本質終究是,確保一切在鏡頭範圍內的物體,符合正式攝影時演出上的需要。比如穿上和脫下奧特曼的衣服和頭套,這套工序還是很繁雜的。古谷一個人難以完成,平時主要就是靠沼里幫著他,再所以那天上台時也是沼里扶著他。

上面明確了,僅僅奧特曼單獨一個角色本身,要塑造完成就需要至少5個核心人員。那麼話說回來當時是個什麼情況和階段,成田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了,佐佐木正在進行造形作業。接下來需要的是,造形完成後負責機電的倉方來繼續完善,最後正式在現場時是古谷和沼里的配合。但是就卡在造形這一步了,造好的奧特曼衣裝遲遲不到,倉方也就不可能開始機電方面的作業。最晚在4月1日的那個發表會攝影會之前,機電作業肯定是必須完成的。

然而最後居然事態變成,直到3月31日大晚上了,衣裝的成品仍然沒有擺在眼前。倉方只能一直等著下不了班,成田身為總負責人特美監督當然也急,古谷也在場他得等著試穿。那時又沒手機更沒微信,電話座機聯絡算是聯絡過了,但這沒有即時性。等到夜裡成田說算了,小敏你先回去吧,明天你是主角可得休息好,我們倆接著等送來後把該乾的事幹完。

當天夜裡緊急需要完成的事,可不止機電作業一項,還有一件是奧特曼的眼睛那裡。造形時眼睛採用乳白色的,這樣才無法從外面看到內部的機電設備,但是這樣就有個問題,穿進裡面的演員看不見外面。以前的附屬短篇講解技術時也講過,一般怪獸的造形作業中,演員穿在裡面時眼睛的位置相當於是在怪獸的脖子部位。而這回奧特曼不一樣了,就是按完全吻合古谷的身材來造的,面具的眼睛位置即是古谷穿在裡面時眼睛的位置。

所以怎麼辦,需要各項作業完成後,把面具的眼睛對應古谷的眼睛那個位置,一小塊由乳白色替換成透明的塑料板。這就是為什麼那天晚上古谷也在場,以及成田心裡不是一般地焦急。所以古谷一開始也是拒絕自己先回去的,因為還有眼睛這項事需要搞定,但最後還是被成田趕回家睡覺了。古谷知道他不在場眼睛的事肯定完不成,第二天4月1日早上也迅速到場了,卻大跌眼鏡地發現,原來造形好的服裝仍然沒有送來。

一直要等到什麼時候,發表會預定下午1點鐘開始,到這時還不見蹤影。1點半了,照舊不見,度秒如年,好了終於送來了。沒有任何時間再做任何事,古谷直接穿上就出去了,所以就導致了那一幕,奧特曼根本就是個盲人。當時現場彷彿一切如常,媒體們興奮地拍照會場各種閃光燈,而站在台上的各人心中立馬有千萬匹草泥馬跑過。

飯島監督當時已經是個功成名就的演出家了我們說過,1961年起他負責了長壽電視劇《星期一的男子》,最高收視率達到40%。所以他當時見到這景象時,第一反應是藥丸,我接下了個什麼不得了的片的監督職務啊,雖然才30多歲出頭但怕是要晚節不保啦!畢竟雖然成田有對策,只是沒來得及實施,但台上其他人不知道哇。第一反應當是,本來按預定做好就是這樣的,結果奧特曼成盲人了,意味著正式攝影也將完蛋了。

特殊攝影技師高野宏一,後來《奧特曼》現場的實質主力特技監督,在尷尬和絕望中第一反應是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飯島。這也都是在第二回中稍微講過的情景,最初3本的本篇監督是飯島,而最初3本的特技監督是《奧特Q》後半以來的主力的場徹。他就直接丟了句沒救了,然後悄悄溜出門去找成田了。

奧特曼在台上,應TBS宣傳部的喊聲表達的要求,變換著各種姿勢,來給媒體關係者拍照。到中途有個中場休息時間,然後會換場地繼續。趁這隻有1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成田趕緊拿著傢伙來休息室見古谷了。這點時間決不夠按預定的,在對準眼睛的位置把一小塊乳白色更換成透明的塑料板。但是又必須應急解決奧特曼是盲人這一問題,成田只好簡單粗暴決定,直接在兩隻眼睛上各開一個小洞。

