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現在中國最長的一條排隊隊伍,估計就是 ofo 退押金的隊伍了。

昨天 ofo 頁面顯示線上排隊人數已經突破 1000 萬,ofo 總部的退押金隊伍也從五樓排到一樓,又從大堂一直延伸至大樓門口的馬路上,可能高達 19 億的待退押金或許會成為壓垮 ofo 的最後一根稻草。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昨天 ofo 創始人戴威在內部信中坦陳自己處於「痛苦和絕望中」,這其實也是一封公開信,向 1000 多萬排隊退押金的用戶承諾 ofo「為我們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為每一個支持過我們的用戶負責。」

戴威甚至表示為了維持運營,「1 塊錢要掰成 3 塊錢花。」而在前兩年,ofo 還在為怎麼花掉源源不斷的大額融資而發愁,據《財經》報道當時 ofo 的前台都要通過獵頭來招。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這樣瘋狂的燒錢也不能完全怪 ofo,背後少不了資本的默許和助推。一位共享單車投資人在接受《財新周刊》採訪的時候就道出了真相:


業務運營不是為了盈利,是為了融資,為了拖死對方,這不是真的商業模式。

這種「燒錢換用戶」的互聯網商業故事,其實已經在過去 20 多年間反覆上演,ofo 不是第一個,也會不是最後一個。

「燒錢換用戶」的互聯網泡沫是怎麼被吹起來的?

從網約車補貼大戰到共享單車戰爭,資本之所願意不斷砸錢給這些一直無法盈利的創業公司,都是希望通過燒錢來換取市場規模,最後達到壟斷再賺錢, 一個個「燒錢換用戶」的互聯網泡沫不斷被吹起再破裂。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市場不再要求創業公司盈利的呢?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這場資本狂歡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5 年,這一年網景通訊(Netscape)的上市是可以載入互聯網史冊的里程碑事件。網景上市首日股價就漲了兩倍,市值最高達到近 30 億元美元。第二天的《紐約時報》撰文稱:


無論以何種發行規模來看,這都是華爾街歷史上首日上市交易的股票中表現最好的一隻。

作為一家科技互聯網公司,網景從創立到上市僅用了 16 個月,而微軟打拚了 11 年才上市。儘管那一年網景瀏覽器的市場份額高達 70%,但網景一直在虧損,距離盈利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網景瀏覽器

網景的上市打破了科技公司需要成熟的盈利模式才能上市的慣例,標誌著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被市場接受:


只要燒錢能換來大規模用戶增長,即使暫時不賺錢也能不斷在一級市場圈錢,並進入二級市場套現。

在網景上市前,當時的資本市場對這種為用戶提供免費產品,且一直不盈利的互聯網公司,還沒有一種成熟的估值模型,在微軟等老牌科技公司看來,只有能持續盈利才能稱之為商業模式

但網景以免費換規模的策略確實奏效,雖然沒有盈利,已經被稱為「互聯網領域的微軟」。華爾街用實際行動給這種模式投下贊成票,史無前例給了一家尚未盈利的公司 66 倍的市銷率(總市值/主營業務收入)。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不過到 1998 年網景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已經幾乎都被 IE 瀏覽器奪走,虧損還在繼續虧大,最終被美國在線(AOL)收購,上市三年就黯然退場。可「網景模式」在創業市場播下的種子已經在萌芽。

此時還沒成為互聯網女皇的 Mary Meeker 給華爾街大舉投資這些互聯網企業找到了理由。1998 年 Mary Meeker 在她的《互聯網報告》中首次把「眼球(eyeballs)」和「PV」作為估值互聯網公司的重要指標,指出雅虎憑藉每年 4000 萬的訪問就應該值 100 億美元。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這讓「燒錢換用戶」的商業模式有了理論支撐,這個「潘多拉魔盒」打開後也一發不可收拾,科技互聯網成為市場上最炙手可熱的行業。

據深交所研究部統計,1998 年 10 月至 2000 年 3 月,納斯達克市場上漲幅超過 2000% 的公司有 28 家,其中 25 家是科技股。

當時互聯網公司只要上市幾乎就是大漲。1999 年 117 起 IPO 中 23% 上市首日漲幅超過 100%,VA Linux 首個交易日漲幅更高達 733%,這一年美國 457 家公司中 308 家是科技公司,有史以來 IPO 開盤日漲幅前 10 的交易有 9 例發生在這一年。

依靠融資撐起了虛假的繁榮,這個互聯網泡沫在 2000 年開始破裂。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美國商業媒體《巴倫周刊》(Barron』s )在 2000 年對互聯網股票評級機構 Pegasu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進行調研後發現,至少 51 家互聯網公司會在未來 12 個月燒光所有錢,就連亞馬遜也只能再撐 10 個月。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這份調查震驚了華爾街,隨後互聯網公司財務數據造假等消息不斷被曝出,隨著那年 4 月微軟在壟斷案宣判後創下單日最大跌幅,互聯網公司的崩盤已經無法阻擋。

