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文|石榴

「沒問題的,別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伴隨著熟悉的台詞,萬眾期待的《龍貓》終於重映於中國銀幕,眾多網友刷起「終於把欠宮崎駿的電影票補上了」的情懷梗,讓《龍貓》在上映的第5天,票房成功破億。

曾經的冷門小眾,如今的當紅炸子雞,用來形容當下批片江湖中的日本影片,應當是最合適不過了。

最直觀的表現體現在數字——從2015年的兩部,到2016年的11部、2017年的9部,而這個數字,2018年已經增長到了15部。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原因可以追溯到2015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5.3億、2016年《你的名字》5.69億的「造富神話」,巨大的回報足以刺激這個對好內容極度渴求的市場上的興奮玩家們,在潛力巨大的市場背後躍躍一試。尤其是今年作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日本國政府關於合作攝製電影的協議》,政治上的蜜月在文化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日本影片成為繼美國影片之後的第二大「批片主力軍」。

但當熱潮退去,接踵而至的「投注生意」伴隨著買斷費用的「水漲船高」以及各種私下協議,扎堆於「和風」的中國採購團,也迎來一場階段性的通關考核。


情懷加分,動漫扛鼎

《龍貓》是今年第三部破億的日本影片,也是第三部動漫題材片。

在此之前,《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城堡》和《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分別以2.09億和1.27億的成績,問鼎今年日本批片的票房冠亞軍。

事實上,這已經是連續第四年,日本批片依靠動漫題材在中國票倉之中分得一席之地。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沒人會否認日本動漫對於中國的影響,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於日本影片的啟蒙,大多數人是從動漫開始的。「哆啦A夢」「名偵探柯南」「宮崎駿」這些「國民流量」,都是歷經數十年打造的動漫品牌,而且有著同樣的共性——陪伴一代人的成長。

觀察《龍貓》、《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城堡》以及《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的受眾群體可以發現,其中主流受眾多是20~29歲之間,他們正是看著這些動漫長大的一代人,也是當下的主力消費人群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這也就意味著曾經的動漫大IP開始面臨著目標受眾的變化。換種說法,即這群觀眾所買單的或許並非是動漫,而是回憶。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種回憶還可以用多久呢?

相比於2015年《哆啦A夢:伴我同行》所創下5.3億的票房奇蹟,如今的《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城堡》已經逐漸減退至2.09億。

那麼,如今這些「國民流量」所面臨的危機,是既需要留住這批已經成年的觀眾,又需要吸引新一代小朋友走進影院。

從相關媒體報道來看,編劇櫻井武晴就曾坦言,柯南正越來越「成人化」,「絕對不只是面向孩子的作品」。從早期新蘭CP的愛情輕喜劇,到重視大場面、動作戲的「大片」,再到近幾年對「賣角色」的重視。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暫且不論這種改變對於口碑所帶來的影響,但這樣的做法的確延長了IP的生命,在保有情懷之時,也讓IP在新受眾中孵化出新的生命力


日本批片的三大改變

而除了一如既往的動漫加分項,今年日本批片的發展,的確和往年有很大的變化。

第一大改變,是真人影片數量的大幅度上升。

如果說去年中國引進方擇片還存有「能賺多少是多少」的心態,那麼,今年則是「放開手賭一賭」的心態。

《小偷家族》《鎌倉物語》《戀戀手紀》等日本真人影片,甚至在數量上有壓倒經典動漫IP的趨勢。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小偷家族》在《狄仁傑四大天王》《西虹市首富》等多部影片的夾擊中拿到了9668萬的票房外,今年的日本真人影片,成績都不理想。《浪矢解憂雜貨店》縱使有東野圭吾加持,其票房也未及2900萬,「國民老婆」新垣結衣出演的《戀愛迴旋》僅獲得了1853.5萬票房,9月日本批片扎堆上映,《念念手紀》更是僅收穫了447萬票房。