成田當時心情當然是很糟糕的,有怨氣也有哀傷。第一佐佐木遲遲沒能交貨最終導致了這些緊急事態,第二剛剛奧特曼在台上是如此狼狽真心看不下去,第三他現在還不得不在面具上開洞。身為設計者的成田跟別人感情是不同的,這根據自己的設計圖造出來的面具,就相當於是自己的孩子,本來是不可能情願開洞的。不過對古谷還是得心平氣和的樣子,解決眼前的問題要緊。

但當然他內心有多崩潰還是被古谷看出來了,多年後還問起這個事。成田只好說是自己身為設計者當時不合格,設計階段沒考慮好眼睛的位置這個問題怎麼處理。自從那天緊急開洞處理後,從此也就一直順勢按這種方法解決眼睛的問題了,後面B型C型面具也都這樣。就是你如今看奧特曼的眼睛,那兩眼接近鼻子的下方的小黑孔,造成彷彿是奧特曼的眼珠似的,而且還簡直像鬥雞眼的模樣。

所以這是造形作業沒能按時完成,這一偶然事件所造成的延續後世的結果。而這正是成田給眼睛開洞當時,心情很複雜的最核心緣由。因為按照成田原本在設計階段的意圖,奧特曼是談不上有什麼眼珠的。奧特曼的眼睛上,類似鑽石形狀的有棱有面的模樣,意思是他有複眼。

緊急在眼睛上開了洞之後,也不是說立馬就會萬事大吉了,只能說是應個急不至於成盲人。最多就看到個遠方的科學特搜隊隊員穿的隊服是橙色的,但視野還是極端狹小,古谷連自己的腳邊都看不見。後半場是換了個攝影棚,讓奧特曼在特殊技術班的各種樓房微縮模型的布景中,擺出各種架勢繼續讓媒體拍照。其中最難的一個場景是奧特曼要在半空中,所以是用操演班的吊線吊上去的,離地面至少2米高。

很多年後飯島監督問起古谷當時,古谷說那一刻真心感到太恐怖了。因為眼前仍然是幾乎漆黑的,自己被吊了多高也根本心裡沒數,處在一片未知的恐懼中。高野宏一在古谷耳邊對奧特曼作出指示,說做個飛踢的動作,古谷就擺出個後世印象中那種假面騎士的騎士踢的動作,靜止在半空中。然後是操演班的事了,吊著奧特曼的吊線是連接在天花板上的一個索道中,操演班一鬆手讓滑車動起來,繩索便會帶著奧特曼滑下去。

這就形成了奧特曼真的在半空飛踢過去的樣子,橫著對著各種鏡頭。奧特曼保持著飛踢的姿勢,一腳彎曲膝蓋另一腳伸直向外踢出,就這樣順著索道在鏡頭面前左右方向滑過。然而滑向的終點在哪裡呢,沒順利在預定位置落地,而一腳踢到了檯子邊緣的幕壁。幕壁我們也講解過,特殊技術班的攝影現場繪畫有背景的大道具,現在簡單打比方來解釋一下就是說,彷彿巨人奧特曼一腳飛踢出去踢中了本該在千百公里之外的山峰和雲彩。

當然也就摔了個四仰八叉,飯島監督後來回憶描述那天眼前的場景,就說奧特曼彷彿像暴雨雷電的天氣中剛變成了落湯雞的小鳥。這時飯島和高野的眼神對上了,兩人不約而同地望向對方尋求安慰,然後又苦澀地心照不宣,充滿絕望的視線。

攝影棚外,英二老爹正在被包圍著,宣傳部員啊採訪記者啊,一窩蜂地把話筒往老爹跟前湊。飯島知道老爹是大忙人,不料先搭話的卻是老爹。見飯島從攝影棚走出來,老爹從人群中喊了句,辛苦了!飯島回應,啊,早上好……。雖然這時已經是下午了,甚至近黃昏了。不過他們傳媒界的人不管這一套,見了面反正一般都是喊早上好,這條有概念的人大概是不少的。

