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以色列鷹派政客,他當國防部長不願妥協,任職兩年「掛冠而去」

一以色列鷹派政客,他當國防部長不願妥協,任職兩年「掛冠而去」

1995年11月,以色列和平總理拉賓被暗殺,使以巴和平進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隨後以色列議會選舉中,強硬派政黨利庫德集團獲勝,黨魁內塔尼亞胡當選為總理。時任利庫德集團總書記的利伯曼,被任命為「總理大管家」。內塔尼亞胡出任總理不久,在美國壓力下,同意給予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更大自主權,凍結猶太定居點建設。在利伯曼看來,這是「不道德的妥協」,他拂袖而去,辭掉總理辦公室主任一職,時距上任不足一年。

一以色列鷹派政客,他當國防部長不願妥協,任職兩年「掛冠而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58年,利伯曼出生於前蘇聯摩爾多瓦,父親是一名猶太人作家。父親曾多次向蘇聯政府申請移民以色列,在他20歲那年如願以償,全家搬到以色列,被安排在以軍佔領下的巴勒斯坦猶太人定居點。利伯曼移民不久,他按以色列法律規定服兵役三年,然後考入希伯來大學政治系。大學期間,他加入了一個主張「猶太民族利益至上」的學生俱樂部,該團體與阿拉伯學生團體經常發生暴力衝突。利伯曼體格健壯,參加鬥毆往往佔上風、打勝仗,一時成為希伯來大學校園中風雲人物。

大學畢業後,利伯曼正式進軍以色列政壇,加入了利庫德集團,並成為活躍分子。利庫德集團成立於1973年,素以強硬著稱,主張吞併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全部巴勒斯坦領土,反對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主張「以安全換和平」。利伯曼後來結識了利庫德集團少壯派內塔尼亞胡,並盡心輔佐他當上以色列總理。因為政見不合,利伯曼與內塔尼亞胡分手後,於1999年成立「家園黨」。該黨反對與巴勒斯坦舉行任何談判,鼓吹驅逐以色列境內阿拉伯人。

一以色列鷹派政客,他當國防部長不願妥協,任職兩年「掛冠而去」

20世紀後十年,大約有80萬名前蘇聯猶太人遷入以色列,包括近萬名科學家和5萬名工程師。在利伯曼運作下,他的「家園黨」獲得了這些前蘇聯猶太移民積極支持,勢力不容小覷,長期佔據議會第三大黨地位,在以色列議會屬於「關鍵少數派」。2009年,內塔尼亞胡再度出任總理,為了鞏固政治基礎,選擇與利伯曼結成執政聯盟,任命其擔任外交部長。利伯曼出任外長後,因屢屢對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國家大放厥詞,被外界稱為「極端政客」。

2016年5月,內塔尼亞胡第三次出任總理,又將這位充滿爭議的前外交部長任命為國防部長。利伯曼上任防長後,他面臨的最大對手是「哈馬斯」組織。哈馬斯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個組織,宗旨在於以武裝反抗手段,爭取巴勒斯坦阿拉伯國的獨立,面對強大的以色列軍事力量,經常採用自殺式恐怖襲擊對抗。利伯曼主張對哈馬斯施行嚴厲軍事行動,他的名言是:"如果渴望和平,就做好戰爭的準備"。他從不認為巴以問題能在任何框架協議內解決。

一以色列鷹派政客,他當國防部長不願妥協,任職兩年「掛冠而去」

然而,在利伯曼鐵腕出擊下,哈馬斯也毫不留情回擊以色列,使得雙方流血衝突不斷。無休無止的流血衝突下,內塔尼亞胡政府開始改變策略,希望與哈馬斯談判解決問題。2018年11月13日,以色列內閣經過商議,決定停止對加沙哈馬斯武裝力量軍事行動。利伯曼表示強烈抗議,他稱這是「向恐怖主義投降」,翌日「掛冠而去」,宣布辭去國防部長職務。得知利伯曼辭職後,哈馬斯舉行了慶祝活動,稱這是「加沙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一爭議地區親俄政客,他古稀年第三次當「總理」,數月後死於橫禍
掌管「錢袋子」數十年,他阿拉法特左膀右臂,曾臨危受命出任總理

TAG:閑來讀史 |