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展覽開幕現場

2018年12月16日,「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在廣安市武勝縣寶箴塞開幕。本次展覽由一山作為總策展人,顧振清、馮博一為策展人,楊天娜(Martina Koppel-Yang)聯合策展,謝蓉、張海濤、米諾執行策展。共展出了來自中國和全球其他九個國家的35位(組)參展藝術家的43件作品。

首屆廣安田野雙年展以「守望原鄉「為主題,試圖以當代田野藝術樣本的國際化建構方式,邀請國內、國際藝術家參與公共藝術創作與展示,實現一種以當代藝術的創新意識引領中國鄉村建設、鄉村轉型的文化實踐。

開幕式上,廣安市文聯主席童光輝,總策展人一山,策展人顧振清、馮博一,聯合策展人Martina K?ppel-Yang(德國)及藝術家代表管懷賓、顧問賈方舟分別發表講話,祝賀首屆廣安田野雙年成功舉辦。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廣安市文聯主席童光輝發言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總策展人一山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策展人顧振清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策展人馮博一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聯合策展人楊天娜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展覽顧問之一賈方舟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展覽顧問之一賈方舟

主辦方還請來了武勝縣本地的武術學校的學生們舞獅助興,當地群眾在布展期間即對藝術作品產生濃厚興趣,積極參觀、拍照,並參與部分作品互動。開幕當天,武勝當地2000餘名普通大眾趕到開幕現參觀作品,和藝術家交流、拍照留念。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開幕前的舞獅表演

總策展人一山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比喻,來表示用當代藝術的形式來探索新農村建設的多種可能性。他指出把當代藝術介入到新農村建設之中,是用當代藝術點亮鄉村建設,活化和振興鄉村建設,用當代藝術語境去激活中國的傳統文化基因,用新的藝術形式促進其升級換代,為新農村建設盡當代藝術的微薄之力。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策展人顧振清正在給嘉賓導覽

策展人顧振清對「守望原鄉」做出主題闡釋,在他看來,「守望原鄉「的鄉村建設及其文化實踐,重視的是深化當代藝術家對深度中國的文化根性的挖掘和探究,活化對農耕文明的文化原型和歷史記憶的追溯和認知。從事全球知識生產和當代藝術實踐的藝術家、策展人來到廣安武勝,深入田野,深入鄉村,介入、參與當地生態鄉村的社會建構和景觀生產,活化、優化傳統農耕文明積累下來的生態觀和生態智慧。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當地村民為藝術家、顧問、布展團隊代表獻上當地特產

策展人馮博一寄期望於首次廣安田野雙年展與鄉民能夠提示出對文化時空和自然生態的環保新概念:即以廣袤的鄉村而延伸出藝術與公共空間的特殊景觀,構成一種有意味的轉化。從而形成當代藝術和鄉鎮田野之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的關係,乃至具有「無牆美術館」的作用與影響。是為構成當代藝術的未來在展覽策劃和視覺效果呈現的關鍵所在。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展覽 現場

聯合策展人Martina Koeppel-Yang,從德語「Heimat」(中譯「原鄉」)這個語詞出發,來引伸其更廣泛的語義。一方面,它代表一種有意識或潛意識的行為,把周圍的環境置於一個有意義的秩序,傳達認同和自我意識。在這次展覽中,「Heimat」的浪漫懷舊思想與烏托邦和參與式思想一樣多姿多彩。藝術家們在現場創作,他們的作品既反映當地環境原有的結構,同時提出對這些結構另類的當代解釋。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現場觀眾在和陳文令的雕塑作品合影

展覽顧問賈方舟認為舉辦這樣規模的「藝術返鄉」的文化活動,所表達的正是復興鄉村文化的意願,從而使失落的鄉村文化重新煥發出新的光輝。因此,振興鄉村文化不是回到過去以農業文明為特徵的鄉村文化,而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造新的、屬於這個時代的、城鄉一體的文化。「守望原鄉:廣安田野雙年展」,正是邁出了振興鄉村文化的第一步。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展覽現場 -王度作品《龍女的玉簪》

參展藝術家大多進行不止一次的實地考察,緊密結合當地環境與文化背景,從自我觀察的角度切入進行實地創作。他們的出發點各不相同,有的就地取材並邀請當地村民參與作品創作,有的根據寶箴塞和段家大院的歷史背景虛構故事,有的將場地環境營造成聲音劇場把川劇原聲融入作品,有的則將把對農民的深切關懷和對土地的美好願景以藝術方式留在展覽景區。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展覽現場 尹秀珍作品《南極》

