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資治通鑒》中的10句經典名言,細細品味,感悟人生!

《資治通鑒》中的10句經典名言,細細品味,感悟人生!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編撰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全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資治通鑒》中的10句經典名言,細細品味,感悟人生!

1. 若誠不盡於己 而望盡於人,眾必怠而不從矣。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如果自己不忠誠,而希望別人忠誠,那人家肯定不會聽你的。

2. 同惡相濟,自絕於天。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紀》。幹壞事的人互相幫助;那真是自絕於天,無藥可救了。

3. 危人自安,君子弗為也。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紀》。危害別人來使自己得到安全,有德行的人是不肯這樣做的。

4. 仁不輕絕,智不簡方。

出自宋·司馬光《戰國策·燕策》。心地仁慈的人,不輕率和人絕交;富有智慧的人,不總慢別人。

5.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出自宋·司馬光《戰國策·趙策》。不忘記前人的教訓,這樣以後做事情便可從中得到經驗。

6. 謀泄者事無功,計不決者名不成。

出自宋·司馬光《戰國策·齊策》。計謀一旦泄露了,就不會取得成功;做事情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名於天下。

7. 有功不賞,為善失其望;奸回不詰,為惡肆其凶。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如果對有功的人不給以獎勵,做好事的人便覺得沒有希望;要是對姦邪之徒不給以懲治,做壞事的人就會愈加瘋狂。

8. 不知而不疑,異於己而不非者,公於求善也。

出自宋·司馬光《戰國策·趙策》。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不要隨便懷疑;恨自己不同的意見,也不要輕易的反對。這是大公無私,求取真理的態度。

9. 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周紀二》。誠信,是君主至高無上的法寶。國家靠黎民百姓來保衛,百姓靠誠信來保護;不講誠信無法使百姓服從,沒有百姓的儘力便無法維護國家。這句話是作者對「商鞅承諾徙木者賞十金」而取信於民的歷史故事的評價。

10. 為人上者至公至明,則群下之能否焯然形於目中,無所復逃矣。苟為不公不明,則考課之法,適足為曲私欺罔之資也。

出自宋·司馬光《資治通鑒·魏紀五》。身處上位的人能做到公正明察,身處下位的人是否有能力,便會一目了然。如果不公正明察,那麼,審查機制,便會成為徇私、欺騙的工具。這句話說明了識別人才在於領導能夠做到至公至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儒堂 的精彩文章:

《小窗幽記》十句經典格言,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蕩寇志》中15句民間俗語,短小精闢,越讀越喜歡

TAG:素儒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