第二大變化,是成本的上升。

過去批片引進費幾十萬美金,現在百萬美金也只是個下限數字。相關媒體報道稱,一部分話題作品、IP大製作,甚至二輪競價階段都依然有不低於15家買家,拍板價只高不低。

其中,《戀愛迴旋》由入雲端和朗克傳媒以上千萬費用拿下最終版權,成本上升的差價是多少,已經非常明顯了。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但現在的局面是,在引進成本不斷走高的情況下,算上宣發費用,很多影片可能連成本也無法收回。更關鍵的原因在於,在小語種批片已經逐漸向華進發、並取得了不錯成績時,日本真人電影的票房迄今為止還未能突破1億元大關。

第三個則是從自帶流量到重視營銷的轉變。

今年日本批片中儘管有幾部都擁有在日本電影市場頗負盛名的IP或演員,但需要注意的是,僅靠這兩三年的回暖,還不足以撬動中國大眾的「印象分」去購買電影票。

這就意味著,這幾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不能僅靠IP、演員自帶的流量,而需要引進方花更多心思在電影的營銷推廣上。

《浪矢解憂雜貨店》《戀愛迴旋》《深夜食堂2》的中國官博都在運營,而《龍貓》的首映禮現場,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現任會長星野康二、《龍貓》中國形象推廣大使秦嵐、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庵野秀明皆到場參加了,這是以前的日本批片不曾有過的營銷待遇。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2019日本批片未來何在?

當然,今年對於日本批片最大的影響,還是5月9日,中日兩國所簽署的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其中就包含了兩國政府關於合作攝製電影的協議,日本影片引進將不再受進口配額限制。

這意味著「蜜月期」開始到來,那麼如今就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擺在了如今中國批片市場的面前——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影片?

從根本上來講,日本影視對於中國觀眾而言,可謂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在於,喜歡日影、日劇、日漫都有著固定的受眾群體,即使普通大眾並不熟知,但一定聽說過他們的名字。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陌生在於,二次元世界尚且有著相同的價值觀,但三次元在「性相近習相遠」的文化壁壘下,相差甚遠的民族習性讓日本影片中所講述的愛情倫理超脫於中國影迷的理解與青睞範圍之外。就如同部分觀眾的表示:「比起放下手機,這部電影在觀影時需要觀眾做到的第一步是,放下三觀。」

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日本真人電影在中國毫無可行之路。《小偷家族》今年所創下的票房新高的另闢蹊徑,或許可以為日本批片中的真人電影提供一個有效的思路。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小偷家族》的成功的確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多方原因,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名頭在前,被譽為「陽光下的憂傷」的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在後,都是其走上王座的必備元素。

但「金棕櫚」「大師」的名聲顯然不是唯一一個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的因素。負責在中國發行《小偷家族》的路畫影視的總裁蔡公明就曾在接受採訪時解釋道,他們還看中了這一部作品對於家庭和情感的討論,而這恰恰是中國影視市場缺乏的。

體現在觀影人群上,即《小偷家族》的主要觀影群體的多元化——不僅僅是日片愛好者,還更多涵蓋了資深影迷、小資青年和時光、豆瓣深度用戶。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影片的故事和人物雖然都遠離內地觀眾,但人文關懷和特殊的文藝氣質打動了部分小資青年,吸引他們走進影院。

歸根結底,這是多元化時代,外來影片仍處於不斷磨合期的一個縮影,但同時這也是目前日本影片所具有的「天時」與「人和」,以此為起點,期待著未來的「百花齊放」,也並非不可能。

畢竟,回暖不過兩三年,真正的「春天」還未到,一切尚在萌芽。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編 | 鐵皮小鼓

編輯 | 石榴

校對 | 黃平

「Mirror頭條」2018日本批片年終回顧:三大改變迎階段大考

商務合作|約稿轉載

微信:hanyingnan123

微信:Bellaliu10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