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國欠下140億強行賴賬,遭拒後直接滅掉債主國,結果倒貼兩千億

此國欠下140億強行賴賬,遭拒後直接滅掉債主國,結果倒貼兩千億

原標題:此國欠下140億強行賴賬,遭拒後直接滅掉債主國,結果倒貼兩千億


俗話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現實往往是欠錢的人成了大爺,債主變成了孫子。實際上,這樣的事情上升到國際社會,也是存在的。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欠了科威特140億美元債務,無理要求免除遭拒後,一怒之下24小時吞併了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在薩達姆的授意下,伊拉克10萬大軍越過邊境,在坦克的掩護下發動了對科威特的閃電攻擊戰,24小時內佔領全境,宣布科威特成為伊拉克的第十九個省(巴士拉省),從而又引發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伊拉克和科威特是鄰國,在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力挺伊拉克,那麼為什麼伊拉克迫不及待吞併科威特呢?還得先從兩伊戰爭說起。


1979年,薩達姆成為伊拉克總統,在此期間伊拉克國力達到鼎盛,因為石油發家致富,軍事實力大增。在強人薩達姆的帶領下,伊拉克有了稱霸海灣地區的野心,1980年伊拉克主動挑起戰爭,兩伊戰爭爆發,讓薩達姆沒有想到的是伊朗比想像中難打多了,8年間兩國互有勝負,但總體都是兩敗俱傷,伊拉克軍隊陣亡18萬,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高達3500億美元。在戰爭前,伊拉克還有350億美元外匯儲備,戰爭結束前夕已經欠了700多億美元外債,其中140多億美元是欠給科威特的。8月20日,兩伊雙方正式停止戰鬥,而伊拉克已經迫不及待入侵科威特了。薩達姆為何這麼做?



首先是債務問題。伊拉克陷入戰爭泥沼8年,國力大損。伊拉克希望海灣國家降低石油產量,提高石油價格,然而增加石油收入恢復經濟。結果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國家增產,導致原油價格補增反跌,伊拉克為此損失了200多億美元收入,因此懷恨在心。戰後,伊拉克認為自己是在為整個阿拉伯世界對抗波斯世界,自己付出巨大犧牲,而其他阿拉伯國家則袖手旁觀,於是要求科威特免除140億美元債務,結果遭到拒絕。這是伊拉克想吞併科威特的其中一個原因。


其次是石油原因。一方面,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部分石油在地下是相通的,誰都不想讓對方佔便宜。另一方面,科威特石油也很豐富,靠著石油人均收入比伊拉克闊多了,伊拉克想佔領科威特,繼而再打算拿下沙特等國,控制整個海外地區的石油資源,以實現圖霸海灣地區的美夢。


再者就是為了爭奪出海口。看地理位置,科威特正好擋在了伊拉克通往波斯灣的口子上,再加上兩國存在邊界之爭,伊拉克有理由佔下這塊戰略重地。


當然,薩達姆上台後這麼狂妄,也為伊拉克後來被打得「國之不國」埋下了禍根。兩伊戰爭期間,雙方打得兩敗俱傷,美國可以不強硬插手,但伊拉克侵入科威特引起了國際社會普遍不滿,美軍得到了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一個月不到就打垮了伊拉克,重點摧毀了石油工業、交通等基礎設施目標,伊拉克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還得向科威特支付戰爭賠款。海灣戰爭前,伊拉克人均收入能達到4000美元,戰後人均收入下降到4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3。薩達姆,為這次愚蠢而狂妄的野心,將整個伊拉克都賠進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之盡 菲 的精彩文章:

朱棣的一著臭棋,破壞了朱元璋在北方的戰略構想,後患無窮
中國史上唯一被滅十族的大臣,用了七天才殺光,共誅殺873人!

TAG:路之盡 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