答完話,飯島就灰溜溜地逃離了現場,反正他今天的任務已經結束了,一刻也不好意思在這裡多留。而被人群包圍的老爹,則滿面正常笑容地轉身,走進了攝影棚,也就是飯島剛出來的發表會場。事後飯島還去探視一下,正撞上再次休息更衣中的古谷。只見擺在他旁邊的靴子,也就是奧特曼的腳,裡面有很深的積水,就跟剛在洪水裡趟過漏進了水一樣。沒不久飯島就反應過來,那其實都是古谷的汗水,驚得他自己也出一身冷汗。

現在我們要至少第3次提到以下這點: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張黑白老照片,所謂圓谷英二正指著奧特曼的鼻子訓話的,背後站著有巴爾坦星人,那就是在這天1966年4月1日的發表會上拍攝的照片。因為《奧特曼》製作順的第1本,就是巴爾坦星人登場回,後來的放映順第2話,好了跟目前為止我們講過的東西都對上號了。這回我們要來看看同一天的,甚至從同一視角拍攝的,老爹對奧特曼拍肩的不同照片:

老爹:奧特曼,怎麼樣?感覺很痛苦嗎?

小敏:是……,全身就像被捆綁得很緊,手腳都麻了。

老爹:能不能好好呼吸?悶不悶熱?

小敏:出了好多汗。

老爹:看得見外面嗎?

小敏:幾乎看不清楚。

老爹:真是很不得了啊……

小敏:習慣了後會好的。

老爹:堅持下去,我們乾的事啊,是夢想啊……把夢想,給孩子們……給孩子們夢想……

【後記】

這個《初代奧特曼史錄》是延續自《奧特系列通鑒》的連載,想必追下來的讀者大體是心裡有數的。目前為止的十五回,相當於就是講述了,從1965年6月《奧特曼》這一作品最初的雛形閃現,到1966年4月製作前線已經完全進入攝影狀態,這期間的故事。再往下就應該是講述各回製作現場的故事了,原本預定中也確實是要逐集講解,有對應性具體性地既講製作進程的現場幕後故事,也解說製作手法特攝技術。

但是這樣最大的弊端就是會太久了,有追過很多的讀者可以有參考的例子,諸如過去我們的番外篇講紀錄片、講《迪迦奧特曼》第49話、講《奧特Q》製作順第1話、甚至隔壁講《初代假面騎士》第1話。這些都是單一例子,意思就是我沒有把握能把每回需要講解的內容,塞進一篇的篇幅內。就算真能塞進,專題連載是以星期為更新周期,如果真要一本正經地把《奧特曼》,甚至以後的奧特系列也盡量逐集講解,那比如光《奧特曼》的全39話就耗去三個季度。

這樣老問題終究還是那個老問題,明年說不完賽文,三年見不得歸曼,五年不可遇愛迪,平成三部作遙遙無期,40周年紀念作要成連載本身10周年……。所以決定果然還是應該修正方向,當下連載的核心路線,應該以講述大脈絡大線索大系譜為首要。並不是說逐集解說現場和技術的方面就此放棄,可以改為別的形式或途徑,比如大系譜講完再回過頭來細說具體,比如只取作品中的重要回詳細解說,比如移到附屬短篇慢慢說。

正式的並未完全決定,如果能有觀眾留言以表明希望當然更好。不過大方向上這個《初代奧特曼史錄》為題的路線應該會停止了,到今天的這回為止正好也是內容上告一階段。但是不用擔心是大方向上出現什麼腰斬,《奧特系列通鑒》一直是《奧特系列通鑒》[http://www.anitama.cn/series/210](當Anitama一直活著時),包括當年夭折的前傳《圓谷百一十年史》在內野心一開始已經放在這兒了。另外就是我也真心好累了,想修整幾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nitama 的精彩文章:

纖細、夢幻、具有少女感,《莉茲與青鳥》的角色設計之道
不鳴則已,一「拳」驚人

TAG:Anita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