來自中國和全球9個國家35位(組)藝術家位以多樣化的藝術方式,其中包括雕塑、裝置、影像、繪畫、聲音、事件等不同媒介的藝術創作,來積极參与廣安田野雙年展。以國際化視野來實踐當代藝術介入鄉村建設,帶動當地經濟與文化發展,接下來會發生的種種改變與諸多可能性,也是我們共同的期許。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守望原鄉」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

總策展人:一山

策展人:顧振清、馮博一

聯合策展人:Martina K?ppel-Yang(德國)

執行策展: 謝蓉、張海濤、米諾

顧問:賈方舟、清水敏男(日本)、Claus Mewes (德國)、Felicity Allen (英國)

展覽統籌:林怡、遊藝

主辦:武勝縣幸福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承辦:藝琅國際

開幕時間:2018年12月16日

展期:2018年12月16日-2019年5月10日

地點:中國廣安?武勝 ?寶箴塞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Baatarzorig Batjargal & NominBold巴特爾佐力格 &諾敏(蒙古)、Mathieu Briand馬修?比安(法國)、Christian Boltanski 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法國)、陳文令、Jacob Dahlgren 雅各布·達爾格倫(瑞典)、范勃、馮峰、管懷賓、何工、洪易、焦興濤、Sakarin Krue-On薩卡琳?克魯昂(泰國)、Antti Laitinen安迪?萊提寧(芬蘭)、李波、Kyung Ho Lee李京浩 (韓國)、李槍、林嵐、林延(美國)、劉建華、劉旭光、PO PO(緬甸)、孫原、宋冬、隋建國、王度、王思順、徐坦、楊詰蒼(德國)、楊千、楊牧石、楊心廣、尹秀珍、應天齊、張震宇、鄭國谷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守望原鄉 — 廣安田野雙年展」展覽場地包括:寶箴塞、段家大院、荷塘及周邊

寶箴塞始建於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秋,佔地26000多平方米,8個天井,108道門,塞牆高6.5米,寬0.4至1.5米,長560米。塞為東西走向,平面呈不規則銀鋌狀,首尾闊,中間狹長。塞牆用條石砌成,依山而築,地勢險要,最高處達10米,周長2000餘米。

段家大院(面積約20000平方米)是寶箴塞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建有朝門三道,戲樓、看台、花園三座、天井、水井、飯堂、倉儲、廁所等生活設施十分完備,院壩由1.5米的條石鋪成,數十米的迴廊使整個大院連成一體,構成了開然壁回的四合院落,是古院建築中的典範,有極高的古院建築之研考價值。

關於廣安:

廣安市位於四川東部,面積6344平方公里。1998年7月國務院撤銷廣安地區設立的地級市,人口470萬。北宋開寶二年(969)取「廣土安輯」之意設廣安軍,為歷代建制之始。廣安人文薈萃,英才輩出,養育了世紀偉人鄧小平同志,自然風景和人文勝跡獨具特色。農業物產豐富,盛產糧、油、豬、繭、果,素有"金廣安(玉米),銀岳池(大米),紅武勝(高粱)"的美譽,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絲綢之鄉。

關於武勝:

武勝縣地處廣安市西南部,位於重慶「1小時經濟圈」內,川東北地區的門戶。武勝縣城位於縣境中部,嘉陵江穿城而過,期間分布長灘寺河等眾多河流,歷來有「隴秦雨水匯嘉陵,千里江流繞古城」之說。

有記載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先巴文化和巴文化土壤深厚。秦漢為巴郡地,南朝齊(479—502年)始置漢初縣,1259年2月,蒙哥率軍攻打重慶釣魚城,武勝是駐軍重鎮。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設武勝軍,後升定遠州,武勝一名由此而來。武勝建置多次變更,1914年,奉北京政府令,四川省定遠縣定名武勝縣,今已百餘年。

近年來,武勝縣大力挖掘地方人文資源,提煉具有武勝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以幸福美麗新村為載體,開展送文化、種文化、展文化等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展覽部分作品展示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安迪?萊提寧 格子花園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巴特爾佐力格 &諾敏 白色《盜夢空間》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巴特爾佐力格 &諾敏作品《 Ger》外觀(中間蒙古包)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波爾坦斯基《還願》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陳文令 《港灣》

2018廣安田野雙年展開幕 看當代藝術如何走進鄉村生活

馮峰 入侵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網 的精彩文章:

愛德馬攜手眾冠軍創新體育事業發展模式
「君子風 中國竹 流杯雅韻」全球華人詩書畫創作大賽獲獎作品展

TAG:中國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