從 2000 年 3 月到 2001 年 4 月,納斯達克指數暴跌 68%,共有 500 家公司破產、40% 企業退市、80% 公司跌幅超過 80%。蒸發的市值高達 3 萬億美元。

不過這次互聯網泡沫破滅並沒有讓資本市場趨於理性和謹慎,而是開始醞釀另一個更大的泡沫。2012 年 Facebook 頂著虧損以超過 1000 億市值上市,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 IPO 。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 圖片來自:Fortune

雖然 Facebook 沒有像網景一樣上市就大漲,反而一度跌破發行價,不到半年市值就蒸發了一半,但憑藉豐厚的廣告收入止住了頹勢,今年市值一度超過 6000 億美元。

Facebook 再一次讓投資者看到,不惜虧損不斷融資來換取用戶規模的商業模式是能走通的。大批創業者也繼續講述相同的故事,今年大批獨角獸扎堆在香港和美國上市,隨後科技股集體暴跌,這輪互聯網泡沫似乎又到了破裂的邊緣。

與 2000 年那次泡沫不一樣的是,科技股的規模更大了,蘋果和亞馬遜今年市值都一度突破萬億美元,僅 5 大科技股今年蒸發的市值就有 1 萬億美元。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此外 2000 年泡沫破裂時,全球互聯網用戶不到 2 億,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經超過 40 億,智能手機用戶也超過 30 億,互聯網不再是新興產業,而是進入 C 端用戶逐漸飽和的階段。

當年《巴倫周刊》一篇文章引發二級市場恐慌,而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社交媒體的消息就能在短短几天讓上千萬人「擠兌」ofo,像 ofo 摩拜這樣風口的創業公司甚至都來不及過一把敲鐘的癮就要面臨消亡。

被高估的獨角獸

一家長期虧損的公司,到底值不值這麼多錢?這個問題從 1995 年網景上市以後就一直存在爭議,但事實是資本助推下,初創企業的估值漲得越來越快。

《哈佛商業評論》曾統計,在 2012 年後成立的公司,估值增速是過去 13 年成立的兩倍,這也催生了一大批獨角獸。不過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對 135 家獨角獸企業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其中 65 家並不值 10 億美元,獨角獸的估值普遍被高估。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三家獨角獸企業分別是位元組跳動、Uber 和滴滴,這家三家公司都曾傳出明年上市的消息,但都未實現盈利,其中 Uber 創立 8 年依然在巨額虧損,即便如此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還給出 1200 億美元的估值,很難說這裡面沒有泡沫。

美國哥倫比亞商學院的教授 Len Sherman 曾在 Forbes 上撰文指出,Uber 雖然是想以更低的價格顛覆傳統的計程車行業,但這不過是相當於讓計程車行業重回無監管擴張時代,這種商業模式已經被歷史證明不可行。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在國內熬走 Uber 的滴滴也沒迎來春天,今年上半年虧損超過 40 億人民幣,在補貼上的投入依然高達 117.8 億元,網約車似乎還是一門需要靠燒錢補貼來維持的生意,甚至註定賺不了錢。

頂級風險投資人 Bill Gurley 兩年前就曾撰文告誡投資機構在投資獨角獸時要更加慎重,他指出過量資本湧入讓融資變得更加容易,一個 PPT 就能讓數億美元的風投打到公司賬上,而創業通常沒有上市公司那樣的強大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流程,這就導致歪曲和不準確的風險被放大。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ofo 等共享單車企業的結局也也說明了,資本的大量湧入讓共享單車不再考慮如何通過精細化運營來與對手競爭,甚至不用考慮盈利,要做的只有不斷投放和補貼,反正總會有投資機構兜底,這加速了共享單車行業的崩潰。

ofo 慘敗的故事,已經反覆上演了 20 年

正如 Bill Gurley 所說,過多的資金不能為創業公司解決盈利等問題,反而會引發更多問題。但當創業者被資本熱捧的時候,大多無暇來考慮這些問題。

雖然今年科技股經歷了幾次大跌,但明年幾大獨角獸的上市或許才是這輪「燒錢換用戶」的高潮,但這也意味這些獨角獸需要證明自己有盈利的能力,否則將可能成為新一輪互聯網泡沫破裂的轉折點。

上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雖然慘烈,但也有亞馬遜和 Google 這樣走出了低谷並逐漸壯大的公司。今天的互聯網泡沫或許也不會撐太久,誰會成為下一個 ofo,誰又會是大浪淘沙剩下的金子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范兒 的精彩文章:

Google 更新了街景 Trekker 背包,讓它看起來更「時尚」
蘋果著手研發調製調解器,最早將在 2021 年投入使用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